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突破学业障碍攻略(一):有目标,有计划

1.可行目标:跳一跳,够得着

●案例:“别人考90分、100分跟你没关系”

对于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来说,时间紧,科目多,作业多,学业压力大,所以需要给自己定下学习目标。不过这个目标要可行,跳一跳,够得着。我常对同学们说,目标确定以后,你就埋头努力。能够完成一个一个小目标,每次考试都能享受成就感,每次考试都有自信,就有可能冲击更大的目标。没有目标不可取,而目标太高,又极有可能摔得鼻青脸肿。

我讲一个女生的故事。这个女生,在小学三年级以前,数学成绩挺好,还是数学科代表,又是班长。有一次,她们班选了5个同学参加区里的奥数选拔赛,其中就有她。她的数学本来不错,结果那次没发挥好,5个同学中,选拔赛唯一没有入围的就是她。因为没考上,她遭到冷嘲热讽,就受到了心理伤害。女生后来曾就这件事写过一篇短文。她写道:

小学三年级,班里选人去考区里的奥校,班里5个人,只有我一个人没有考上。数学老师告诉我时,强调只有我一个没考上,丝毫没有一点儿委婉,我看到了数学老师对她8岁的数学科代表的一种嘲笑。从小见我没两眼的人,都说我聪明,好像我就该做对似的。即使退了奥校班,爸爸仍天天让我自学奥数,经常检查。我心里恨透了那伤害我的奥数,却连一句“不要”也不说……

从那以后,这个女孩老觉得老师看不起她,同学在耻笑她,就有了心理障碍,学数学就怎么也找不到感觉了,见了数学就打怵,数学成绩在班上经常倒数。好在这个女生没有去干别的,还是专心学习。除数学外,别的学科都很强势,所以仍然考进了人大附中。

我教这个班的数学。有一次家长会后,她父亲就找到我,诚恳地希望能从我这里得到帮助。不久后的一天,这女生就来到了我的办公室。

这个女生写道:

王老师笑着问:“你学数学为什么就这么打怵?”我说我数学成绩一直很差,我觉得自己很努力,从来没有在数学上花过这么多时间,可还是不及格,是不是方法不对?我边说边吸气来控制自己,此时我的情绪已到达一个临界点……

我说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学数学,可开学到现在也从来没有及格过。我把卷子递给他看,红红的一个42分。递给他那张卷子时,我好像心安理得,一点儿也没有觉得对不起他,也没想过他作为老师的心情,反而觉得我再也不想背着它了……

这个女生边说边哭。我没有立即说什么,只是找出纸巾递给她。我知道她心理负担确实重。我在想,她的数学问题不是出在智力上,而是出在心理和学习思路上。我问她:这次在班里,你总分考了多少名?

她说:第17名。

我一听就笑了:哎呀,你真厉害啊!你看你,这个班里潜力最大的就是你了!你数学都考了倒数,总分还排在班里第17名!你这个潜力太大了。要是数学成绩再上来,这不成了一个优点吗!

我又问她:明天的数学测试有没有信心?

她摇摇头:没有信心。

我问:没有信心是个什么概念?

她说:还会考不好。

我追问:考不好是个什么概念?

她说不上来,她对数学分数都没有概念了。我说:这次数学,你考个及格,行不行?

她想想,点点头说:行,及格能考。

我说:你只要能够考及格就好,不要管别人,别人考90分、100分(卷面满分100分)跟你没关系,你就考及格。及格怎么考呢?就是不去做倒数三个大题了,光做前面填空、选择和简答题,考60分难吗?

她说:不难。

我和这个女生谈过话后,第二天下午考数学,我晚上批卷,她的数学卷面成绩是58分。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我给她加到60分,并在她的卷子上写了一句话:“我很高兴看到你克服障碍,走出自己。”

第二天发卷子时,我就注意观察这个女生,她看着卷子,看着自己的分数,看着我写的那句话,趴在课桌上悄悄地流泪了。

从此,这个孩子的心态就好多了,逐渐走出低谷,数学成绩也慢慢进入了班级中游水平。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她的数学成绩考了80多分,总成绩进入班里前10名。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不同的孩子可以有不同的目标。但无论是什么目标,都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我常跟学生说,面对激烈的竞争,你要搞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要管别人怎么样,别人第一第二跟你没关系,别人倒数第一第二也跟你没关系。判断一个人的成功,最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做得怎样,而是和自己的潜能比做得怎样。

你就根据自己现在的位置,给自己确定一个实际的目标。不要太高,如果高不可攀,一旦摔下来,会把你的自信摔掉;可也不要太低,太低会让你失去拼搏的斗志。也就是说,这个目标对你来说应该是:跳起来,够得着。从一楼到二楼,没有楼梯谁也上不去;有了楼梯,人人都能上得去。

2.长远目标:是梦想,也是动力

●案例:“现在的每一滴汗水、每一分坚持,都是为了今后能够选择我们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是要有点儿梦想的,有没有目标,人生是不一样的。

我有一个王姓朋友,学生时代课业很好,可因为赶上“文革”,没能读上心仪的大学,成为一个心结。所以,他就希望孩子能上一所好大学,有时会跟儿子说:你长大要上清华大学。儿子小,哪里知道什么是清华大学?每当别人问:你长大要干什么呀?儿子会一本正经地说:我长大要上“青蛙”大学。这成了家里一个笑谈。

这个小孩上学后,成绩很好,并且显示出理工科方面的天赋,进入高中时就把“清华”两个字刻在课桌一角上,以此激励自己,结果高考他真的考进了清华大学。在校期间,他担任过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分管一摊业务的市局级领导。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这里想说的是,除近期目标以外,还要让孩子树立长远目标。

前面谈的是可行目标,或者说是小目标,小目标累积起来就是大目标。对于孩子们来说,从小目标到大目标,再到长远目标,都是需要的。

什么是长远目标?长远目标是梦想,也是动力。

我们在“做法2:成长原动力——发掘天赋优势的四个要素”里说过,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父母的格局要大一点儿,要努力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天赋优势、学科长项和专业特长,把孩子的天赋优势发扬光大,使孩子走上未来的专业、职业之路。总之,可以把它作为孩子的长远目标。

我们教育集团下属高中联盟校有个学生叫张琦楠,高考以688分考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分享高考经验时,他谈到了自己的信念和长远目标:

有人觉得考上清华、北大的都是学霸,他们都拥有超越常人的智商、对刷题的迷恋和执着。但作为一个来自普通班的普通学生,我觉得我能战胜高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信念,就是有长远目标。

我不是要讲什么心灵鸡汤,我讲的都是自己最真实的心路历程。我想多数同学也和当年的我一样,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即使在初中时努力学习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一路追寻着分数不断攀升,其实内心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那段迷茫的日子里,我一度不想学习。不是厌倦,而是不知道为什么要不断地向前,终点又在哪里。有一个学期的时间,这个问题始终无解。

直到在一次演讲中,语文老师给了我一个答案:现在的每一滴汗水、每一分坚持,都是为了今后能够选择我们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在那一刻,我懂得了坚持的意义,我们如此努力,只是为了在竞争中获得选择的权利。尽管当时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但我们都必须首先获得排队的权利,之后才有资格选择购买哪种人生的入场券。

我们有时对于自己孩子的期末考、中考和高考的成绩,太过在意,太过功利。期末考、中考和高考,当然很重要,尤其是高考,毕竟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我跟学生们说,高考当然是重要的目标,但对于人生而言,充其量只算中期目标。虽然我只是个高中班主任,但我带班教学,培养学生的目标,从来不限于高考。

我带班一般都会有一个班训。我们人大附中(03)12班的班训叫作“犯其至难,图其至远”。它的意思是向至高至难的地方冲击,才能够达到至真至美的境界;向至高至难的地方发起挑战,才能够达到最远的目标。也就是说,每个同学都要挖掘潜力,超越自我。

为什么会有班训呢?因为我们班有自己的班歌、班日志、班刊,还有班级网站,都是学生们自己管理的。而这些班级文化,需要一个灵魂,我们就想要有一个班训。可是,用什么言简意赅的话做班训呢?同学们费了不少脑筋。

在讨论班训时,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于是决定:把每个人认为可以作为班训的话,写到字条上,大家投票决定。最后投票的结果,“犯其至难,图其至远”这句话票数最高。而这张字条是我写的。

看看我带的(03)12班学生们的成绩吧,他们不仅创造了一个考入清华、北大和国际名校的高考纪录,现在这些学生也大都是行业骨干,甚至是领军人物,事业有成。

人是要有一点儿梦想的。历经生活的种种磨炼,我们成人都会懂得:脚下的路是自己选自己走的。有梦想,有远大目标的人生,与没有梦想的人生完全不同。没有远大目标的人生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被动、更多的消极以及更多的挫折,甚至是混乱。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长达25年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共调查了上万个智力、学历、生活环境相似的人,结果发现其中13%左右有清晰目标的人,几乎都凭借着努力成为行业里的领军人物或专业人士;60%目标倾斜或模糊的人,生活也算安稳,但没有什么成就;最后那27%左右没有目标的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如意。

我们教育集团下属的高中联盟校,有个学生叫纪越,高考以666分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他写道:

梦想的意义是什么?梦想之所以存在,大概就是因为它遥远。近在咫尺的目标不能给人动力,只有那种遥远的、拼尽全力才能实现的梦想,才能给人一个足够充分的理由去努力,去做不一样的事,做不一样的自己。

有些人,考入大学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晚上打游戏打到脖子硬,早晨一觉睡到自然醒。而有些人能坚持6点钟起床,在空无一人的小路上背单词、听英语;有些人能在假期抱着书本泡在图书馆里,一待就是一天。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然而,生活中仍然有这么些人,因为没有足够的信心,总是把目标设在一个触手可及的高度。这样固然没有失败的风险,却也禁锢了自己的灵魂。

当我们的孩子没有长远目标,没有不懈努力,高中毕业即失业,进了大学就躺平时,做父母的以后操心的事就多了:孩子没有工作,养不活自己,要不要操心?看看今天社会上有多少孩子成为啃老一族,父母就会体会到根据孩子的天赋优势,树立学业上的长远目标有多重要。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工地上有三个工人在砌墙,路人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说:我在砌墙。第二个人说:我在盖一座大楼。第三个人说:我在建设这个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依然在砌墙,第二个人做了工程师,第三个人成为这个城市很多工地的建筑商。格局决定结局,一个人的信念,一个人的使命感和目标高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的未来。

我认为,有格局的父母,都会让孩子拥有长远的人生目标,而孩子在18周岁成人后,会按照自己树立的目标,凭使命感继续努力。他们往往会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到达父母难以想象的人生高度,并取得相应成就,那时候你会感谢自己,因为做了一回成功的父母。

3.达成目标:合理计划,有序进行

●案例:一个“会动脑筋的考试机器”的计划安排

不管是实现小目标还是大目标,都需要有步骤,有合理的计划安排。

我有一个学生叫黄爽,高中三年,期中、期末考试乃至模拟考,得过7次年级第一,仅有一次未进前10名,并且他还连续两年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被同学誉为“会动脑筋的考试机器”(没有贬义啊)。

黄爽同学做过班里的学习委员,而且还担任过多个学科的科代表。在我的班里有个班规:本学期的科代表,必须是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单科第一名。在6个学期里,黄爽同学先后担任了化学、语文、物理、数学、生物科代表。你想,他能把自己有限的精力用在班级学习建设中,还能取得累累战果,确实不愧为“会动脑筋的考试机器”。那么,他靠的是什么呢?

黄爽同学总结说: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时间计划。

第一阶段:高二下半学期,虽说自己刚刚将理综三科学得半吊子,可我还是着手做高考模拟题,即“38套卷”。比别人先行一步,笨鸟先飞,笨猪先爬,是我的做人哲学,就好像《倚天屠龙记》的主角张无忌,幼时就被义父谢逊强迫背诵武功招式。但是切记,不能太过执着,以至于舍本逐末而忽视基础,如果内力不足而去练高深武功,会走火入魔的。

第二阶段:高三之初,8月、9月、10月,这段时间是竞赛旺季,作为参加了十几年竞赛的学生,为了争取保送,至少获得加分,我在数理化三线同时作战。事后证明,这样做不太明智。因为我的数学得了北京市第6名,而前4名才能进入数学冬令营并保送清华、北大。倒是在物理、化学上拿了两个二等奖。于是,此时的我有了20分加分和保送资格。10月底,我歇了歇,然后抖去身上的征尘再上路。

第三阶段:高三寒假,我开始了最枯燥的复习——精读课本,仔细研究每一句可能成为考试目标的话,认真揣摩,不懂就问。如果仍用修习武功做形容,这段时间,我就是勤练内功,夯实基础。

黄爽同学说,准备高考如同一次长跑,不能狂冲乱闯,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估计,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扎稳打,形成一个合理的计划安排。他接着说第四、五、六阶段:

第四阶段:从高三下半学期开始,是我深入复习各科的时间。这时,厚厚的复习资料便派上了用场。为各科选一本或两本针对性强、有深度的参考书,十分关键。深入复习,反复研读理解各知识点,力争做到熟极而流的地步。丢三落四是常见现象,我的应对措施是,每次看新东西前,先读读上次的。最终,我做到了只要看见章节名称,就能默诵出主线知识。如此往复,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有了深厚内功,任何看似平平的招式,都能显出巨大威力。学习也是如此。

第五阶段:高三下半学期,4月、5月时,京城疫情肆虐,我们被迫在家复习。我也相应地调整了复习计划。我又一次找出高考模拟题汇编,做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以暴露缺陷。大量做题,并在做题过程中保持清醒。任何完美的事物都靠小处的精雕细琢,任何精雕细琢都需要胸中的大气。有一句话很经典:光捡西瓜饿死,光捡芝麻渴死。

第六阶段:5月底,在离高考还剩不到半个月时,学校复课,我也开始了最后一步复习,那就是总结和归纳。我重拾课本,返璞归真,但不再拘泥于此,而是加深印象。考完三模,拿下我高中阶段最后一个年级第一后,我静下心来,等候10天后的高考决战。

以上,你可以看到黄爽同学是怎样根据自己的情况量身定制现实而合理的学习计划,又是如何逐步实施的。结果不出意料,黄爽同学如愿考入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

我常跟学生说:实现目标好比跑马拉松。马拉松怎么跑?这里是有智慧的。有一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夺得世界冠军的是一名日本选手,名叫山田本一。此前他名不见经传。于是有人问他:你凭什么取胜?山田本一属于那种性格木讷的人,他只说了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两年后,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赛上,山田本一再次夺冠。又有记者问:你凭什么夺冠?山田本一还是那句简单的回答:凭智慧战胜对手。到底是什么智慧?十年后,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说:

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画下沿途醒目的标志。

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终点。比赛开始后,我以百米速度奋力向第一个标志冲去,等到达第一个标志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标志冲去。

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成这么几个小标志一个一个地完成了。但在此之前,我不懂这个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公里外的终点线上,结果我跑了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实现目标与跑马拉松很相似,有的同学之所以半途而废,并不是因为困难大,而是战术上出现了问题。如果你能像山田本一那样,有计划,分步骤,就会轻松许多地实现目标。 eSWzux2TzzeXBwZxgAMKW+p5KBpCCbzf4Mm0VumjDjbMLw0XGZFATuXxfq1xxPi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