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后羿和嫦娥的“前世今生”

(嫦娥奔月)

有一次,我回老家,在岳阳市郊齐家岭,看到大马路边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门口赫然竖着一块广告牌,上书:欢迎来到嫦娥故里。我好生诧异,嗬,传说中的月亮女神,原来就是我的老乡呐!

回家后上网查找出处,却是一位叫张一一的网络炒手,与湖南民族职业学院联手搞的一起品牌宣传,现在该学院内还树起了高达 16 米的嫦娥雕塑。据张先生“考证”,嫦娥原本是现今岳阳市郭镇仓田村(现民族职业学院所在地)的一位漂亮美眉,后羿到洞庭湖斩杀修蛇,为民除害,与嫦娥一见钟情,两心相悦,结为眷属。

2013 年 3 月 11 日,《岳阳日报》发表张一一的文章《嫦娥故乡在今岳阳仓田村》,介绍证明仓田村是嫦娥故里的理由和依据。同时配以记者撰写的相关报道,报道中说“张一一力证嫦娥故乡在岳阳”。

我们知道,所谓“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都是神话传说,虽说神话是历史的影子,但两者有本质区别。因此,对“嫦娥故里”的探究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推衍,我们不可过于“当真”。恰如明代文言谐谑小说《雅谑》中所载,东方朔根据《相书》中“鼻下人中长一寸,年龄百岁”的原理及“彭祖八百岁”的传说,得出“彭祖面长”的结论,引得汉武帝大笑。

但是,即使是文化推衍,推衍过程也要有据、在理、巧妙,如果缺少常识和理趣,文人雅谑就可能变成没有文化的笑话。

我多方查阅张先生的“力证”,发现其中存在几处硬伤。比如,他没有厘清神话的羿与历史的后羿之间的关系,把二者混为一谈。《淮南子·本经训》中“射十日”“断修蛇”的羿是传说中尧时代的神话人物,而《左传》中导致太康失国、为家臣所杀的后羿是夏王朝的历史人物,虽然“后羿代夏”这段历史因《史记·夏本纪》没有采用而被后人质疑,但可以肯定的是,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物,相隔尧——舜——禹——启——太康共五代帝王,少说也有一百年吧。而且,在典籍记载中,前者是一个神武英勇、造福于民的正面形象,而后者却是一个荒淫残暴、众叛亲离的反面角色。

当然,不排除尧时代的羿与代夏的后羿存在传承关系。“后羿”即“司羿”,也就是掌管射箭部队的首领。上古同一部落不同世代的首领,往往用同一个称号。比如中华民族源流史专家何光岳先生认为,所谓“彭祖八百岁”,是因大彭国立国八百年,而大彭国历代君主均被尊称为“彭祖”而导致的穿凿附会。

传位到夏朝太康年间的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野心膨胀,不仅篡夺了太康的君位,还将逃亡在外随时想要复国的太康后人相射死,不过他自己又被亲信杀死、煮食。“相”字拆开近似“十日”,于是后世敷衍、讹化出“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的神话传说。

关于后羿与嫦娥的关系,有一种说法是:羿是帝喾(尧的父亲)时代东方有穷氏部落的首领,因为该部落特别善于使用弓箭,于是羿对天子帝喾不买账,有分庭抗礼之势。帝喾为了安抚这位有实力的部落首领,只好将自己最漂亮的女儿姮娥嫁给他。后有文献避汉文帝刘恒名讳,改“姮娥”为“嫦娥”。

张先生为把仓田村所在地一座名叫“长山”的山与嫦娥扯上关系,说“‘常(长)’通‘嫦’,‘长山’就是‘嫦山’”;又在引用一段史载“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我一直没有查到这段“史载”的出处)时说,“古代汉语中‘姮’通‘嫦’”。

这样的常识错误让嫦娥有些尴尬了。古代汉语中确实有一些通假字,我们说“A通B”,是说用A代替本字B。“嫦”字到汉文帝之后才出现,如果“长山”的山名出现在汉初之前,就与“嫦山”没有关系;而先有“姮娥”,后有“嫦娥”,怎么可能是“‘姮’通‘嫦’”。

汉之前,嫦娥的传说还处于演化初期,她的名字乃至性别确实有一点乱。

战国末年秦国吕不韦组织编写的《吕氏春秋》中有一篇《勿躬》,讲人君不能事必躬亲的道理,其中举例说:“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后益作占岁。”意思是说,人臣各有所长,各有分工。羲、仪、娥三字古音相同,于是清朝乾嘉时期学者毕沅为此书作注解认为,嫦娥的“前世”为尚仪:“‘尚仪’即‘常仪’,古读‘仪’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云。”

由此看来,嫦娥的“前世”大概率是位男士。

成书于战国初年到西汉初年的《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有个女子正在给月亮洗澡。她是帝俊的妻子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这才开始给月亮洗澡)。”这里常羲或是后来的嫦娥。

1993 年 3 月出土于湖北江陵市荆州镇邱北村王家台 15号秦墓简《归藏·归妹》的两支残片上,有“昔者恒我窃毋死之……奔月”的字样,这里写作“恒我”。

成书于汉武帝时期的《淮南子》在奔月神话中加入羿的元素:“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到东汉末年,高诱在注解《淮南子》时,把嫦娥“嫁给”了后羿:“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窃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总体来说,后羿、嫦娥故事的演变,恰如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历史层累说”所言,“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故事情节也越来越丰富、生动。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歌非常优美,可嫦娥听了,她也许会委屈地说:“灵药真不是我偷的。”

而如果你一定要固执地追问她的老家究竟在哪里,她会轻轻地告诉你:“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Mg9nHgs3XQnTl+JI0B4q9pGFS+kQ4aewpzpJYmUqyCxv3n4l64jcJt32iRidpWn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