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故子胥善谋而吴戮之,仲尼善说而匡围之,管夷吾实贤而鲁囚之。故此三大夫岂不贤哉?而三君不明也。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
你分析得正确,但他未必听从;义理都很全,但他未必用。比如,从前伍子胥善于出谋划策,但是被吴王夫差杀掉;孔子很能说,结果在匡邑遭受围困;管仲很贤,但在鲁国做了阶下囚。
这三个人岂是不贤能,都是那三个国君不明。上古的商王商汤是个圣人,聪明绝顶的伊尹去游说商汤,说了七十次都不听,他就去当了商汤的厨子。靠着在身边关系亲昵了,商汤才逐渐知道他是贤人,最终接受和任用了他。
这里,除了说和写的内容,能否得到领导的信任,还和你与领导的关系有关。我们结合文中提到的伍子胥的例子,来说一下。
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打仗,勾践战败。勾践无奈,派大夫文种去吴军营中请和。
夫差心比较软,意欲答应。旁边的伍子胥赶忙劝阻:“勾践这个人亲而务施,颇能交结贤人,我们和越国接壤,世代为仇,有它无我,有我无它。我们必须彻底消灭越国,否则反受其害。切勿答应他!”
勾践贿赂了吴国的太宰伯嚭。伯嚭收了好处,故意说应该讲和:“与其跟勾践决战,冒着玉石俱焚的危险,不如接受他投降,让他上贡,国家获利。”
伍子胥的反驳,说得很有道理。他说勾践是个贤君,文种、范蠡都是良臣,放他们回去的话,必定生乱。“我们攻克了越国而不把它纳入自己的版图,敌寇也不会感谢我们,反倒增长了他们的仇恨,别说求霸不可能了,将来后悔都来不及了。”
伯嚭说:“如果你担心这个,那我们把勾践等人扣留在我国,不就可以了吗?”
争论的结果是伯嚭的意见被采纳,伍子胥失败。后来,因为伍子胥总是反对吴王夫差,吴王夫差干脆杀了伍子胥。伍子胥讲得有道理,但是伯嚭更得夫差信任,这怎么比?与上级关系的建设基础,是在“说”之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