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小团体利益与君主利益相悖

[原文]

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若是,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一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然则主有人主之名,而实托于群臣之家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

[作者智解]

臣子互相交结,相好的人多,内外构成朋党,即便他干了大坏事,也有人替他罩着、捂着。所以忠臣无罪却落得死,坏人得利还没事。这样,群臣都不按法办,都行私。人们都跑去党魁(强臣)的门下走关系,没有去看望君主的。都考虑对自己私家的好处,没有替国君考虑的。官员数量虽然多,也没有替国家做事的。国君虽然有人主之名,实际权力却落在了私家那里。各私家都务求互相帮忙,增加各自的财产,没有忙着使国家富起来的;大臣们互相提升、巩固彼此的地位,没有忙着尊抬国君的;小官只在乎自己拿多少工资,而不在意官事干得怎么样。

之所以弄到这种地步,是因为君主没有一切以法来断,而信下面的人称誉谁或诋毁谁。

延伸论据:三人成虎、劫持君主——上位者怕“结党”

臣子一旦结党,就会异口同声地非议某个人。君主听了,肯定会把这个人罢免。关于这个,可以讲三人成虎的故事。

庞恭陪伴太子去邯郸做人质,临走前对魏王说:“假如有一人说农贸市场有老虎,您信吗?”魏王说:“不信。”庞恭说:“如果两人说有虎呢?”魏王还说不信。庞恭说:“三人说有虎呢?”魏王说:“那我就信了。”庞恭说:“农贸市场明摆着没有虎,但是三人说有虎,就成了真的有。邯郸离这里更远,非议我的人可能超过三个,希望大王明察。”

等庞恭从邯郸回来的时候,国君竟不肯见他了——他还是被人在国君面前诬陷,而且国君信了。这就是三人成虎。臣子结党,异口同声地说某人坏话,听得多了,再贤明的君主也会被蒙蔽。

下级拉帮结派,是上级最怕的事情。

张仪和惠施两个人在魏惠王面前争论,一个主张魏国跟秦国结好,另一个主张魏国跟齐国结好。其他的魏国大臣都发言赞同张仪。魏惠王狐疑了半天,打算按张仪说的办。

等魏惠王一退朝,惠施赶紧跑进内宫求见。魏惠王说:“先生不要再讲了。我已经决定了结好秦国,听张仪的,这是对的,而且一朝之臣尽以为然。”

惠施展开逻辑,劝说魏惠王:

“朝士尽以为然反倒有问题了。按照客观规律,小的事情,说可和不可的人应该各占一半,何况是大事呢?结齐还是结秦,是大事,但群臣都认为可,不知是因为这种可,是如此明显,还是群臣的智术,如此一样。其实这件事的可,并非如此的明显,群臣的智术,也应该是不尽相同的,那就是有一半人的真实意见被堵塞住了。所谓‘被劫持了的君主’,就是失去那一半人的真实意见的君主啊。”

魏惠王还是转不过弯来,糊里糊涂地让惠施带着他的逻辑先走了。

惠施这里说的,其实就是结党的问题。在讨论大事时,应该有人赞同,有人反对。现在群臣异口同声的都是赞同,那就说明他们结党了——也就是跟张仪结为一党了。这时候,君主就算是被他们劫持了。这些人统一口径一起忽悠魏惠王。

君子避免下属结党的办法,就是使用法度,而不是听大家称赞谁和否定谁。具体来讲,就是韩非子接下来说的内容。 64Fjw88PSMAwWCe254CRYdLgB6aqjIex9G6h2RxVkYBOGJEVInwfUAXFmQkvQwM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