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5G关键技术及演进

5G的名称由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在2015年确定。ITU在开发移动通信无线接口标准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制定IMT-2000(3G)和IMT-Advanced(4G)在内的国际移动通信(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IMT)标准框架,贯穿了整个3G和4G行业发展。在2015年9月,ITU正式发布了《IMT2020愿景》(以下简称《愿景》)。《愿景》明确了5G的三大使用场景和8项关键特性参数。其中,5G的主要使用场景如下。

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 Band,eMBB)

该场景主要面向流量大、速率高、覆盖广、移动性强的使用案例类型,例如,视频业务、即时通信、在线游戏等,覆盖场景既涵盖了道路、楼宇,也包括高铁、地铁等高速移动的场景。在固定位置或低速移动的场景下,用户有望可以获得100Mbit/s至1Gbit/s的体验速率。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

该场景对吞吐量、延迟时间和可用性等性能的要求十分严格。其应用的领域有工业制造、生产流程的无线控制、远程手术、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及运输安全等。

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MTC)

该场景的特点是,连接设备数量庞大,这些设备通常传输相对少量的非延迟敏感数据,设备成本降低,电池续航时间大幅延长。

与4G网络相比,5G的业务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在无线接入网方面,5G将重塑无线网络协议架构,发展大规模天线技术;在核心网方面,采用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架构,云化分布式部署;在承载网方面,要求具有多业务统一承载能力、强大的可扩展能力、灵活的业务调度能力、差异化的网络切片能力、端到端的业务保障能力以及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特点,需要引入新的路由和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保障技术,以满足大带宽、低时延、高精度同步、网络切片、灵活调度、智能运营的六大功能需求;在安全方面,要求建立和完善包含“云网-边-端”4个方面的5G应用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主动响应、动态感知、智能监控、全景可视”的5G应用安全保障能力,为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提供可信可控的应用防护能力。 eLXMb1L7b2aSk0WhHxbDG4IbKkSI3OyqHJAyq0LWkFgjPlZ8hF80SDsE+3AVrkE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