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日,午饭的点儿,餐厅服务生端上来一盘热气腾腾的意大利肉酱面,并热情地招呼我“请享用你的午餐”,我一边说着谢谢,一边拿叉子卷了一大卷意大利面往嘴里送,这时“叮咚”一声,微信响了。谁啊?我心里嘀咕着,并下意识放下叉子,伸手去拿桌边的手机,里面弹出的是我在洛杉矶的好友、精神科医生杨博士的一条信息。我顿感好奇,心想:“新年第一天上班,杨博士找我,有啥重要事儿呢?”于是,顺手点开,原来他发过来的是一个文档。一打开,我就高兴地笑岀声来:“哈哈,确实重要!喜事儿啊!我等这些文章等了足足10年啊!”
我顾不上吃饭,索性一口气读了起来。杨博士娓娓道来的文字,带我走进了洛杉矶的精神科诊所。我看到了一位走路颤颤巍巍的老先生,他住院期间半夜精神病发作,大闹医院病房,还打伤了隔壁床80多岁的老翁,被患者家属告上了法庭……老人能不能脱罪?医院有没有责任?官司怎么打?杨博士作为老人门诊时的主治医生能帮上忙吗?最后美国法官怎么判?……这篇精神医学的科普文章,简直就是一部好莱坞热门的医学片加庭审片,我看得停不下来。
“你吃好了吗?”服务生怯生生的问话打断了我的“好来坞大片儿”,我才发现我眼前的意大利面还是满满的一盘,居然一口没动,早已凉了。服务生欲言又止,我猜他大概想问:“是不是不好吃?”趁他还没问出这句话,我赶紧笑着说:“挺好!打包带走!”我的笑不是敷衍服务生的,我是真的很开心。我开心杨博士终于把他在精神科诊所里看到的故事写出来了。
过去10年里,我们俩没少讨论这件事,他也一直因为患者隐私保护等原因迟迟没有动笔。我想或许我常说的一句话说服了他:“你的这本书一定能改变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误解,你将改变许多人和无数家庭的命运!”我真的不是在忽悠,因为在杨博士这里,骑着哈雷摩托车的落迫牛仔和曾患有精神病的计算机小哥,因为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悲惨的命运真的翻转了。
新年新气象!杨博士新年开工,就停不下来了。他先是两周一篇,后来是一周一篇,最后一周两篇,不到三个月居然写了10万字。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每写一篇都会发给我和别的专家及朋友征求意见,甚至熬夜改了一稿又一稿。常常我早上醒来打开微信时,第一个跳岀来的信息,就是他凌晨三点发来的文稿。
有一天,杨博士郑重地跟我说:“我岀国二十多年了,不太了解国内的情况,不知道不太懂精神医学知识的普通读者会不会喜欢这本书。”于是,我就把初稿发给了一些我在国内的不同身份和年龄的朋友,有我认识的患者及其家属、朋友,也有我不知道是否和精神疾病相关的普通“群众”。
让我吃惊的是,不到24小时,我的第一个读者反馈就回来了。
有一位在杭州某外企工作的白领丽人在微信中说:“谢谢你,徐博士!幸亏你给我发了这些故事,第1章还没读完我就吓出了一身冷汗,拍拍胸口又庆幸我及时读到了这篇文章。不然,我可能就会成为那个被关在美国监狱里的珍妮特!”
原来,去年秋天她被医生诊断患上了中度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她虽难以接受,但还是开始按医嘱服药。以前她有情绪波动的时候,会完全控制不住买买买的购物欲,还会大量透支信用卡。再加上工作不顺,于是情绪就抑郁低落,一病不起,甚至出不了门,不得不求父母帮忙照顾并凑钱还卡。几个月后,她的情绪刚好些了,就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动下把药停了。看到这个书稿时,她已经有一年没去看医生了,还觉得自己好了。我很严肃地告诉她躁郁症是不能随便停药的,因为她随时都可能经历过山车一样的情绪,可惜我的话并没有引起她的重视。
珍妮特的故事给她敲响了警钟。珍妮特因为停药一周,双相情感障碍复发,抱着女儿开煤气自杀了。后来珍妮特虽被救活了,但她的女儿却死了,珍妮特被警察带走,面临着牢狱之灾。她由此想到了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寒而栗。模特瑞莎的事情更是让她唏嘘不已。瑞莎因为三个月没去看医生,旧病复发,在凉台上褪去衣裙,大笑着跳舞,最后被警察带走、强制就医。
她告诉我,书稿还没看完,她就赶紧在网上预约了医生。她再次感谢我让她看到了这些故事,让她及时悬崖勒马。
三天内,很多人陆续给了我反馈。有位男士是北京某互联网大厂的高管,他原本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优秀的管理者。他做事兢兢业业,力求细节完美,不仅对自己如此,对下属的工作更是毫不放松。他经常不满意下属的工作,很多时候干脆自己亲自干,但也因此耽误了很多其他的重要事,于是又不得不加班加点赶工作。几个团队成员忍无可忍,就申请换岗,显然是把他给“开了”。他最近正在为这件事上火。
斯蒂芬医生的故事让他觉得自己也是个极度变态的强制型人格障碍患者。他难以想象,如果斯蒂芬医生被逼得忍无可忍的属下集体造反的事情摊在他的头上,结局会怎样。斯蒂芬医生的那句“改变别人不容易,改变自己更困难”的话,天天萦绕在他的心头。
还有一位来自上海的48岁的女士,她已进入更年期,感觉整个人都不是从前的自己了,浑身不得劲儿,不是腰痛就是头痛,整夜失眠,还看谁都不顺眼。家人对她颇有怨言,见她就躲着走。她以为更年期就是这样,结果看到书稿中有相似症状的贾思敏被诊断为更年期抑郁症时,她也去接受了治疗,之前的症状就完全消失了。她才知道原来更年期的不舒服也有可能是抑郁症状,要及时对症治疗。
广州一家有名的传媒公司的副总看了稿子后,特意跟我打了一个语音电话。这位先生口才一向很好,经常在各种论坛上滔滔不绝地发言,这次打电话时却变得有些吞吞吐吐。他磨磨唧唧地告诉我,他在英国读名校的宝贝儿子其实疫情期间得了抑郁症,早就从英国回广州了,在家里待了快两年了,他从不敢告诉别人。他的儿子中医、西医看了不少,却始终没什么改善。孩子怕街坊邻居和亲戚朋友笑话,已经半年没出门了,天天在家沉迷游戏,也不愿意再去尝试看新的医生寻求不同的治疗方法和帮助。他和妻子头发都愁白了。
书中马克的故事,让他和妻子看到了希望。一天晩饭后,他照猫画虎,像杨博士问马克那样,问了儿子三个灵魂问题,没想到茫然的儿子居然也清晰地答到“我愿意努力”。
虽然这句话只是漫长治疗旅程的开端,但也足以让他深感欣慰。自从读了书稿后,他就了解到精神疾病的治疗要多管齐下、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完成。现在他们全家都看到了曙光,他儿子也主动提出要认真地读一读书稿。他一再感谢我让他们全家都有了期盼,有了方向。
各种美好的反馈不断地汇聚到我的微信里来,虽然不同的读者对不同的章节有各自不同的感悟,但结论是一样的:转念就在阅读间!我收获了无数的感谢,但我不敢贪功,我告诉每一个人,你们真正要感谢的是精神科专家杨博士。这些热烈的反馈让我看到,精神疾病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我们的家人或者朋友就深受其害。我们怎么忍心看着我们爱的人受苦呢?
在这里,我诚恳地邀请你来读一读杨博士的这本书。我深信当初我对杨博士说的:“你将会改变许多人和许多家庭的命运。”
徐逸庭
医学博士
美国心理学会APA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