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亿利集团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发扬“守望相助、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绿色共享”的库布其精神,累计投入30多亿元生态建设资金、300多亿元生态产业资金,规模化治沙超过60万hm 2 ,带动库布其和周边10.2万名当地居民脱贫致富。
现如今的库布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库布其模式的核心内涵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党委、政府政策性推动,企业规模化、产业化治沙,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和机制持续化创新,发展成果全社会共享。
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根本和关键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是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理念。在库布其治沙面临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伟大理念成为指路明灯。如果没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没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伟大理念的引领,库布其治沙很可能半途而废,而不会坚持到今天,更不可能实现绿富同兴,也不会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十分关注库布其治沙事业,2012年以来先后7次就库布其荒漠治理发表重要指示和论述。
2012年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访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领导机构成员进行了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王文彪也受到了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期间听取了王文彪关于亿利集团库布其治沙扶贫的建议后表示,要持续关注和支持治沙扶贫事业。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由亿利集团帮助捐建的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0.4 MW村级扶贫电站设备安全运行状态,详细了解电站如何发挥惠民扶贫作用。得知电站投入运营后,并网发电收入能让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3 000元,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希望把这种切实可行的事抓紧做起来。
2017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
2017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部上报的《关于亿利在西藏那曲高寒地区科技植树报告》上批示:“当年无一棵树成活,如今科技植树有希望,我将关注。”
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库布其沙漠治理获得联合国环境奖,去年还举办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他脱稿讲道:“这个治理的经验确实是非常典型的,不仅对全国、对国际,这是我们改变生态环境的一个创举,我们要弘扬这样的精神,推广这一模式,更大力度地进行沙漠化治理。”
2018年5月18—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对库布其30年治沙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总书记强调,库布其沙漠经过30年治理变成了绿洲,治理面积超过6 000 km 2 ,让沙区十几万人受益。
伟大思想的引领,是库布其模式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库布其模式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三大思想的集中体现。
各级党委、政府对治沙工作高度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向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贺电,为库布其治沙带来了巨大精神鼓舞。刘延东(2006年)、王岐山(2011年)、汪洋(2013年)、俞正声(2014年)、马凯(2017年)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库布其参观考察,指导库布其治沙。
国家林业、科技、环保、统战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库布其治沙,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一起,十几年来坚持举办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并通过政策创新,支持亿利集团治理库布其沙漠,提升库布其治理水平,打造国际防治荒漠化典范,共同推动库布其模式在全球范围推广。
内蒙古自治区将库布其当作中国北方绿色屏障的重要关口倍加保护,鄂尔多斯市将库布其当作后花园来爱护,杭锦旗将库布其当作绿宝石般呵护。内蒙古自治区出台支持政策,实施奖补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群众等各方力量参与荒漠化治理。鄂尔多斯市20年前就出台了沙漠的禁牧政策,推动亿利集团进行生态修复和自然修复二元方式治沙。20世纪90年代,杭锦旗举全旗之力,修建了第一条穿沙公路,打通了库布其走向世界的命脉。
亿利集团党委高度重视沙区党建工作,232支民工联队都成立了党支部,开展“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活动。30年来,王文彪作为集团党委书记,每年差不多抽出1/3的时间深入荒漠治理一线走访调研,指挥治沙科研;与大家一起探索出“一爱四惠八增”的党建路子,在库布其沙区创办党校,在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中把党性、党建与生态修复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理念、经验及技术有机结合。
现如今的库布其沙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亿利集团通过规模化和产业化治沙,走出了一条治沙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路子,坚持先绿再富,实现绿富同兴。
规模化治沙。30年前,亿利集团就率先在库布其提出了系统化、规模化治沙的理念,提出了“一带三区”规划,即沙漠绿化带和生态保护区、过渡区、开发区,30年来一张蓝图干到底,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治沙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重要经验,那就是在沙漠里绿化不能小打小闹、零零星星,必须形成规模。在治沙的过程中,亿利集团在各级政府支持下,逐渐探索、完善了系统化的治沙技术,通过“锁住四周、渗透腹部、以路划区、分而治之”和“南围、北堵、中切”的策略,建设了超过240 km 2 防沙锁边林,进行整体生态移民搬迁,建设大漠腹地保护区,建设规模化、机械化的甘草基地,林、草、药“三管齐下”,封育、飞播、人工造林“三措并举”,把6 000 km 2 治理区分成6期,每1 000 km 2 形成一个生态单元,集中攻坚绿化。规模化治沙解决了区域生物多样性不足、生态环境系统能力差的问题,最终形成沙漠绿洲和生态小气候环境,实现了生态投资递减、生态系统效益递增的“二元效应”。
产业化治沙。产业化治沙解决了“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如何可持续”的问题。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形成了“1+6”立体循环生态产业体系,实现了绿化一处沙漠,培育生态修复、生态农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大产业。亿利集团创新“平台+插头”的模式,引入中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万达集团、泛海集团、均瑶集团、正泰集团等国企和民企与亿利集团结成投资伙伴,共同致力于产业化治沙和生态家园建设。
星空下的库布其
建立生态经济体系。亿利集团围绕沙生植物加工饲料、肥料发展了生态工业,形成“一绿+六柱”产业治沙模式。首创“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殖”的生态光伏;依托植被恢复,发展新型生态养殖业,打造生态牧业链;种植沙生的甘草、肉苁蓉等中药材,延伸健康产业链,发展生态健康产业;打造国家级沙漠公园,吸引全球游客前来体验和认知沙漠,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切实实现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亿利集团积极推动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治沙事业。当地百姓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等7种新身份中的一种或几种,每一种新身份都能带来不菲收入。农牧民成为库布其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
亿利集团科学制订沙区产业发展规划,强化利益联结机制,让沙区百姓以土地入股,通过分红的方式分享到沙漠土地资产升值的收益。鼓励农牧民参与农牧业发展,参与甘草、肉苁蓉、有机果蔬等种植加工业;同时,依托沙柳、柠条、甘草、紫花苜蓿等高蛋白沙生植物资源发展饲草加工,激发群众自发种植、养殖积极性;推动农牧民通过生态工业实现就业,建设库布其生态工业园区、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沙漠生态健康产业园,参与生态修复产业、能源产业和沙漠旅游业;资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促使当地贫困学生学习生态环保绿色产业的专业技能,鼓励他们积极投身生态环保事业。
鼓励全社会参与治沙。与蚂蚁金服合作,吸引全球支付宝用户群体参与亿利集团在库布其的治沙行动,研发“i森林”微信植树小程序,通过“互联网+公益”的模式动员全社会参与库布其植树治沙事业。
生态数据展示中心
亿利集团提出,治沙一天不止,创新一日不停。30年来,亿利集团库布其治沙的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
人们总把沙漠看成很可怕、很讨厌的东西,而亿利人从开始就把沙漠当作资源去认识,把问题当机遇,把沙漠当财富。这与亿利人与生俱来的沙漠基因息息相关。
技术创新始终推动着亿利集团治沙事业的快速发展。30年来,亿利集团共获得专利项目343个,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获得的专利项目就高达290个,占总数的85%,平均每年有几十个科技攻关项目立项。亿利集团研发了世界领先、简单实用的“微创气流植树技术法”,“甘草平移治沙技术”,高寒、高海拔地区植树技术等三大核心技术,大大提高了治沙效率,大大提升了植物成活率,大大减少了治沙投资。亿利集团培育了100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植物种子,这是治沙之本、治沙利器。亿利集团在30年积累的海量沙漠生态数据的基础上,创新了生态大数据服务,研发了无人机植树、机器人植树等现代技术。
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治沙实践中始终坚持“三个结合”,即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生态与产业相结合、生态治理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了多方共赢,走出了一条“治沙、生态、产业、扶贫”四轮平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共享是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中的重要一环。库布其治沙模式和经验已经推广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甘肃腾格里沙漠、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等我国各大沙漠,并在西藏、青海等生态脆弱地区成功落地,通过连续十几年举办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将库布其沙漠治理的理念、技术、经验、模式与世界共享。
库布其沙漠治理把千年荒芜的沙漠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生态系统稳定的绿色家园,变成了山、水、林、田、湖、草相统一的生命共同体,变成了“金山银山”,彻底改善了沙区及周边几十万人的生存环境,从根本上遏制了北京沙尘暴,是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亿利集团的库布其治沙实践告诉世界,沙漠不完全是有害的,通过治理可以变害为利,沙漠与人类可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
亿利集团在实践中发明的十大种植技术都免费公开推广。200多个民工联队,人走到哪里,技术就带到哪里。
依托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实现了与国际社会共享库布其模式。10多年来,先后有1 000多位国内外政要、专家学者和公益环保代表出席论坛,交流探讨全球荒漠化防治大计,学习中国防沙治沙经验。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向全球展示了中国治沙成就和库布其治沙经验成果,被作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平台写入了联合国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