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连接家庭亲情的纽带。孩子关乎一个民族、国家的根本和未来。孩子的教育是人生中的大事。把孩子教育成材,更是每一位父母殷切的期盼。
爱孩子,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但是,只知道爱,却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是很多家长的通病。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三方需要相互配合,但是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家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德国的幼教之父,著名教育学家德里奇·福禄培尔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领导者手中,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手中。”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可是大多数中国家长,只知道“养”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去“育”孩子。常常在教育的问题上手足无措,一旦孩子出现了问题,更是找不到应对的办法。
前一段时间,我在飞往天津的飞机上,遇到了这样一位妈妈。她独自带着 2 岁多的宝宝坐飞机,在飞机快要降落时,由于受到大气压的影响,孩子耳朵产生疼痛,因此一直哭闹不停,怎么哄也无济于事。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大,已经影响到了周围的人。不过,大家都能理解,知道妈妈带孩子坐飞机不容易,就没有说什么。
孩子哭得越来越厉害,头上大汗淋漓,嗓子也都哭哑了,可这个妈妈唯一的处理方式就是一边抱着孩子不停地摇晃,一边不停地说:“再哭就把你从飞机上扔下去。”这种方式真是简单又粗暴。不但没有把孩子哄好,而且妈妈自己产生了焦躁的情绪。
这个情景,大家应该不陌生,坐飞机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带小孩的家长。其实,这也是考验妈妈应对能力的时刻。
我在飞往成都的飞机上,遇到过另一位和上面那位形成鲜明对比的妈妈。她也是单独带宝宝出门,可是这位妈妈却非常有办法。她在飞机降落之前,就开始跟宝宝互动。
“宝贝,一会儿我们就到成都了,明天我们就去看熊猫宝宝,你知道熊猫宝宝吃什么吗?”
宝宝回答:“竹子。”
“熊猫宝宝是怎样吃竹子的?”
宝宝睁着大眼睛好奇地望向妈妈,妈妈做出捧了一大捆竹子的模样,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然后做出吞咽东西的动作,接着她又说:“熊猫宝宝吃饱了,现在想休息了。”随后做出打哈欠的动作。
“宝贝,可以学一下熊猫宝宝的样子吗?”
于是,宝宝也按照妈妈的动作做了起来,学得有模有样。
这是一位聪明的妈妈,她先让宝宝意识到明天能看见熊猫,从而产生快乐的情绪,然后让宝宝模仿自己,进行合理的吞咽、打哈欠等动作,尽量避免因飞机降落而耳朵疼痛。
通过对比,后面这位妈妈就显得特别有智慧。
如果每位妈妈在带小孩坐飞机之前,做一下功课,弄清楚坐飞机有哪些注意事项,一旦发生情况,有哪些正确的处理方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就能避免孩子哭闹了。
所有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在家庭教育上,父母也要不断地学习,争取自己先成为人中龙凤。
还有一类家长,虽然非常重视教育,但教育理念出现了偏差。就好像一列偏离跑道的高铁动车,即使速度再快,也到达不了终点。
如今,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只要成绩好,要什么就给什么,养成了“小皇帝”的性格。
家长只对孩子进行物质投资,却轻视了品格培养、情感沟通。如果家长不能及时认识到这样的偏差,那么孩子总有一天也会出现问题。
所以,父母如果爱孩子,就学习育儿知识,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育儿,自己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和进步。这样培养出的孩子,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孩子未来的道路也更加开阔。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更加出色,那么,赶快行动起来,去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