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个子不高,勉强算1米7吧,在全国平均身高排在前列的山东,压力那是相当大的。我上学又早了一年,所以在班里一直牢牢占据第一排的学霸区,从小就饱受个子小的苦恼。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希望他能长一个大高个儿。从孩子小时候,我就对他的身高非常注意,采用了科学的身高管理方法。儿子今年13岁了,目前身高1米7,已经超过了自己的遗传身高12cm(我身高1米7,我太太1米6,通过推算,我孩子13岁的遗传身高应该在1米58左右)。
“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我觉得这句话是对孩子身高最好的写照。诚然,遗传因素占了身高决定因素的60%~70%,但还有30%~40%的后天环境因素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加以改变。家长千万别小看这30%~40%的作用,做得好与不好,身高就能差距10~15cm。
儿童的身高管理,就是对涉及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运动、睡眠和情绪等各个方面进行健康管理,让孩子身高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突破遗传身高,达到或接近期望的身高。除此之外,疾病也是影响孩子身高非常重要的因素。虽然这部分孩子占比较少,但一旦发现有这方面的问题就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孩子的成长。当然,做好了健康管理,本身也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怎样对营养、运动、情绪和睡眠进行健康管理呢?我在书中每一个篇章里面都讲了一些原理或者理论,知道原理有两方面作用:第一,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理解了才能更好地记住。第二,知道原理后,才能够更好地采取行动,因为很多方法并不是绝对的、死板僵化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知道了原理之后,你才能够举一反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更好地执行下去。我尽量多做一些比喻,以方便大家对原理的理解。
除了原理之外,书中更多的就是一些方法,能够具体地指导家长怎么做。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其他情况,有目的性地翻阅也可以。
书中提到的理论和方法是用来起指导作用的,具体到孩子个体身上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适用。因为这些理论和方法总结了大多数孩子的特点,但孩子个体都有不同之处,所以当家长的一定要多观察、多实践,多看自己孩子的反馈,总结出哪些方法是适合孩子的,哪些是不适合的,然后不断地改进。有一个大体的行动纲领,然后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这才是最好的办法。在孩子的生长发育期,没法寄希望于孩子自己重视身高,一旦孩子对身高有了意识,基本上都晚了。所以每个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身高管理师,这是我们无法推脱的责任。
和其他健康问题不同,孩子的身高增长最大的特点是有时间限制,只要孩子的青春期结束、骨骺线封闭,就再也没有办法长高。孩子胖了以后可以变瘦,甚至丑的也可以变美,唯有身高这件事情,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我在这里并不是贩卖焦虑,因为现实中我看了太多青年听说身高再也无法改变时绝望的神情。我写这本书最大的希望就是提醒家长早关注、早发现孩子身高问题,早做科学的干预。干预得越早,所付出的代价越小,效果越好。
提起身高管理这个事情,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别逗了,身高不是天生的吗,怎么还能被管理?这就是家长存在的第一个误区,认为身高全靠先天,盲目相信遗传的力量。但是科学证明,人的身高60%~70%是靠遗传,30%~40%是靠后天的生长环境。我们来看遗传身高的预测公式,见图1-1。
图1-1 遗传身高预测公式
这个公式不光能预测孩子的遗传身高范围,还能很好地解释先天和后天的作用。公式的前半段就是先天的作用,代表我们的遗传靶身高。儿子的遗传靶身高就是父亲的身高加上母亲的身高,再加上13cm,总和除以2得出来。比如爸爸172cm,妈妈160cm,那儿子的遗传靶身高是(172+160+13)/2=172.5cm。女儿的遗传靶身高是父亲的身高加上母亲的身高,再减去13cm,结果除以2得出来。还是以刚才的父母身高举例,那女儿的遗传靶身高就是(172+160-13)/2=159.5cm。后半段正负7.5cm就是后天生长环境的力量,我们的最终遗传身高范围就是两者结合起来的高度。如果后天生长环境比较好,人就会比遗传靶身高多7.5cm。如果后天环境不好,人就会比遗传身高矮,甚至会少长7.5cm。这一正一反就是15cm的差距。也就是说爸妈都是一样高的,有的人就能长到1米8,而有的人就只能长到1米65,你还能说身高的后天作用不重要吗?
很多家长存在的第二个误区就是孩子现在矮是因为长得晚,早晚都会长的。
在我从事身高管理的过程中,碰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孩子已经过了青春期了,好几年都不长了,家长这时候着急了,跑过来找我,问我有没有办法让孩子长高。这个时候我总是非常遗憾,因为孩子大概率骨骺线已经封闭,再也没有任何办法让孩子长高了。我就问家长为什么不早几年带孩子过来,家长回答说,前几年的时候总是觉得孩子还小,还没到长的时候,所以就没在意。还有的妈妈说,孩子爸爸长得就晚,以为会随孩子爸爸,但怎么也没想到就不长了呢。
当然如果家族里面有晚长的基因,孩子是有可能晚长的,但也只是有可能。因为过去父母那一辈晚长很多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现在的孩子营养条件比以前好得多,晚长的概率也比以前要小得多,所以千万不要盲目地等待,只要孩子的身高出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地检查,看看到底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带孩子测一下骨龄,然后和孩子实际年龄做一下比较,就能判断孩子是不是晚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