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沙漠全年日照时长可达到3 180 h,加上拥有丰富的沙漠未利用土地资源,特别适合发展光伏产业。
亿利集团创新集成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和储能技术,打造生态光能产业基地,并在荒漠化地区创新实施“发电+种树+种草+养殖+扶贫”特色生态光能产业,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多重效益。
2015年,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扩大规模建设1 000 MW“库布其沙漠生态太阳能光伏光热治沙发电综合示范项目”,其中,光伏发电900 MW,光热发电100 MW,规划总投资110亿元,治沙面积6 666.67 hm 2 。截至2018年底,该项目已建成并网510 MW。
亿利集团创新实施“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殖”模式,推动光、热、电、草、畜、禽一体化发展,重新定义了生态光伏的多重价值。
光伏产业
(1)如果完全建成1 000 MW生态光伏,与同容量燃煤发电厂相比,以发电标准煤煤耗300 g /(kW·h)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4.2万t,减排CO 2 约117万t、SO 2 约4.2万t、NO x 约2万t、粉尘约38万t,防风固沙面积可达4 000 hm 2 。
(2)太阳能光伏电站,由于其光伏组件吸收太阳光线,遮挡日照辐射,减少水分蒸发和晚上结露,加上清洗电池板时喷洒的水分,促进了植被的成活和生长,扩大了植被覆盖率。电站建成后对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光伏板遮光挡风,每年可减少蒸发量800 mm,降低风速1.5 m/s。板间、板下种植优良甘草、牧草及地被植物,采用微喷、膜下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节约用水90%以上,提高植物成活率30%以上。
(4)规划在本区所有种植区域采用微生物土壤改良技术,补充土壤有机质、大中微量元素和生长因子,快速提升地力,快速修复或重建贫瘠土壤的微生态环境。通过生物活动快速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加快土壤养分循环,促进植物生长。保护根系的同时促进根系生长,培肥土壤。土壤肥力逐年增加,在发电的同时让荒沙变良田,实现土地增值。
建成之初的光伏项目
亿利集团在热、电、草、畜、禽方面进行一体化发展,每年可发电14.7亿kW·h,同时带动种植、养殖和精准扶贫产业。
自2016年项目投运以来,亿利集团全面启动“光伏组件清洗+板下种植养护”精准扶贫工程。2017年,亿利集团投入近200万元,对杭锦旗独贵塔拉镇57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平均每户每年可增收3.5万元。参与“光伏组件清洗+板下种植养护”扶贫工程的贫困户在2017年全部实现脱贫致富。
亿利集团用3个阶段、3种方式为贫困户、农牧民谋福祉,帮助贫困户精准脱贫。
(1)项目租地一份钱。项目完全租用农牧民未利用的荒沙地进行建设,既解决了项目用地,又实现了农牧民增收,农牧民根据承包到户的荒沙地面积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
(2)安装打工一份钱。项目建设周期内可帮扶贫困户800余户,创造就业岗位1 000余个,增加农牧民收入1 900余万元。
(3)运营打工一份钱。项目区种植养护和光伏组件清洗模式包括“公司+农户”“农户总承包”等扶贫产业化合作机制,实现了“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