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孟子,我们杰出的山东老乡说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莫大的快乐!
何谓英才?在我看来,所谓英才,就是做好自己,成就自己,并能够立己达人,造福于社会。
英才来自哪里?怎样让普通孩子成为英才?这就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写这本书时,有一对母子的悲剧一直令我难以释怀。几年前,湖北江夏某中学发生一起悲剧:一个年仅14岁的男孩,因为在教室玩扑克,被老师告知母亲,母亲到校后当着同学的面扇了儿子两个耳光……母亲被老师劝开后,男孩却纵身跳下5层高的教学楼……而悲剧没有停止,男孩的母亲因为强烈的内疚感,半年后也自杀身亡,而那位老师也受到极大的心理创伤……
每每看到类似的消息,我的心总会被深深刺痛。既然悲剧已经发生,事后苛责任何人都意义不大。实际上,无论作为父母、学生,还是老师,都有弱点,都会犯下各种错误。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吸取经验教训,通过学习掌握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避免大大小小悲剧性事件的发生,让孩子学有所成又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并拥有一个优良而健康的人生起点——这就是我所说的英才教育的意义。
44年前的1980年,18岁的我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开始站讲台,从乡镇中学教师做起,到山东沂水一中,到青岛二中,到北京人大附中,到现在我的教育集团旗下拥有十几所中小学校。我把众多的普通学生、后进生以及“问题学生”送进高校,送进名牌高校和国际名校,甚至还有一段值得“嘚瑟”一把的教育经历:20年前,我在人大附中曾带过一个高中班,49名同学参加高考,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有37名,考上美国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国际名校的有10名。今天他们大都成为行业精英,有的甚至成为上市公司的CEO,或是行业领军人物。
在我的班级、我的学校,优秀生会变得更优秀,而多数后进生也会转变为优秀生。在这本书里,你看到的绝大部分内容,是那些后进生变成优秀生的案例和故事。
所以,我说英才来自普通孩子。
也许有人问:王老师,为什么你那么在意普通学生,甚至是“差生”和“问题学生”?从心结上说,因为我也曾经是“差生”,有过痛苦的蜕变过程,我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和他们感同身受。我深信教育祖师爷,也是我们杰出的山东老乡孔子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更重要的是,我喜欢学生、爱学生。我做了30多年高中班主任、数学科任老师。虽说后来我创办了教育集团,旗下有十几所学校,但我也一直坚持给高中班学生上数学课,直到今天。
开车需要驾照,当医生需要行医执照,而有个身份似乎可以“无照无证经营”,那就是当家长。孩子一生下来,父母自动“上岗”,如一位作家所说,世上很恐怖的一件事,就是父母们不经培训就自动成为父母。而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有理念内涵,也有方式技巧。尤其是在“内卷”“躺平”等社会焦虑情绪蔓延的背景下,家长们时常被一些教育问题困扰。
我从一个普通教师到创建教育集团,从乡村到城市,从普通城市到大都市,几乎天天和各种各样的学生及其父母打交道,了解他们的各种疑虑、困惑和焦虑:孩子的心态出了问题怎么办?怎样发掘孩子的天赋优势?孩子学业上遇到障碍怎么办?青春期的亲子关系紧张怎么办?“早恋”怎么办?沉溺于电子游戏怎么办?孩子心理或人格上出了问题怎么办?还有如何应对中考、高考及专业报考,怎么与孩子一道筹划个人发展方向,做个有使命感的人,等等。
带着以上诸多问题,我经过认真思考总结后,把40多年教育的经验和教训、理念和方法,浓缩成10个做法,内容涵盖了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惑,而我也把本书视为与大家的一场心灵对话。
我们是普通人,过着普通人的日子,但也不能放弃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毕竟,通过不懈努力让孩子成为学业优良和人格健全的英才,进而获得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并造福于社会,是我们每个父母的追求、权利和责任。
本书着眼于实用的教育方法,但背后的支撑点是教育理念。只要用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把普通学生身上潜藏的优良品质引导出来,就能帮他们实现从学业到人格的健康成长,从而踏上英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