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咨询过程中,总是有朋友问我:“无条件的爱,就是孩子想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吗?那他不就成了家中的皇帝了?”
于是,我给朋友们讲了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拒绝孩子的一件事。
女儿三岁多时,我们路过一间柜台商店,当时她想要一个小象玩具,我刚告诉她现在买不了,让我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女儿直接躺在地上打起滚来。当时我心想,这个动作她是从哪里学来的?
我耐心地说:“妈妈没有带钱出来,我们先回家。”女儿就像没有听到一样,继续躺在地上不起来。
于是,我第二次告诉她:“妈妈数三个数,你起来好吗?你如果不起来,妈妈就自己回家。”
商店离家特别近,三分钟就能走回来。当我这样警告她后,她还是继续躺在地上哭。
我真的没有管她,直接走出门,当我走出不到十步时,就发现她已经跟在我身后了,但我在路上一直没有和女儿说话。
到家后,她自己主动把脸和手都洗干净了,我和女儿有了如下对话。
“宝贝,你刚才的行为让妈妈特别生气。妈妈一直告诉你,有什么事好好说,为什么要躺到地上,而且妈妈告诉你起来回家再说,你也没有听。你能告诉我为什么那样做吗?”我脸上没有笑,很平静地问女儿。
“我特别想要刚才的那个玩具,那个大象鼻子特别长。”女儿一脸认真地说。为了说明她特别想要,又补充道:“比家里的那个大象鼻子还长。”
“那你为什么一定要躺在地上,你觉得这个方法好吗?”我继续问道。
“那天在幼儿园门口,童童告诉我,他就是用这个方法,妈妈才给他买枪了。”
“原来是这样。妈妈之前不是告诉你,无论什么事一定要和爸爸、妈妈好好说,不允许用其他方式吗?童童妈妈给他买枪,我管不了,那是他们家的事,但是妈妈告诉你,在我们家永远不可以用这种方式。”
看到女儿虽然委屈,但是一脸认真的样子,我继续说:“我知道你想要这个大象,是因为它的鼻子更长,颜色也好看。妈妈能理解你想买的心,可是你采用这样的方法,导致我本来想买的心情没有了,这也是对你这种行为的惩罚,你能理解妈妈吗?”
我把女儿搂到怀里和她说:“妈妈就是要让你记住,无论什么事情,有事好好说,不要采取其他方法,如果妈妈单位领导想让我加班,我不愿意去,难道也躺在领导面前打滚?”
听到这里,女儿“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似乎想到我这样一个人躺在地上打滚儿的情景。
“妈妈,我不应该这样,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这样了,那你给我把那只小象买回来吧。”
我和女儿说:“要是你心平气和地和妈妈说,我回家拿钱后就给你买了,就是因为你没有用良好的情绪表达自己的要求,作为一种惩罚,小象不能买。”
看到我坚决的态度,女儿知道平时温柔的我不可能再给她买小象,她只能接受这个事实,转身玩布娃娃了。
两周之后,我们又到商店,看见那只小象,女儿看看我,我看看她,我们一起抿着嘴,心照不宣地笑了,她似乎想起了自己无理取闹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