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为你打开这份礼物之前,我得给你讲讲发生在八年前的一件事,它跟童童有关,也是我会收到这份礼物的原因。
八年前,童童四岁的时候,有一天,童童爷爷,也就是我的侄子,给我打来电话,他说:“姑姑,童童病了,想到大连儿童医院看看。”
我问:“怎么了?”
侄子说:“也没怎么,不发烧也不厌食,就是大白天的,动不动就直勾勾地看着他奶奶问:‘奶奶,你高不高兴?’什么事都没有,他就这么一遍遍问,主要是那眼神,直勾勾的,怎么引都引不开……”
担心童童精神出了问题,侄子开车和侄媳把童童拉到大连。他们家住在黄海北岸一个叫庄河的小城市,到大连两个小时车程。我陪他们去了儿童医院,什么病也没查出来。童童在医院里表现得非常正常,大夫问他:“你为什么老问奶奶高不高兴?”他小眼珠滴溜溜转了一会儿,看着奶奶,嘟着小嘴说:“就是觉得奶奶不高兴。”弄得大夫直勾勾地瞅着侄媳,好像精神出问题的是她,而不是童童。
回到大连我的家里,吃了饭,看童童睡着了,我跟侄子侄媳说:“你们敏感了,孩子挺好的。”
他俩坐在沙发上直摇头,一脸的惶惑。
读出他们的不踏实,我就问:“最近孩子还遇到别的什么事情了吗?”
侄媳赶紧说:“就是那件事之后,他爸上南方了,我和他爷爷搬到黄海明珠小区和孩子一块儿住了……”
侄媳说的那件事,是指童童爸妈离婚,孩子判给爸爸抚养。
妈妈从家里搬走了,爸爸离家去了远方,从不住一块儿的爷爷奶奶又搬了进来,孩子不适应是肯定的。还不等我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侄媳接着说:“对了,还有一件事。有一天,我把他从幼儿园接回来,他非要在小区院子里玩一会儿。我和小区门卫熟悉,就让他们帮我照看他,别让他跑出去,可是等我回家把饭做好,出去找他,发现他正撅着屁股蹲在银杏树底下看蚂蚁洞。当时有点儿慌,他爸小时候就喜欢玩虫子。第二天、第三天从幼儿园回来,他还要留在外面玩,我进家往窗外看,他又蹲在蚂蚁洞边了。记不清过了几天,去接他之前,我用保温杯装了滚烫的热水。往常装的都是温水,留给童童回来路上喝。”
“你想烫死蚂蚁?”我愣住。
侄媳苦笑了一下:“倒不是怕别的,我从小就不能看到虫子,瘆得慌。他爸小时候动不动就把‘鸣鸣嘎’(蝉)拿回家,挨过不少打。再说咱是城市孩子,不能天天和虫子在一块儿玩。”
“你到底是把蚂蚁烫死了?”我的目光充满惊怖。
“没有啊,在家里还想得好好的,出门就给忘了。从幼儿园往回走,找水杯给童童喝水时才想起来。想起来了,进小区院里,我就先奔向蚂蚁洞,想趁童童不注意尽快浇了。谁知蚂蚁洞太小,找了好半天才找到,等我找到,打开保温杯,不料,童童从后面扑了过来。这小家伙儿反应太快了,他把保温杯扑到地上,一杯水全洒我脚背上了。”
我松了口气,扫了一眼侄媳的脚,她穿着白色线袜,脚背上看不出任何迹象。
“你打童童了?”我急匆匆地问。
“没打。童童吓哭了。我烫得嗷嗷叫,把他吓哭了。他生性胆小。”
“孩子受了惊吓。”
“是,看我脚背鼓起个大水疱,他哭个不停。”说到这里,侄媳眼圈发红。
“跟你说,孩子就是怕得罪你。你想想,爸妈不要他,你再不要他,那怎么办?所以他就总问奶奶,你高不高兴?现在,你需要向孩子承诺,无论怎么样都不会不要他。”我这么说,一瞬间觉得病根找到了,解决办法也找到了。
可是侄媳还是摇头,说:“姑姑,不是的,当时我什么都说了,说奶奶不疼,奶奶也不生气,还向他打保票,再也不浇蚂蚁洞了……其实从那之后,他一直都挺好的,眼神发直都是十天之后的事了。”
“十天之后?”
“对。从那天开始,就再没管过他,他爷爷也不让我管。一想到孩子爸妈不在身边就心疼,每天都顺着他。有一天放学回来下大雨,玩不了蚂蚁,晚上八点雨停了,他非要下去看看蚂蚁洞。那天他爷爷陪他下去的,他发现蚂蚁洞还在那儿,回来乐得不得了,都跳起来了。你知道吗?就从那一天开始,他要求自己在一个屋睡觉。早就想让他自个儿睡了,是他一直不愿意,可是那天他说他长大了,要自个儿睡……”
“看来确实挺好的。”我说。
“本来一直都挺好的,可是昨天,他早上醒来,推开门就问我:‘奶奶,你高不高兴?’当时,还以为他是指自己睡觉这件事,我说高兴啊,你都能自己睡了,奶奶当然高兴。可他一遍遍问,我怎么说高兴也不行。玩得好好的,不知怎么突然间就停下来,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那眼神,太不正常了……”
侄媳哽咽了。我也感到难过。但我觉得有一个细节很蹊跷——为什么自从跟爷爷下去看了蚂蚁洞,回来就开始自己睡?于是就叫醒侄子——他开车累了,正在沙发上打盹儿。可问他那天晚上的事,他一概不知,说把童童领下去,他就到门口小卖店买东西去了,根本没有靠近孩子。
这个粗心的爷爷呀!
不过,我没有再纠缠这个细节,因为正说着,童童就醒了,自己从榻榻米上坐起来,说饿了,想吃饭。
那天在我家,我留意观察童童的眼神,一次也没有发生他爷爷奶奶说的那种情况,不但没有,吃饭时他还问我:“老姑爷哪儿去了?想看老姑爷烫脚。”
这是一个幽默故事,等一会儿跟你讲。当时,发现他还记得老姑爷那件开心的事,就知道他是再正常不过的孩子,再纠缠那个细节就没有意义了。
倒是为了让侄子侄媳放心,为了鼓励童童,我跟他们讲了童童留在我心中印象最深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