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又称赵政或者祖龙。他的父亲是秦国并不受宠的公子异人,祖父是时为安国君的秦孝文王,曾祖父是秦昭襄王嬴稷。因为异人的父亲有二十多个儿子,加上秦、赵两国当时的关系十分紧张,所以不受宠的异人就被送到了赵国为质。
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初一,嬴政出生于赵国邯郸。此时嬴政的父亲已经在吕不韦的帮助下认了秦孝文王的宠妃华阳夫人为母,并改名为子楚。
嬴政2岁时,秦国派王龁围攻赵国邯郸,赵国一气之下便想杀了子楚。子楚只好与吕不韦用重金贿赂守城的官吏,丢下妻儿逃回了秦国。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秦孝文王即位,华阳夫人成为正宫王后。一路讨好华阳夫人的子楚在华阳夫人的帮助下,逆袭成为太子。赵国此时也只好将赵姬和嬴政送归秦国,此时8岁的嬴政第一次踏上秦国的土地。
可没想到,守孝一年后的秦孝文王,加冕才三天就突发疾病去世,子楚顺利登上王位,是为秦庄襄王。而奇货可居的吕不韦也因功被立为秦相,封文信侯。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嬴政即位,此时距离秦昭襄王去世不过四年。由于嬴政即位时只有13岁,所以国政皆由相邦吕不韦把持,嬴政尊其为仲父。
吕不韦不仅把持朝廷,还与太后赵姬偷情。随着嬴政年纪不断增长,吕不韦担心东窗事发,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于是便把自己的门客嫪毐假施腐刑,拔掉胡须,献给太后。嫪毐仰仗着太后的权力在雍城建立起了庞大的势力,不仅以秦王嬴政的假父自居,还和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成为秦国仅次于吕不韦的一股政治力量。
到了公元前239年,秦王嬴政已经21岁,到了即将亲政的年龄,但此时秦国朝廷中却掀起了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背叛给嬴政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但同时也给他创造了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先是王弟长安君成蟜在率军攻打赵国时中途谋反,投降了赵国。一年后,嫪毐又因与太后的奸情败露,于是打算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嬴政到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之机发动叛乱。
嬴政在化解了两次反叛之后,将嫪毐车裂,曝尸示众,又摔死了嫪毐与太后所生的两个私生子。借机罢免了吕不韦的相职,放逐巴蜀。吕不韦饮下毒酒自杀。
至此,22岁的秦王嬴政开始亲政,此时,秦国已经吞并了巴、蜀、汉中等地,嬴政按照秦国贵族的建议,颁布了“逐客之令”,想逐出六国食客,但却被李斯的《谏逐客书》及时劝阻,嬴政遂重用与自己心意相通的尉缭、李斯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走上了吞并六国的称霸之路。
公元前236年,赵国出兵攻燕,秦国以救燕之名派战神王翦率军兵分两路夹攻赵国,先后攻取了赵国多座城邑,将漳水流域纳入秦国国土。两年后,秦军再次大举攻赵,得胜后在赵国境内设置了雁门郡和云中郡。
公元前231年,魏、韩两国迫于压力,先后多次向秦国纳地求和,秦国在韩国的南阳设置了郡守,第二年南阳郡守内史腾率军攻韩,俘虏了韩王安,于韩地建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率军直下井陉,与河内地区的秦将杨端和合围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名将李牧临危受命,倾全国之兵抵御强秦。王翦自知李牧不除,就无法迅速取得胜利,于是通过贿赂赵王身边的宠臣郭开,使赵国临阵换将,撤下了同为战国四大战神之一的李牧。一年后,李牧死,邯郸破。秦王嬴政亲赴邯郸,坑杀了幼年时欺负过自己的仇家,并在邯郸一带建立了邯郸郡。虽然赵公子嘉率领其宗族数百人逃到了代郡自立为王,但此时的赵国已名存实亡。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嬴政失败。秦国借机命大将王翦、辛胜率军攻燕,在当初燕国太子丹送别荆轲的易水以西大败燕、代两国联军。并于第二年攻下了燕国都城蓟,燕王喜只好迁都辽东,并杀死了太子丹向秦国求和。
两年后,秦国将军王贲率军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也就是如今的开封市,并引黄河水灌城,三个月后,魏王出降,魏国灭亡。嬴政在魏国的东部地区建立了砀郡。
同年,嬴政不听王翦之言,命李信、蒙恬率二十万秦军伐楚,秦楚两军在城父邑相遇,楚军趁秦军不备发起反攻,大败秦军。嬴政只好请老将王翦出山,给王翦六十万大军出征,最终秦军大破楚军于蕲,迫使楚将项燕自杀,攻入楚国都城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
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楚国的江南地区,降伏了越国之君,设置了会稽郡,楚国灭亡。同年,王贲攻下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灭亡。接着又回师攻代,俘虏了代王嘉,建立代郡和辽东郡,嬴政时年37岁。一年后,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了齐王建,齐国灭亡。
嬴政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到灭齐时止,耗时近十年,陆续兼并六国,进而完成统一大业,使中国进入帝国时代。
秦王嬴政命群臣重新商议一个新的称号。李斯认为“秦皇”可以作为新称号,而嬴政却将三皇五帝组合起来,称为皇帝。秦王嬴政就是始皇帝。并且规定后代皇帝以“二世三世至于万世”的方式传承下去。然而大秦帝国并没像秦始皇所想的那样传之无穷,它仅存在了十五年。而他所开创的皇帝制度则存在了两千余年。
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废分封,行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兴修水利。同时,他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天下太平后,从齐、燕来的儒生方士们便把儒家的“封禅”稍做包装,改头换面,宣传说自古帝王莫不举行封禅典礼。所以从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到东方沿海、江淮流域以及北部等地巡游,所到之处,无不刻石颂其功德。
到了统治后期,秦始皇开始迷恋起长生不死之术,笃信命数。这就使得一些怪迂苟合之徒纷纷前来招摇撞骗。
公元前215年,一些儒生开始对秦始皇的长生之道进行劝谏,博士淳于越甚至还建议秦始皇恢复分封制。可在秦始皇听来,这是对帝国政治根基的挑战。于是在李斯的奏议下,秦始皇下诏要求各地烧毁除《秦纪》以外的六国史书以及诸子百家著作,谈论《诗》《书》者处死。至此百家争鸣的时代被终结。
那些秦始皇耗费巨额财富豢养的方士不仅没有求得长生不死之药,反而在背后对他大加嘲弄,震怒的秦始皇下令活埋方士、儒生四百六十余人。尽管事件的导火线并非真正的儒生,但坑儒还是被后人和焚书联系在了一起。
公元前210年,49岁的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病死于沙丘宫。秦始皇死后,赵高说服胡亥,威胁李斯,伪造诏书,将胡亥扶上了皇位,并逼迫扶苏、蒙恬自杀。虽然李斯依旧是丞相,但朝廷的大权实际上已经落到了赵高手中。赵高的阴谋得逞以后,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虽然上书告发赵高,但没想到胡亥不仅偏袒赵高,还将李斯治罪,腰斩于咸阳。
到了公元前207年,丞相赵高逼迫秦二世自杀于望夷宫中,去秦帝号,并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同年十月,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彻底宣告灭亡。然而秦朝虽亡,大一统的帝制时代却才刚开始!汉朝四百多年即将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