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张晓楠:为了光亮而聚合

在一次进校园的阅读推广中,台上,五位作家对着满操场的学生侃侃而谈,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我独自背坐在主席台后方的草地上,在徐徐微风中,听着他们的讲述,甚是惬意。

写故事,他们快乐;投身到孩子当中讲故事,他们亦是快乐。

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大山,山上的白云,半隐半显的寺庙,岁月如此静好。

1995年,我从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调入中少社。当时,葛冰老师是我的同事,我在文学编辑部,他在《儿童文学》编辑部。因为我家和他家同一个方向,所以有时下班会乘坐同一辆公共汽车。他为人厚道、谦逊,特别乐于助人,虽早因创作《蓝皮鼠和大脸猫》而成名,但对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年轻编辑毫无架子。车上,他总是谈着与出版、作家相关的信息,令我颇为受益。我策划“红袋鼠丛书” 时,邀请他创作其中一册,他欣然应允。在商量主编人选时,他给我推荐了金波老师。葛冰老师有厚德,他帮了很大的忙,可自己却永远是浑然不觉的样子。

我第一次见到金波老师,是在文学编辑部举办的一次图书发布会上。只见他穿着运动鞋,似踏着春光,那么轻盈地走进会场,我不禁问出了内心的疑惑:“您就是金波老师?”他笑了,说:“我就是金波啊。”后来,金波老师参与到“红袋鼠丛书”中,创作了其中的一册《面包娃娃的故事》。那时,他住在南沙沟,我住在百万庄,相距不远,我便时常到他家做客,感觉童话里面包娃娃的爷爷就是金波老师,面包娃娃的奶奶是金波老师的夫人,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这个童话世界里。其实,故事外更是如此,金波老师在《幼儿画报》里很多文章的署名叫“晓月”,那是他平时与夫人的昵称。他的夫人是他的文章的第一位听众或读者,他很认真地听取她的意见。金波老师虽是“男婴”团队中的长者,却不失儿童的本真,在众人的谈笑间,他总是温和地一语中的,如冷水淬剑,让话题直击爆点。我喜欢与他谈论人生哲学,是好奇他对于人生的了悟,想探讨人在生命长河中的某种密码。金波老师性情平和温润,与他相处,总令我想起一句话:“真正的美德就像河流,越深越无声。”他的文章给我的感觉不似他亲手写下的,而是如潺潺清泉自然流淌出来的,他如已经历了一世的繁华,来到这个世间,以深厚的底蕴为孩子升华出最纯粹、最干净、最平和的文字。

白冰也是“红袋鼠丛书”的作者之一,那时,他是作家出版社的副社长,已经策划出版了很多畅销书。我几次与他见面都是在作家出版社附近的麦当劳,在他那里,我知道了图书出版需要针对不同受众以多样功能呈现,需要多种营销形式的加持,等等。受他的启发,我在做“红袋鼠丛书”中的“妈妈讲 我也讲 我和妈妈一起讲”的套书时,在优质绘画和文本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互动游戏,邀请读者针对同一幅画面讲出不同的故事,并以这个系列与当时央视的《七巧板》栏目合作,令这个系列深受孩子喜爱。白冰老师是我做出版的师父,指点迷津是必然,参与《幼儿画报》的创作亦是必然。他的较真与坚守,对我的影响颇大。在为《幼儿画报》创作时,他的笔名叫“傻狐狸”,这个名字是对他为人做事的一种到位的诠释:如狐狸般“精明”“老谋深算”,却又是“傻”的,这“傻”是对事业有执着的坚守,是下苦功夫。他绝不降低接力出版社的结算折扣来创造虚高的码洋,他认为文化企业既要追求文化影响也要追求效益。做少儿出版,一方面是要逐利来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是要给孩子更优质的内容,更要体现少儿出版的价值与尊严。他在有五百余家出版社涉足的童书市场的大战中较真与坚守,在童书折扣战的大潮中较真与坚守,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混乱中较真与坚守。白冰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少儿出版界的“斗士”!他是“好斗”的,但对于孩子却是极为平和的。记得“红袋鼠丛书”出版后,在书店举办阅读推广活动时,一个孩子面对他的座签上写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白冰”,疑惑地问他:“你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我怎么不知道?”白冰老师笑了,真诚地说:“你都不知道,这说明我还需要努力啊。”孩子认真地点头,表示肯定。他经常开心地讲这个故事。对于幼儿文学的创作,他充满了敬畏之心,真是傻傻的“狐狸”。他曾说每一次笔会都是“痛并快乐着”,因为会前他就要针对材料冥思苦想,从多个维度考量每个故事的书写,完成创作后,他要反复修改,即便每次笔会后他都如大病一场酣睡数日,也是甘之如饴,他永远为成就经典而与自己做坚持不懈的“斗争”!

认识高洪波老师,是源于白冰老师的介绍。后来,高老师看完“红袋鼠丛书”这套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当时真是提升了我的自信。后来才发现,高老师是一位很包容的人,他是不吝言辞去褒扬他人、鼓励他人的。我接任《幼儿画报》主编后,接管笔会的历程也慢慢开始了,高老师全身心地参与其中。高老师虽然身居要职,经常要开很多的会议,但他的“转场”能力是极强的。从一个成人的会议世界,转到一个孩童的创想世界,他游走自如。为什么会如此呢?我发现他有一个永远快乐的孩童灵魂。走进笔会的场,这个快乐的孩童灵魂放大,再放大,充满了他的世界。于是,他笔下富有节奏的儿歌、故事喷涌而出,火帽子、跳跳蛙、丁当狗等形象跃然纸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猪波波飞,一只总会遇到问题、遇到困难的小猪,但快乐的思维底色会让他的烦恼随风飘去。即便生病了,那痛苦也很快云淡风轻。波波飞就是缩小版的高老师,他写他自己,自然信手拈来。结果也不错,这套书的版权卖到了法国。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基金会主席帕特里夏·亚当娜说:“小猪波波飞的故事真实、轻松、不说教,他滑稽的动作和困窘的遭遇一定会让同龄的小读者们看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前主席玛丽亚·耶稣·基尔说:“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被小猪波波飞的奇妙世界所吸引,都会爱上小猪波波飞,爱上他的幽默故事。”她们向全世界的孩子推荐了波波飞。高老师信奉给孩子以快乐的幼儿文学,他的文字便是他那快乐灵魂的写照。

刘丙钧原来是《儿童文学》的作者,擅长写诗,每次参加《幼儿画报》的笔会,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艰难地“倒时差”。因为开着茶馆,所以作息是晚睡晚起,日上三竿正是酣眠之时。开笔会可是个苦活儿,稿子要出来,岂容他安眠呢?大清早,大家总是叫上刘老师,因为吃早餐的时候是讨论稿子的绝好时机。他的笔下有一个形象“笨小熊”,他如那憨憨小熊看似笨笨的,其实是明了世事,性情恬淡,脾气也极好。茶馆的闲适令他如散仙,不疾不徐地创作,不慌不忙地修改,他善用反复、复沓等艺术手法,还是颇适合幼小孩子口味的。

当“男婴”们相聚,就会形成一个神奇的磁力场,五位高手凝神聚气将功力都注入这个场,于是产生了化学反应,爆发出强大的能量,合奏出天籁之韵。有时想想,相识、相聚、相知的机缘实质上是天作之合。

2000年,我成为《幼儿画报》的主编。时任中少社社长的海飞给予了莫大的信任与支持,使“男婴”团队在鼓励中快乐前行。在此期间,《幼儿画报》月发行量超过了100万册。2007年,我成为中少总社副总编辑,时任社长李学谦推动成立了低幼读物出版中心,他为之取名“中少大低幼”(也称“大低幼”),我兼任中心总监。随着要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男婴笔会”召开的次数也越来越多。那时,李学谦社长在许多次笔会的最后一天都会来到现场看望大家。他与作家们已经成为好友,无话不谈,大家一起谈少儿出版、少儿教育,快意人生。就这样,《幼儿画报》的平台在不断升级,为孩子们做事的平台也在不断变大,“男婴”们更是展露出无穷潜力。这期间,《幼儿画报》的月发行量已近200万册;他们创作的“红袋鼠幽默童话”系列 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他们为孩子创作了将指尖游戏转化为心灵阅读的“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这套书一度占据“开卷”排行榜前十;他们为版权输出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米莉茉莉的故事” 系列创造了中国女孩莉莉的形象,成为中国童书“借船出海”的典范。

“男婴”团队不仅仅是五位优秀的作家,背后更是有我的同事们的辛勤劳作。

有一次晚上十点多,我先生来接我回家时,问:“怎么总是这么晚回家?”我回身遥指着国宏大厦十九层的一片灯光,说:“瞧,我的同事还在加班呢。”他无奈地说:“一个疯子带一群傻子!”我想了想,的确,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团队啊,每一次笔会的背后,有他们在成千上万份调查问卷中大浪淘沙地撰写主题,准备丰富的资料,录入,编辑加工,约请优秀的画家配图……每一期的出版都需要提前一年时间准备,但他们快乐着,因为他们的努力帮助了千家万户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实,“男婴笔会”不仅仅是一个“三百多岁”的团队,不仅仅是一次次的笔会,不仅仅是春夏秋冬无数次的阅读推广,还是一颗颗痴痴的心为着光亮而聚合,为着光亮而燃烧。那冉冉升起的太阳和孩子们一样,是最富有希望的光亮所在,五位作家妙笔生花,为点点光亮注入生命的光华。

左起:刘丙钧、白冰、葛冰、金波

1996年,刘丙钧、金波、葛冰、白冰于北海创作“一个中国孩子的英雄喜剧”系列

1997年,高洪波、刘丙钧、白冰于安徽黄山

2006年,葛冰和白冰于北京

2024年,刘丙钧和金波于北京 gXl+r1fiD7LwoM0jMl4W2PEGL+8H7QdzqvwK7mvrq7Wx0uWJNuN7tL+xAr+mhK6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