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冰山的层次

冰山模式是什么呢?

如同上一章所述,冰山理论是一个隐喻。人就像一座冰山,能被看见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事件或者故事,亦即水平面以上的部分。水平面的那一条线指的是人应对的模式,亦称为“求生存的姿态”。

而人更大的一部分藏在更深的层次,那是人的内在。人看不见内在,恰如一座冰山只有七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七分之六藏在水面下,分别是: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

一、行为(事件、故事内容)

当你看见一个人,最先看见的是“行为”,最先听见的是那人说的“事件”。而冰山下层的内容并不为一般人知悉。人们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或者人对事件的“叙说”,来“推测”或“了解”一个人。

比如孩子破坏了东西、讲了一段故事,一个人显现在外的动作、脸上的表情,甚至狗儿满嘴是血的画面,都属于冰山的上层。

二、应对姿态

冰山示意图上有一条水平线,那是人为了求生存、应对环境而发展出来的应对姿态。在冰山与水平面交界处,“应对姿态”可以是身体的姿势,也可以是一个立场或是所处的位置,或是一个保护自己的姿态。

应对姿态是怎么学来的呢?

人们最原初的关系,就是与家人展开互动。因此关系的功课是从家庭学习而来的。大部分的人所谓的“沟通”并不是与人联结,而是自保居多,人们从小就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萨提亚提出,人际沟通中有以下四种基本的应对姿态。

Ⅰ.指责

指责的应对姿态,是为了求生存、保护自己的姿态。

在与人沟通时,在乎自己、在乎情境,而忽略他人。

总是用否定、命令来沟通,而不是表达自己。

Ⅱ.讨好

讨好的应对姿态,是为了求生存、保护自己的姿态。

在与人沟通时,忽略自己,而在乎情境、在乎他人。

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得到他人的认同,总是唯唯诺诺,以“好”“答应”来沟通,而不是表达自己。因为讨好者担心一旦表达自己,就得不到他人的重视,也得不到爱与价值。

Ⅲ.超理智

超理智的应对姿态,是为了求生存、保护自己的姿态。

在与人沟通时,忽略自己,也忽略他人,而在乎情境。

为了得到认同,沟通时总是争辩、说理,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并不是在表达自己。

Ⅳ.打岔

打岔的应对姿态,是为了求生存、保护自己的姿态。

在与人沟通时,忽略自己、忽略情境,也忽略他人。

为了逃避压力,沟通时不表达自己,而是用“不沟通”来沟通。

萨提亚归纳的四种应对姿态,不仅显现在语言信息里,非语言信息里的身体姿势、声音语态,都能显现应对的姿态。一般人不易觉察自己的姿态,也不易承认自己的应对姿态。但是,当一个人有心改变,察觉了自己在非语言信息与语言信息中的应对姿态之后,会更深地认识自己。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若觉察自己的姿态,也能让关系变得和谐,给双方带来成长。

那什么样的姿态比较健康呢?

一般而言,能觉察自己的姿态,并愿意为自己负责,就是初步的功课了。比如知道自己在指责,但你就是要指责,并且愿意为指责的后果负责,这样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教养者即使知道自己的姿态有问题,也非要用这样的姿态来沟通,并不会取得美好的结果。

在萨提亚模式中,一致性的姿态,是最健康的姿态。

V.一致性

一致性的姿态,内在和谐宁静,外表专注放松。

在与人沟通时,在乎自己、在乎情境,也在乎他人。沟通时,懂得表达自己。

对于一致性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内外一致。如果心里有某种感觉、想法与期待,那就为自己负责地表达。这看似简单,却并不容易。因为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想法与期待;或者知道自己的感受、想法与期待,却不一定懂得表达;或者可能已经表达出来,却并非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而是以控制者、受害者的方式来表达,那就违背了一致性的原则。

但必须了解的是,“一致性是一种选择,而不是规则”。人可以选择任何姿态来沟通,但是,人必须为自己负责。

三、感受

应对姿态的水平线下,第一个区块是感受。

Ⅰ.身体的感受

感受是什么呢?

身体的感受有:痛、放松、紧、冷、热、酸、鸡皮疙瘩……也有更细微的脏器感受,比如心跳加快、肠胃胀痛等。

在介绍应对姿态时,我们提到过,前面的四种应对姿态都“不表达自己”。可能很多人困惑,什么是“不表达自己”?

举例而言,一个孩子跌倒了,他感到很痛。父母会如何应对呢?有的父母会拒绝孩子“痛”,否认孩子“痛”。他们会对孩子说:“这怎么会痛?”“那样就痛了喔?一点都不勇敢。”

父母若这样回应,一部分的孩子长大以后,会不懂得表达自己的“痛”,甚至不感觉自己在“痛”。

这就是“不懂表达自己”的例子。明明很痛却说不痛,因为父母早年的声音已经取代了“自己”的声音。也可能“自己”感受不到痛,因为父母的教训取代了“感受”,因为“痛”的感受得不到允许。

我再举一个例子。一天我去演讲,当天气温稍有下降,高铁站内一位妈妈唤着年约五岁的女儿,要女孩过来穿衣服,但女孩不愿意穿外套。

妈妈放高音量,向女孩解释为何要穿衣:“气温下降了,过来穿衣服才不冷。”

女孩回应着:“可是我不冷。”

妈妈很着急地说:“这么冷还说不冷,赶快过来!你再不听话,妈妈不爱你了……”

女孩满脸委屈,被妈妈穿上衣服。

她可以拥有自己的感受吗?还是“应该”拥有某种感受呢?

身体的感受还包括:心跳、胃收缩、背部僵硬、脖子很紧、肌肉紧张……你能敏锐地觉察身体的感受吗?甚至觉察更细微的内脏各器官的感受?

Ⅱ.心里的感受

心里的感受,最直接的就是各种情绪。人能自由地感受情绪吗?能承认自己的情绪,允许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吗?

很多人内在有情绪,但自己都不知道呢!因为,人们常常被教导忽略情绪。

面对一个生气的孩子,你会跟他说什么呢?

最常听见父母说:“不要生气。”这个孩子长大后,极可能成为这样一类人:跟人争辩时很激动,人们跟他说:“不要那么生气!”他会更大声地说:“我没有生气,我只是说话比较大声!”

他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生气,也不能承认自己生气,因为从小被教导“不能生气”。他连自己的感受可能都不知道呢!

面对一个难过的孩子,你会跟他说什么呢?

或者说,难过这件事,是否有“应该”或“不应该”?

一个孩子向我分享亲人过世时的心情,我问她难过吗,她点点头说:“难过。”

我继续问她:“你流眼泪了吗?”女孩摇摇头说:“没有。”

我好奇地问了一下原因,为什么难过而未流泪?女孩竟然回答我:“其实我没有很难过,我只是觉得自己应该难过……”

人的情绪有很多:焦虑、不安、郁闷、烦躁、兴奋、愉快、舒服、生气、害怕、沮丧、悲伤、愧疚……

不妨问问自己,你了解自己当下的感受吗?

四、感受的感受

我们对于自己身心的“感受”,会产生某种“评价”,对于原本的感受有了另一层次的感受,这就是“感受的感受”。若能觉察这一层次,便能觉察自己长久以来对待自己的方式。

比如,某人去参加好友的丧礼,在告别式上收到一则消息,是来自家人的通知,通知他中了彩票头等奖。这个人收到消息,感到非常兴奋,但随即意识到自己正在参加丧礼,怎么可以感到兴奋呢?因此,他对兴奋的感觉产生了愧疚感。“兴奋”是感受,因为对“兴奋”的评价而有了“愧疚”感,就是感受的感受。

人们常在生气之后,衍生出愧疚、沮丧等,这都是感受的感受。

五、观点(想法、信念、家庭规条)

遇到一个事件,人会有观点。观点是什么呢?是思想、看法、信念、成见、假设、规条、过去的经验所形成的。

比如,对于某一社会事件的看法,对于是否应该保留死刑,这些议题背后都有个人的观点。但是,观点是怎么来的呢?这个观点适合我吗?真的是我愿意坚持的吗?

比如,爸妈为孩子从小设立了某些规条,孩子长大以后就会维持规条,或者故意叛逆规条。过去曾经有成功、失败的经验,总结起来就成了固定的观点。

比如,我就是讨厌“某种人”,“某种人”可能是某种外貌、表情、行为、言论。那么,对于“某种人”的观点怎么来的呢?可能只是停留在“我就是不喜欢”“某种人就是……”这样的思维里,而这样的观点会让内心不能宁静,或者让自己受到局限。

如果人们愿意探索“观点”、探索习惯性的想法,便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观点的由来,能进一步澄清自己的观点,决定是否要继续保有这些观点。

观点,除了自己对他人的观点、从他人那里获得的对自己的观点,还包括自己对自己的观点。比如,过去父母对我的评价,也许就形成了我对自己的观点,我也会用这样的观点去评价别人、臆测他人。

然而,一般人很少真正厘清“观点”。比如上文的女孩可盟,她认可的观点是“认真”比“成绩”重要。但是她从小接收的观点,可能是“成绩”比“认真”重要。因此,控制她内在的观点,其实是她从外界接收的观点,这让她不自觉地产生了对自己的观点,从而有了回应世界的方式。

探索了观点之后也许会发现,自己长期奉为真理的信念,可能是来自原生家庭的规条。探索之后,便能重新决定某个观点是否适合自己,发现可以有别的想法,于是获得新的自由与选择。

六、期待

每个人都有很多期待,比如对自己的期待、对他人的期待:中午想吃阳春面,想上理想的学校,希望爸妈身体健康、自己平安顺利、孩子品格发展好,等等。

人也要面临他人的期待:爸妈期待自己成才、老师期待自己功课好、伴侣期待自己挣钱养家等。

人们每天都面临期待的失落。小到意外跌倒、想去的店铺关门,大到父母过世、小孩调皮捣蛋、婚姻不美满……

人们会因为期待落空而感到失落、哀伤、生气、无奈,有些未满足的期待会在一生中默默影响一个人,但自己并未觉察。过去“未完成的期待”,就像未了的情结,困扰着当事人,扭曲或影响着他对事情的看法、感受甚至渴望。

对于某些不合理、不实际的期待,我是否可以觉察?是否可以重新选择?

比如,别人对我们的期待。我们常常内化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就算父母早已过世,还是努力试图满足父母对我们的期望。这种期望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又比如,我们对别人的期待。假设我在童年时很希望得到妈妈的爱,但一直得不到这份爱,就会因为这个期待失落了而衍生出很多未被觉察的后果。

再比如,我对自己的期待。我期望自己能孝顺父母,但我一直很叛逆,未料父母过世了,这个期待永远无法满足,因此我一直痛苦着。

未满足的期待深埋于人的内在,有时主宰着一个人应对世界的方式,影响他的生活,甚至让他感到痛苦。但人们不一定能觉察到,因而也可能未曾真正面对这些期待。

七、渴望

渴望是全人类共有的,是人类生长的基本条件,就像水、空气与养分对于生物的意义。

人类的渴望是什么呢?渴望被爱、被接纳,生命有意义、有价值、有自由。当人触及这些渴望,感受到自己被爱、被接纳、有价值、有意义、有自由,内心就会有深刻的满足感。

一颗种子发芽,需要氧气、水、阳光与养分。若是没有这些,种子就不会发芽,而是沉睡于泥土里,等待这些元素到来。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爱、接纳、意义、价值与自由,这一切如同种子发芽的元素,若没有这些元素,一个人不会诞生与成长。人从精子与卵子结合那一刻开始,到在母体孕育十个月,都是一种爱与接纳的过程。婴儿从呱呱落地开始,被哺育、照顾、扶助,生命就有了价值与意义。在成长的过程中,人学会了如何选择、如何为自己负责,这就是一种自由。所有这一切,都是生命的元素。生命不会无故诞生,也无法不依靠这些元素。

但是,人们拥有这些元素,却不一定能“体验”这些元素。“体验”的简易解释就是“有感觉”。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遇到磨难,比如曾被虐待、控制、忽视、遗弃或者伤害,会体验不到爱,往往想要爱却又害怕爱,也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无法接纳这样的自己。

人在成长过程中,常会受到环境的伤害。有些父母常将“期待”与“渴望”混淆,当孩子达不到父母的期待,父母的言行常让孩子无法满足渴望:感受不到爱,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感受不到被接纳,感受不到自由,感受不到生而为人的意义。

当孩子不满足父母的期待,父母也会上演一出内心戏:“我当父母很失败,很没有价值,我不能接纳自己的挫败。”父母无法满足自己的渴望,那么回应给孩子的语言往往也无法满足孩子的渴望。

有时候父母会开一些无心的玩笑。比如,过去父母会跟孩子说:“你是从垃圾桶捡来的。”“早知道我就不生你了。”这些语言都对孩子隐隐传递着一个声音:“我没有价值。”这个声音也会让孩子无法联结自己的渴望。

人常常忽略自己的渴望。有的人长久没有价值感、没有自由的感觉、没有意义感、不被自己与他人接纳,甚至没有被爱的感觉。人如果能体验到“渴望”,就能体验到生命力,也能与自己达成深层的理解与联结,这就是萨提亚女士说的“第三度诞生”。

八、自我

冰山最底部的“自我”,萨提亚称之为“生命力”,是生命能量驻守之处。我的老师贝曼解释,“自我”并非表象上的行为和成就,也不是一个人在公众面前的形象,而是生命最底层的力量。人们会在这个层次上感受到自己的完整性。

贝曼据此解释,一致性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接触自己的感受、承认自己的感受、管理自己的感受。对超理智的人而言这很困难,在感受上一致,是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本书作者补充:“打岔”的人亦是如此。)

第二层更为重要,就是与自我一致。不只是停留在与感受一致的层面,而是要进入更深的层次,与自我和谐一致。这样,你会更好地发挥功能、内心更满足、更感觉到自己的整体性。

第三层是与灵性的联结,亦即与自我联结。

贝曼认为,一致性的第二与第三个层次都与“自我”有关,可见,与自我的联结是达成一致性的关键,也是一种深层能量的联结。

上述关于冰山的介绍,并不容易理解。因为冰山牵涉到体验性,而不只是一个概念,且其中每个层次相联结,比如从事件进入感受,再从感受进入应对姿态,从应对姿态进入感受,从感受进入期待……这些千变万化的路径,会让人看到不同的风景,而最后的目的地都是“渴望”与“自我”。这些不同的风景以及路径的区别,我将在随后的篇章中陆续介绍。 7ZUu80155Ypx54ISPg0lQgb5ousbVXUZyqCj2rRA1zcDTklceSeYlhdDLRYrNWY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