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农业造福世界:一切从米饭开始

关于遗传学的故事,是从我们碗里的大米饭开始的。

人类想要有大米吃,就需要种水稻。水稻的种子有一层硬壳,把它去掉之后就是我们熟悉的大米了。在大约一万年前,就已经有人开始种水稻了,这些人正是咱们中国人的祖先。没错,中国是全世界最早驯化和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

在人类把植物驯化成农作物之前,它们只是野草而已。但是,我们的祖先发现有些野草的种子不一般,它们不但可以填饱人们的肚子,味道似乎还很好。于是,祖先们很自然地想到一个问题,能不能把它们变得产量更大并且更好吃呢?如果能够成功做到这样,人们不就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了吗?

带着这样的愿望,人类经过了上万年的努力,驯化了很多植物,直到今天这些植物还在为我们提供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看上去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大事,事实上,这是人类历史上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它宣告了农业时代的开启。农业让我们的祖先有了充足的食物,让他们能够获得更稳定的生活,进而孕育出伟大的文明。没有农业,我们今天看到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世界各地的早期文明中,都有关于驯化植物、种植农作物和发展农业的故事,我们的祖先在其中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大豆、小米、柑橘类水果、瓜类水果还有茶叶,这些东西都是中国人最早种植出来的。

不得不说,在帮助人类填饱肚子这件事上,中国人的贡献无可替代,水稻是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种作物。

由于年代太久远了,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知道水稻种植技术出现的具体时间,更无从知道究竟是谁开创了农业,不过,无论如何我们要感谢开创农业技术的那些无名英雄。那么,农业技术究竟是怎样出现的呢?

首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祖先们觉得什么样的植物适合种植?当然是产量大、味道好,而且有营养的植物,如果它们还能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种植起来又方便,就更完美了。毕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量最大化。而当这些愿望都得到满足的时候,便是野草正式变为庄稼的时候。

今天,我们只能进行合理的猜测和想象:在一万多年前的某一天,一个人发现某种草的草籽很好吃,于是,他选了一块肥沃的土地,并在这里撒下草籽,希望它们能够在第二年结出更多的种子。如果能够成功的话,他和他的族群就不需要再四处迁徙,因为只要守着这片能结出种子的草,就可以得到足够多的食物。幸运的是,他真的成功了,并且得到了一种能够稳定提供粮食的植物,从此,他和他的族群结束了四处迁徙的生活,年复一年地住在同一个地方。

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并不是所谓“大自然的宠儿”。大自然不会主动创造一种植物,让它来专门满足人类的愿望,想要得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这个任务只能靠人类自己来完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祖先挑选了最大、最饱满的野草种子,然后将它们种在地里,默默期待它们长出大而饱满的种子。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筛选,祖先们终于得到了水稻,满足了他们对食物的需求。

今天我们熟识的水稻,在收获、脱壳之后变成了大米,每一粒都晶莹剔透,吃起来香甜松软,令人回味无穷,自然界中的某种野草就这样被人类驯化,成为水稻这种农作物。

虽然完全没有自觉意识,但在驯化水稻的过程当中,我们的祖先已经利用到了遗传学的知识。当他们挑选大而饱满的种子,将它们种到田地里的时候,一定希望能够得到同样大而饱满的种子,这便是遗传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之一:生物的后代总是会保留前代的特性。

同时,我们的祖先经过不断筛选,得到了更大、更好的水稻品种,而在这个过程背后隐藏着遗传学的另一个重要现象:虽然生物的后代保留了前代的特性,但它们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而是会有细微的差别。换句话说,在遗传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异。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遗传学要讨论的基本问题有两个:一是相似;二是变异。

不过,遗传和变异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这背后的原理到底是什么?人类花费了一万年的时间才找到了这些问题真正的答案。而在这一万年的时光里,大米跟随人类的脚步走遍了全球,最终在世界范围内成为重要的主食之一。比如,在七八百年前,大米传到了意大利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欧洲人也逐渐喜欢上了大米的味道。西班牙人也非常开心地接受了大米,为著名的西班牙海鲜饭的出现做好了准备。直到今天,西班牙仍是世界上重要的大米出产国之一。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而大米也从欧洲被带到了美洲,从此,大米成为跨大西洋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美洲居民来说,一经发现大米既有营养又好吃,就无法抗拒这种食物的魅力。在美洲的加勒比地区,那里的人会把大米和豆子混合在一起做成饭,这是当地的传统食物。当然,所谓的“传统”,也不过区区几百年而已。毕竟,中国才是大米的故乡,而遗传学的种子也在大约一万年前随着水稻被种了下来。

那么,在中国古代,有关遗传学的故事还有哪些呢? vTRftGPVjoPb7fRsmvLRJ9GYqU1MzNsNiUwl2QvUoHpwsROG4W+CJw7/1fHwCJ3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