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五、闲侃花钱与读书

又开始“报复性”消费了,从现在开始,我要力争在活着的日子里把自己挣得的钱都一分一分地花完,不吝啬,不心疼,想吃的吃,想穿的穿,想玩的玩!晚清名臣林则徐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后流传成若干版本,最广的便是:“孩子如我,拿钱何用?孩子不如我,又拿钱何用?”

在这个问题上,媳妇和我的看法基本一致!话说回来,这辈子好像她都没干涉和反对过我什么,我在家里享受着完全的自由;当然我也基本上不干涉她的生活和自由;不争不吵,各自安好,平平淡淡,相处到老!没啥高大上的所谓相敬如宾,亦无风花雪月的甜言蜜语,就那么生娃、养子、共度生活的难关,一起倒霉,一起落难,一起看尽世态炎凉,一起品味尽人情冷暖,然后老了,苦尽甘来,又一起享受点清福罢了!如此而已,如此而已矣!

今天上午开车带小外孙出去玩,顺便也陪媳妇和闺女去逛街买菜。媳妇和闺女买衣服夏鞋时,居然顺带也给我买了一双偏贵偏贵的夏鞋,又给我买了一条偏贵偏贵的“名烟”,她说我最近忙上班,忙家里装修,辛苦了,犒劳一下自己!呵呵,以往媳妇给我买烟,只一种可能,那就是单位发的购物卡不知拿去买什么了,图个省心,便给我买了烟!退休了,没购物卡了,这次是掏的现钱,我瞧她眼神,居然一点不心疼!

成功了,总有人会看不惯你;失败了,总有人会瞧不起你!人活着真不容易,将就谁都不行,所以谁都别去将就,只将就自己!

住在大城市真好,住在大城市还有点小钱更好,买啥吃啥都方便!看,美团上一划拉,大锅的美蛙鱼头就做好了送货上门来,不需你大热的天出门去赶“堂食”的!省心,安心!买了几斤樱桃,拽住春天最后的尾巴,今天狂吃海喝了!好像明天立夏,若今天不吃,这个春天便虚度了!吃点樱桃,再啃两个要炸不炸的“爆炸西瓜”,这春天,我假装也是珍惜了的!

突然爱上喝“AD钙奶”了,媳妇去给我买了一大盒回来,以前从不喝的,几天前收拾冰箱,见里面有孩子买的,实在口渴,喝了两瓶,这一喝,竟喜欢上了!据说这玩意儿补钙,对老年人有好处!其实AD钙奶就是以前的“娃哈哈”!讲个真实的龙门阵,娃哈哈初创时首先选择的是长寿,打算在长寿建厂。娃哈哈老总来长寿签约那天,对接的是一位“常务副县长”,那年代,夫荣妻贵常有的事,吃晚饭时副县长媳妇跟着去,席间她问娃哈哈老总,生产一瓶娃哈哈可以赚多少钱?老总说一瓶只能赚几分钱,于是,“常副”的夫人把脸撅得老高,不屑地说:“一瓶只赚几分,这生意有啥做头!”随后,合同没签成,娃哈哈集团也最终落户到了长寿的邻居涪陵!后来的娃哈哈发展如何,大概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给地方带去的财政税收和就业不知要多少大企业去比!此事真实呀,绝对真实,因为那时我在治安科,“常副”接待“贵宾”是需要人民警察去光荣执勤的!娃哈哈老总吃完饭去客房休息,从我们身旁走过,我亲自听见他对随行人员说:“瞧不起挣分分钱的政府,别合作了!”

时过境迁,如今好多地方政府为了拉动就业,别说挣分分钱,有时倒贴钱补贴进去还愿意呢!此一时,彼一时,有商业的头脑,有企业营商的前瞻性,看远点,别只看着眼前的利益,对企业家重要,对地方官员一样重要!

吃美蛙鱼头了,还是去年吃过这劳什子玩意儿了呢!

清朝诗人黄景仁在《杂感》中说:“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从此“百无一用是书生”被无数“书生”们引用,感怀人生的际遇。连大文豪鲁迅临去世前也告诫孩子:“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如今年过半百,我也大致悟透了个中道理,所以以前有人找我“请教”如何写作,我多告诉他们:“多读点书吧,多感悟生活!”现在若再遇到这样的年轻人,我一定会省去前半句,只留后半句!

房屋住有十来个年头了,一直没时间打理翻新,这次一鼓作气,全部重新装修一遍,并且把所有家用电器和家具都进行了一次革命。人老了,要学会享受生活,不要再提节俭和打拼!

总算忙完了,今天师傅上门来量尺寸,换完智能马桶,就没事再忙了!

楼下的书房不用了,改做了喝茶的!要那么多书房来干啥呢!于是书房里的书我叫工人师傅全搬出去做废纸卖了,自己写的书,也仅各留一二十本,多也无用!

足足要装一车呢!当然,不是大车,是小货轮!

许多书是我读大学时省吃俭用买下的,去雪山草地支边啥都扔在了校园里,唯这几千册书,跟着一起去了那边远的崇山峻岭中;后调回长寿做警察,啥也没带,也是花钱请车千里迢迢拉回长寿来……现在我要和这些书说再见了!再见,再也不见,人老了,将来读书的日子越来越少,何况这些书年代久远,纸张陈旧,破损不堪,不适合阅读,因此留下来仅做摆设大可不必!

我写的书,有好多都是崭新的,包装完好,尚未折封。曾经有个打算,等退休了,有了自己的公司,这些书免费送给公司的员工或子女们读!书店也曾约过我,去搞几场签名售书,将这些书销点出去,换回几个闲钱!但如今看来都没这必要了!若退休后有了自己的公司,我的作品都是可以重新出版的!出版社一般要求自己“包销”两千册,我相信自己的公司有那个“消化量”,既有那消化量,还愁什么呢?至于去新华书店卖书,一介书生,真不愿去做那样的吆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自己不愿意,又何苦去勉强别人来买书?何况去淘那个神,也换不了几个钱!于是,又何苦呢?又何苦呢?

不经意看见这张荣誉证书,堆在旧书堆里,不忍舍去,留存了下来!此生写作,获奖无数,均不在意,许多证书、奖杯、奖牌早扔得无影无踪!不在乎,真不在乎!但这张我现在很在乎,因为它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次获奖,并且那次获奖告诉我,世事没有绝对的公平,许多事情一笑了之,万不可较真。我记得很清楚,那次知识竞赛,是全县各部委局办选拔年轻人去参赛,公安局由我和另两个民警参加。我们过三关斩九将,最后和县府办团队进入决赛。我们的分数领先,第一名已无可争议,但最后一题因我的抢答不仅未得分,反被扣了6分。一进一退12分,于是仅得了三等奖。这道题是什么呢?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以什么为标志?我抢答:“以工场手工业的兴起为标志!”是的,这是我4年大学科班学历史书本上说的、教授们讲的。但那天的标准答案是“工厂的兴起”!裁判说我错了,我不服,我说二者是一个意思,表达的方式不同。裁判组进行了简短的磋商,最后仍判我错了!我无语,事后去找裁判理论,结果挨了裁判的一顿羞辱,说我不懂装懂……后来这裁判官做得有点大,再后来,呵呵,我不告诉你,我只知道孔尚任《桃花扇》里有句话:“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他的学历高,学问大,也是学的文科,不可能不知道工场手工业兴起跟工厂兴起是一个意思,但关键时刻,他没坚持“公道”,听凭了“人云亦云”!此是后话,我绝无幸灾乐祸的意思,我只是想说,读书人最高贵的品质是秉持公正,在人人说某人错的时候,你凭着公正说没对,某人是正确的!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或许你做不到,但保持沉默总是可以的吧?呵呵,那件事让我记住了,所谓对错,有时是要看谁在评判的,世事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许多事情一笑了之吧,别当真!

把书搬出去,从此过不读书的晚年生活!无书一身轻,不读书,真好! 2KDzKqN0EE0KgHaTQoaHGWll1NjxxADLV8E3ludsMwof6ZLe8WLzBnbGza/zura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