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弹奏冰山的方式

通过上述两则例子,我简单介绍了“弹奏”冰山的方式。

男孩的行为是哭闹,不断地说不要,但是他说不清楚。

妈妈知道男孩着急,却未“理会”他的“着急”,而是在应对他的“行为”。

读者不妨重新检视,妈妈回应男孩的语言,是在冰山的哪一个层次?也不妨重新思索,如果你是男孩的妈妈,会如何回应男孩?你的回应又在哪一层次?

若以男孩的冰山看来,妈妈一直回应的部分,是男孩冰山上层的“行为”。

我蹲下了身子,声音专注而沉稳,适时停顿,有助于让男孩的“感受”稳定下来。我回应男孩的语言,从核对他的“感受”开始:他感到着急、难过。男孩的情绪稳定了,静下来表达“不要”。

男孩表达自己“不要”吃糖,这是“期待”的层次。但是妈妈问男孩时,男孩不也是说不要吗?这有什么差别呢?

男孩在向妈妈表达“不要”时,混合着情绪、期待、观点,但未被一一厘清,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哭闹。但是当我回应他的“感受”时,男孩就能比较冷静地表达“期待”了,因此我在“期待”的层面上进一步厘清。

男孩静下来,也被倾听了之后,就能清楚说明“期待”:他不要吃弄脏了的银丝糖。这句话的背后带着一个“观点”:脏了的银丝糖不能吃。

我和男孩的对话脉络就像是在弹奏一把吉他,顺着弦弹奏出简单的乐谱:

“弟弟呀,你还好吗?” (关心与探索)

“你看起来很难过,也很着急,是吗?” (感受)

“发生什么事啦?” (事件)

“妈妈拿的那根糖糖,你要吃吗?” (期待)

“你想吃糖糖,但不要吃那根糖,对吗?” (期待)

“这根糖糖怎么了?你为什么不想吃呀?” (观点、期待)

“糖糖掉在地上了吗?” (事件、期待)

我与可盟的对话,基本上是我在说话,由此更可以清晰地看见我问话的冰山层次:可盟从不说话到点头回应,进而红了眼眶,流下眼泪,最后拿作文给我。

“可盟,怎么啦?” (关心与探索)

“你把作文稿纸揉成了一团,发生什么事了呢?” (事件)

“你把作文稿纸揉成了一团,是因为作文没写好吗?” (期待、观点)

“阿建老师问你一个问题……” (探索)

“你在生气吗?” (感受)

“你在生自己的气吗?” (感受)

“阿建老师再问一个问题……” (探索)

“你欣赏认真的孩子,还是成绩好的孩子呢?” (观点)

“你跟阿建老师一样吗,比较欣赏认真的孩子?” (观点)

“我不明白一件事,刚刚可盟认真地写作了,即使没有写好,你怎么会生可盟的气呢……” (观点、渴望)

“阿建老师邀请你将作文给我朗读。但你是自由的,你可以拒绝我……” (渴望)

这两段简单的对话,在冰山的各层次“敲了敲”,有助于我们了解对方,也有助于他人了解自己,不仅像弹奏音乐,也像是在敲击穴道。冰山是个宝贝,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能疏通卡住了的穴道。

冰山可以如此简单。当孩子出现某个行为,或者说出某个事件,对话的人可以询问“行为”“感受”“观点”“期待”“渴望”,看出孩子的“应对姿态”。

但冰山的弹奏,并非只是顺着do、re、mi、fa、so、la、si弹下去,那是初学者的弹法。等到弹奏熟练了,还可以弹出更繁复的曲目。 JzJ6NtKEDGyGSo6kQAZrgOPf0GcPWoFW5c574a+XadL3Uc/AextAPHEjpDuT0p1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