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球:
你知道最近让冬冬姨感到头疼的一件事是什么吗?
我猜,你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吃不到好吃的了?”
诚然,没有美食,生活会黯然失色,但这并不是我目前的苦恼。让我感到头疼,甚至有些为难的这件事是:带你回老家度假。
还记得去年带你回老家的事吗?当时,你妈妈任教的大学还没有放暑假,但是你已经提前放假了。思来想去,你妈妈决定把你“丢”给我和小姨奶奶,让我们先带你回老家过暑假。听说,这是你自己要求的。因为家里的其他小朋友一放假,也会齐聚老家。你当然更愿意回去跟他们一起疯玩,而不是留在北京等妈妈放假。
“妈妈,明天你能去机场送我吗?”晚上睡觉前,你突然像个小大人似的变得心事重重,眉头紧锁,眼圈微微泛红,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寸步不离跟在妈妈身后。
我有些诧异地看着你的情绪像热带的天气,早上还阳光普照,到了傍晚就乌云翻滚,落起雨来。这是怎么回事?
你妈妈无奈地苦笑,一边轻拍陷入“离愁别绪”的你,一边朝我挤挤眼:“纠结的毛病又犯了,选择困难症又来了。”
我禁不住哈哈大笑,跟你开玩笑:“球球,既然这么舍不得妈妈,就别跟我们回去了,等妈妈放假一起吧。”
哪知我的这句玩笑话,好似触动了你的敏感神经,让你抓住了由头,眼泪顺着脸颊默默流淌下来,仿佛受了莫大的委屈。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按原计划去了机场,你妈妈自然跟着去送你。一路上,你显得很兴奋,憧憬着暑假自由自在的玩乐,焦虑的心情好似一扫而空了。但是,到了机场去柜台取票的时候,你却再次乌云滚滚,顷刻间下起倾盆大雨。
终于,被你的哭闹缠得筋疲力尽的妈妈,给你发出了“最后通牒”。
“球球,不许闹!现在就两个选择,很简单——要么留在北京,过几天等妈妈放假一起回去;要么先跟小姨奶奶和冬冬姨回去,妈妈一放假就回老家陪你。”
然而,你依然泪眼婆娑地站在那儿,在两个选项间左右摇摆。时间嘀嘀嗒嗒溜走,转眼,快两个小时过去了。
最终,在我们的合力哄劝下,你勉强选择上飞机。只不过,直到安检结束,你还一步一回头,挂着泪痕的小脸显露出极度矛盾的心理,让人啼笑皆非。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冬冬姨对带你回老家度假这件事,感到十分头疼了吧?
不仅如此,我发现带你去买东西,让你自己挑选玩具,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你常常要在玩具店里来来回回走上数十圈,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玩具,始终无法爽快地做出决定。
如此聪明的小脑袋,为什么一到做选择的时候,就没主意了呢?
我想,也许你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做选择,有所取舍。要是我们想要的东西,都能得到,岂不美哉?但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需要做选择吧!
你猜,我们居住的地球上,住着多少人?根据最新一次人口统计,我们生活的地球,大约住着77亿人!哇,这可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想想看,如果地球上的77亿人都想拥有全部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会发生什么?要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我们想要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愿望清单”会随着年龄的变化,无限增长。
地球可以承受77亿张无限增长的“愿望清单”吗?当然不可以。因为地球上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水、空气、粮食、金钱、时间等等,都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无法满足77亿人无休无止地索取和挥霍。
有些人因为贪婪,用非法手段盗取了地球上本应该与其他人共享的资源,最终造成了灾难性后果。如果每个人都任意妄为,抢夺地球上有限的资源,那么可爱的地球就会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很快走向灭亡。我们人类也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
所以你瞧,我们每个人几乎每天都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小到选择早餐吃什么,到商场里买什么玩具;大到选择从事什么职业,与什么样的人结婚。正是因为“时间”,这一宝贵资源的稀缺性,我们才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转瞬即逝的光阴,努力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获得丰盈美好的人生。
想一想你在机场因为犹豫,白白浪费掉两个小时。那两个小时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是不可逆转的。一旦逝去,就永远无法追回。
如果你没有摇摆不定,而是快速做出选择,那节省下来的两个小时,可以做些什么?也许我们会一起读一本小书,书里的故事让你获得感动;也许我们会在机场里发现一家特别美味的汉堡店,坐在里面悠闲品尝美食;也许我们只是坐在候机室里,无忧无虑地看上几集动画片,纵情大笑一番。这些本来可以进行的活动,是不是比你站在机场中央,声嘶力竭地哭泣更有意义?
由于时间不能重来,资源使用完之后就会消失,所以当我们选择把时间和资源投入到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就必须舍弃其他的事。
在经济学里,我们把被放弃的选项中价值最高的那个,称为“机会成本”。
比如说,看书、吃汉堡和看动画片都是你爱干的事,其中,吃汉堡对你而言,最为重要。那么,当你花两个小时纠结和哭闹时,被你放弃的吃汉堡这个选项就是你的“机会成本”。冬冬姨希望,你能认真体悟机会成本的含义,在做选择时多多考虑机会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你可以试着做到吗?
好了,说完机场里的选择,我们再来聊聊你在商场买东西时碰到的难题吧。
告诉你个小秘密,冬冬姨小时候去商店挑玩具,也曾和你一样,总是陷入选择的困难境地。左顾右盼的我总觉得货架上的每个玩具都很好玩。可是,我妈妈也就是你小姨奶奶规定我只能买一个玩具。到底挑哪个玩具好呢?她向冬冬姨传授了一套选择的秘诀。现在,冬冬姨也把这套秘诀传授给你。这套秘诀的关键,是分清“需要”和“想要”。
买东西前,先问问自己下面5个小问题:
1.我为什么要买这件东西?
2.如果不买这件东西,我除了会不开心外,还会有什么更严重的后果?
3.我会一直使用这件东西吗?还是只用一次,就会丢到一边?
4.我已经拥有类似的东西了吗?
5.我真的必须今天就把它买回来吗?还是可以等几天、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以后再买?
为什么要问自己这些问题呢?因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自己“需要”的东西和“想要”的东西。比如说,你已经拥有了类似的文具盒,那就不“需要”这个重复的文具盒了;再比如,你知道自己对玩具小狗只有三分钟热度,玩不到一周,就会丢到一边,那玩具小狗只是你一时“想要”的,并不是真正需要的。
虽然,严格意义上讲,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只是一些支撑我们健康生活下去的物品,比如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呼吸的空气,住的房子,等等。从这个角度而言,所有的玩具只是想要的物品而已。但是,作为孩子的你,恐怕少不了玩具的陪伴。因而,我们适当放低标准,把一些你认为重要的、紧急的事也纳入“需要”的范围。
善用“需要和想要”五问法可以帮你更清晰地分析问题,将选项按照轻重、缓急、高低,逐个在心中排序。把时间和金钱先花在重要的、紧迫的事物上,因为这些是你需要的。对于想要的,你要有节制地获取,量力而行,合理规划时间和资源的分配。
球球,冬冬姨希望你能把“需要和想要”秘诀灵活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会把事情按照优先次序排列,把最重要的事放在首要位置,率先完成,而不是拖延到最后。如此,你才能活得从容不迫、轻松高效。
为什么对于想要的东西,我们要有节制地获取呢?在心理学中,有一项著名的“棉花糖实验”,用事实告诉我们,有节制地,甚至是延迟获得想要的东西,其实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品质,可以使人受益终身。
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有趣的“棉花糖实验”。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开始了一系列心理测试。测试的对象是一批年龄为4到5岁的孩子。实验流程是这样的:每个孩子都被领进一个房间,坐到一张椅子上。在他/她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块诱人的棉花糖。研究员跟孩子说:“我要离开房间15分钟,如果你等我回来再吃这块棉花糖,我会再另外奖励你一块棉花糖。如果,在我回来之前你就把糖吃了,我就不会给你第二块糖了。”说完,研究员离开了房间,通过监控观察每个孩子的行为。
独自留在房间里的孩子们很有趣。有的孩子等研究员一走,立刻蹦起来把棉花糖塞到嘴里;有的孩子在椅子上摇摆不定,蹦蹦跳跳地踩着脚踏板,试图克制自己,然而最后还是屈服于诱惑,吃掉了棉花糖;另外一小部分孩子,的确克服了想吃糖的诱惑,等到研究员回来才吃下棉花糖,也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的奖励。
在之后的40多年的时间里,研究员们对参加棉花糖实验的孩子们的成长进行了追踪与研究,并在多个领域评估孩子的发展情况。他们的发现令人感到惊讶。当年那些愿意延迟满足,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的孩子,考试分数高,药物滥用水平低,患肥胖症比例低,对压力的反应好,社交技能强,并且在其他生活指标中得分都高。可以说,那组孩子无论在任何领域,都比另外两组孩子要成功。
所以,球球,不要小看了“选择”里的大学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多多少少都必须有所取舍,时间是一项极其宝贵的资源,逝去便无法追回。如果懂得巧妙运用“需要和想要”法则,先完成重要的事,再做次要的事;先获得需要的东西,再有节制地,在适当的机会下,去享受自己想要的东西,你就会在人生每次重要的分岔口处,做出最优的选择,收获美好的人生。
球球,选择需要勇气。患上“选择困难症”的你,一定要努力克服失去某物的恐惧感,充满自信地做自己生活航船的舵手。每当你犹豫和怯懦的时候,想想冬冬姨给你讲的“机会成本”,便不再胆怯,不会在犹豫不决中白白浪费时间了。
也许,这次回老家度假,你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对吗?我真心期待着。
等待与你一起过暑假的冬冬姨
机会成本指的是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途径中的最大收益。比如,你拥有一小块花园,你可以选择种草莓或西瓜,它们的生长周期大致相同,种草莓收益2000元,种西瓜收益800元。种草莓是最赚钱的选择,此时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种西瓜的800元。
沉没成本指的是已付出但不可收回的成本。比如,你等公交一小时,公交车还没来,但因为上学要迟到了,所以选择打车出行,那等公交的这一个小时就是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沉没成本。
机会成本影响你是否要开始做一件事,沉没成本影响你是否要继续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