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封信
不要羞于谈“钱”

球球:

还记得今年春节吗?我们团聚在太奶奶家过年。你穿着簇新的衣服,一进门就给家里每个人送上吉祥话,节日的喜庆气氛在你的小脸上绽放着。

“快给宝宝红包!”几个姨奶奶听了你的吉祥话,脸上像涂了蜂蜜似的,又甜又亮,赶忙匆匆进房间,把早就准备好的,属于你的大红包,塞到你小小的手里。我和越越姨也不甘示弱,分别给你包了红包。93岁的太奶奶更是兴致高昂,只见她笑眯眯走进房间,从“小金库”里抽出一沓红票子,卷进红包,径直塞到你的口袋里。

你一面点头道谢,一面打开红包,查看里面压岁钱的数量。检查完毕后,你露出了惊叹的表情,把一大把红包紧紧攥在手里,仿佛这是你来之不易的财宝。

我在一旁看着,禁不住暗自发笑: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紧张钱了?原来,我们和钱打交道,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啊。

那钱到底是什么呢?是你红包里放着的红色纸币吗?是妈妈微信钱包里的一串数字吗?看似简单的问题,答案却出人意料地复杂。冬冬姨知道你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每次读历史故事绘本,都如痴如醉。那我们今天,就来谈谈钱的历史吧!

我们常说的“钱”大多指的是纸币,可是在纸币出现以前,还有很多其他形式的货币帮我们换取想要的东西。货币的发展分为好几个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

我们首先来讲第一个阶段:以物换物。

你一定在故事书里读过古埃及,你还给我讲过有关金字塔和木乃伊的故事,记得吗?作为尼罗河流域古文明的发源地,古埃及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大约在9000多年以前,那里的人采用一物换一物的方法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就是以物易物。比如说:用一个苹果来换一只梨,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只梨,我想要你的梨,而你想要我的苹果,那我就拿苹果跟你换梨。或者我可以用一只小鸡换你的一捆稻子。那时候,人们的生活很简单,用一件别人想要的东西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可以完成交换了,这就叫以物易物。

可是,你仔细想想?这种交换方法有什么问题?是不是每次都一定成功呢?如果我想用一只小鸡换你的一捆稻子,而你想要的是一只小狗,不愿接受我的小鸡作为交换,那可怎么办?当时的人们也很聪明,在遥远的大西洋、印度洋和非洲一带,他们就用自己拥有的宝贝:比如贝壳或者鲨鱼的牙齿作为交换的物件。这样,钱币就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贝壳当钱币。

在当时,贝壳和鲨鱼牙齿都是稀罕物,人人都想要。人们可以用贝壳换取很多东西,可以换小鸡、换小猪、换苹果,等等。但今天我们可以拿贝壳当钱用吗?显然不能。想想看,如果你去一趟海边,在沙滩上捡回小半桶贝壳。再把捡来的贝壳拿到玩具店,去换玩具,别人会同意与你交换吗?我想玩具店的阿姨会笑着摸摸你的小脑袋,让你别再恶作剧啦。

为什么贝壳当钱币的方法逐渐被淘汰了呢?因为这个法子有不少问题。首先,贝壳有大、有小,还有各种各样的,那用多大的贝壳去换小猪,又用多大的贝壳去换苹果,或者小鸡呢?所以,人们很难决定换回来的东西到底划不划算。而且,既然你能去海滩上捡贝壳,那其他人自然也可以去捡。贝壳不再是稀罕物了,大家也就不愿再把贝壳作为交换物品的工具了。

不过聪明的人类很快又发明了解决办法:可以用金属取代贝壳。这就进入了货币发展的第三个阶段:金属货币。古代中国正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金属来换取物品的地方!

和贝壳相比,金属无论长什么形状,人们都可以用金属的重量决定它能换多少物品,有什么价值。可是你想象一下,人们每次出去换物,身上都要背着一大袋沉甸甸的金属,还要随身带一杆秤去称重,是不是很累呢?而且,不同诸侯国的金属币形状不同,有的像铲子,有的像小刀。兑换标准也不同。计算起来,头都大了!这时候,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用了十年时间结束了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他就是秦始皇。随着六国的统一,秦始皇觉得钱币也应该统一,这样大家都方便生活。从那时候开始,中国的金属货币终于有了统一的规格。

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比如土耳其和希腊,人们也使用金子和银子打造成的货币换取物品。为了防止有人伪造,国王通常会在金、银做的硬币上印上标志。不过,拿贵重的金属当钱也出现了问题——地球上的贵重金属资源有限,铸造成本也高。这怎么办呢?

你瞧,我们人类还是很有智慧的。接下来就到了钱币发展的第四个阶段:纸币。

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在我国宋朝就出现了纸币,元朝更是早期纸币的鼎盛时期。那时候还有一位很厉害的欧洲航海家,叫马可·波罗,他周游世界。看我们中国的纸币很不错,就把它带去了欧洲,这样纸币就在全世界范围里流传开来。

不过,即使是纸币,好像也已经学会“隐身术”了。你注意到了吗?现在大人们去买东西,喜欢用银行卡、支付宝或者微信付款,而不再随身携带大量的纸币了。这是货币发展到第五个阶段了吗?

先给你讲个小故事吧。

在西太平洋美丽的深蓝色大海上,有几座紧密排列着的岛屿,叫作雅浦群岛。雅浦岛附近没有金属。所以,在距今600—500年前,岛上的原住民曾经使用巨大的石头作为货币,完成交易。这些石头是从距离雅浦岛400千米的帕劳岛上切割而来的。勇敢的水手们在巨石中间打孔,乘独木舟或者木筏运回雅浦岛。这些石头有些比车轮还大,非常沉重。有时,为了运送巨大的石头回岛,水手们甚至会在汹涌的波涛中丧生,用来做货币的石头也随之沉入海底。不过,这并没有影响石币作为物品交换媒介的功能,因为石币的所有权是公开的,每一笔交易都有记录。

如果一个人想用一块车轮大小的石币买房子,他不需要自己把沉重的石币运过来,只要做个记录表示石币的所有权已经发生转移即可。曾经在雅浦岛上有个富翁,他拥有的许多巨型石币不幸沉到了海底。可这一点关系都没有。即使沉入海底的石币看不到,摸不着,但是雅浦岛上的居民坚定地相信富翁拥有的石币就在海底,所以他的财富仍然被人们所承认。

这跟银行卡、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的道理是不是有些类似呢?我们把自己的钱存到银行里,卖东西的人看不到也摸不着我们的钱,但这不会影响我们购物。因为银行卡、支付宝和微信钱包准确记录了钱的所有权由买东西的人转给卖东西的人这一过程。只要大家都相信这些平台的记录是准确和公正的,那“隐形”的钱就可以继续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由此可见,银行卡、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并不是一种新型的货币,只是利用现代科技,便捷了人们生活的支付方式而已。

试想一下,10年之后,钱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还会使用纸币吗?会有其他形式的货币出现吗?其实,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货币正在进行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等你上大学的时候,也许纸币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消失了。这是因为一种叫“区块链”的技术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咱们可以把未来货币发展的这一阶段,也就是第五阶段,称作数字货币。

你一定在想什么是区块链?冬冬姨给你举个小例子。假如,你想从饰品店买一串项链,付给老板20块钱纸币。可是,饰品店老板收了钱却反悔了,不但没把项链给你,还说你根本没有付过钱。这个时候,麻烦就出现了。因为你使用的是纸币,如果没有第三个人看到你付钱,或者商店里没有录像设备,谁能证明你确实付钱了呢?但是,如果商店里有其他十几个人一起记录下你已经付钱买项链这件事,老板就没有办法再耍赖了,因为这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事实,项链的所有权已经归你,没有一个人可以随意篡改结果。这就叫“分布式记账”。不是一个人在记录,而是许许多多的人一起在记录、验证,每条信息都是透明的、可溯源的。区块链就是一个基于“分布式记账”原理产生的,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等很多学科的分布式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点。

数字货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电子货币,比纸币更加安全、高效、便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发数字货币的国家之一。早在2016年,人民银行就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2019年底以来,人民银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2020年底,在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等城市也开设了数字货币使用的试点区。

哇!科技是不是很神奇啊?我简直迫不及待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数字钱包”,感受用数字货币来买东西的奇妙了。你呢?如果过年收到“数字红包”,会是什么心情?

好了,我们共同回顾了货币漫长的发展史。这些发展进程,除了咱们国家以外,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曾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那外国人用的也是人民币吗?我想,你一定已经知道答案了。外国人使用的是外国的钱,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外币。

比如,之前冬冬姨在美国留学,用的是美元。你如果想去日本的迪士尼公园玩,需要使用日元购买门票和玩具。同样地,外国人来到我们中国游览故宫,去故宫文创店买纪念品,也要使用我们中国的人民币。所以,在我们出国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自己国家的货币兑换成要去的国家的货币,这样才能方便地在国外买东西。而不同国家的货币互相兑换,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货币兑换的比例,在经济学里,叫作汇率。

想象一下,我俩去美国夏威夷度假,你看中了商店里一顶手工编织的草帽。草帽的标签上写着20美元。听上去是不是很便宜?但是仔细想想,20美元相当于多少人民币呢?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约为1:6.5,也就是说我们要拿6块5毛钱人民币,才能换到1美元。那要换20美元,就需要20个6块5毛钱人民币,相当于130元人民币。这样看来,那顶草帽是不是没那么便宜了?

然而,假如我们去的是日本,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你在日本东京的一家居酒屋里点了一碗香喷喷的鳗鱼饭,刚准备狼吞虎咽,却猛然发现账单上写着1000日元。这下,你可傻眼了。一碗小小的鳗鱼饭竟然这么贵?但事实上,1000日元只相当于不到60元人民币。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日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约为1:0.06。所以,看上去惊人的日元数字,兑换成人民币,立刻会“缩水”,变得一点都不可怕了。

咦?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一直在强调“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因为大多数汇率是自由波动的,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变化。在极端的情况下,本来月初1美元可以换到7元人民币;到了月末,1美元只能换到6元人民币了。同样的1美元,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能换到的人民币数额变少了。我们也可以说,美元贬值了,人民币升值了。

我猜,整天“十万个为什么”的你一定要追问:到底是贬值好,还是升值好呢?

这个问题,冬冬姨就无法给出简单的回答了,因为答案因人而异。再以夏威夷草帽的故事为例。如果美元贬值了,20美元的草帽兑换成人民币,只需要120元人民币,一下子比原来便宜了10块钱,这是不是一件值得我们高兴的事?但是,如果你好朋友的爸爸是开玩具公司的,制造的玩具远销海外。本来一个玩具熊运到美国后,卖42美元,比美国工厂产的玩具便宜很多,可能很多外国家长会选择购买你朋友爸爸公司生产的价廉物美的玩具。可是,由于美元贬值,同样一个玩具熊过了几个月,价格要卖50美元。也许外国的家长就不再选择购买你朋友爸爸公司生产的玩具了。这可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你瞧,货币升值好还是贬值好,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答案。所以,经济学家们常常说的“汇率的变化是把双刃剑”,就是这个意思。

好了,读完这封长长的信,你可以舒一口气啦。恭喜你,已经成为“钱”问题的专家了!因为,你不仅知道了货币发展的四个阶段,了解了现在正在进行的第五个阶段——数字货币的最前沿技术,还获得了有关汇率的知识,知道设身处地地思考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和弊。难道不值得为自己鼓掌吗?

最后,冬冬姨希望你能体悟到一个重要的道理:钱本身是没有用处的。我们既不能吃它,也不能穿它。从古至今,钱的意义,一直都是用来交换我们真正想要获得的东西。我们无须羞于谈“钱”。但同时,对于金钱,我们也不要盲目追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爱你的小姨 冬冬

你可能常听到这个词
移动支付

指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电子货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用的网络购物、扫二维码付款、用手机小程序缴纳话费或水电费等日常行为。

移动支付将互联网、终端设备(手机等电子产品)、金融机构有效地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新型的支付体系。移动支付使电子货币开始普及。

需要留意的是,少了纸币拿在手里增多和减少的实际感觉,我们很容易过度消费哦。 ZcCVjycYSKSHXkWOglgfCAQMviS1QKK0hdi9jxFvbKJ6m4e1v/g/AqXFFyweFS2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