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TDD干扰及大规模组网历程

在3G系统之前,全球范围没有基于TDD的移动通信系统大规模组网的成功先例,干扰是影响TDD大规模组网能力和性能的核心“症结”。在成功解决TDD规模组网的干扰问题后,TDD才成为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技术。中国移动在3G、4G、5G时代均建设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基于TDD的移动通信网络,经历了TDD系统遇到的各种复杂的干扰,发现了TDD干扰的特征和规律,构建了TDD规模组网的干扰理论,提出了TDD规模组网的干扰控制方法,解决了TDD大规模组网的干扰难题,助力TDD成为全球移动通信主流技术。

3G阶段,我国主导提出基于TDD的TD-SCDMA移动通信标准,成为第三代三大移动通信标准之一,实现了我国百年电信史上零的突破。但在2006年TD-SCDMA规模试验期间,发现了影响TD-SCDMA大规模组网的两大关键技术问题。一是远端基站对本地基站的干扰问题。在规模试验期间,发现远端基站有可能对本地基站产生较强的干扰,超出了理论预期。例如,来自保定的基站,有可能干扰相距150km以上的北京的基站。TD-SCDMA系统在最初设计时,设计了上下行时间保护间隔(GP),但该间隔时间长度偏短且固定,只有75μs,仅能保护22.5km内的远端基站不会干扰本地基站。后紧急补充制定了上行导频信道偏移(UP_Shifting)标准,使用户在时间保护间隔以后延后一定时间发送上行导频信道(Up-PCH),解决了远端基站干扰本地基站导致的用户接通率低的问题。二是控制信道无法同频组网问题。在2006年前,业界认为TD-SCDMA的公共信道类似业务信道,也可以同频组网。但在厦门、保定、青岛的规模试验中发现,TD-SCDMA单频点同频组网的网络性能较差,接通率、掉话率等核心网络性能指标无法满足要求。后紧急补充制定了N频点技术标准,采用控制信道异频组网但业务信道可同频组网的方式,解决了TD-SCDMA控制信道无法同频组网的问题。上述大规模组网干扰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助力3G TD-SCDMA实现国内规模商用,实现了“国内三分天下有其一”。

4G阶段,我国主导的TD-LTE成为两大4G国际主流标准之一,战胜WiMAX等竞争技术,统一了全球TDD演进路径。在产业方面,打造形成高端产业,跻身全球先进行列,并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在3G时代,TD-SCDMA在TDD上的实践为TD-LTE技术及标准制定,乃至其在全球的成功商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降低远端基站对本地基站的同频干扰的设计上,TD-LTE可以针对不同场景采用不同的上下行保护间隔,实现干扰开销与系统效率的平衡;另外,针对远端基站干扰定位难的问题,中国移动提出基于新的导频信号的干扰基站溯源方案,有效识别干扰源,化不确定干扰为确定干扰。为了避免TD-SCDMA在试验初期出现控制信道同频干扰等影响规模组网的问题,TD-LTE在标准制定或产品设计之初即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针对控制信道设计,在加扰方面,采用31位序列进行干扰随机化,邻区干扰白噪化更理想,解决了TD-SCDMA扩频码和扰码短导致的控制信道抗干扰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资源分配方面,采用导频移位(即RS-Shifting)机制避免邻区导频干扰,用户信道条件差时,可通过分配较多资源以降低等效码率,提高解调性能。除了系统内干扰还有外系统干扰,我国TD-LTE频段相对分散且多紧邻其他系统,容易受到诸如FDD LTE、GSM、DECT、MMDS、干扰器直放站等系统的阻塞、杂散、互调、谐波、同频等干扰,相比其他形式系统所受到的外系统干扰,TD-LTE系统的外系统干扰问题更加复杂和严重。中国移动联合产业,系统性开展了TD-LTE系统间干扰的分析、排查方法和解决方案的研究,解决了TD-LTE所用频段复杂的系统间干扰问题,保障了TD-LTE网络的建设步伐和运营质量。上述大规模组网干扰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助力TDD技术在4G中成为全球化主流应用技术。

5G阶段,我国引领5G标准制定。我国研究提出的服务化网络架构、统一空口结构、极化码、大规模天线等多项核心技术被纳入国际标准,为全球移动通信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干扰问题仍是5G标准和系统设计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降低远端基站对本地基站的同频干扰的设计上,TD-LTE有干扰溯源及动态冗余等解决方案,但存在自动化程度不足、干扰回退手段有限等问题;在5G中,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增强设计,中国移动在3GPP牵头制定远端基站及大气波导干扰的标准化解决方案远端干扰管理(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RIM)。在4G控制信道可同频组网的设计基础上,5G对控制信道的抗干扰性能做了进一步增强,在广播信道引入了波束扫描技术,在广播信道覆盖增强的同时,也提升了广播信道的抗干扰性能;5GNR载波带宽较大、整体频点数较少,室内外多采用同频组网方式,而室内站部署的楼宇可能距离室外站很近,距离上小于室外站间距,因此室内外间同频干扰较大,面临比室外站间更大的同频干扰问题,通过引入室内外波束协同优化、基于边界感知的多频协同切换等技术,可有效降低室内外同频干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在系统间干扰方面,如何在原有2.6GHz频谱基础上挖掘出新的100MHz频谱成为5G频谱分配的关键。2.6GHz新频谱挖掘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缩小与北斗系统之间的保护频带,在兼顾5G和北斗系统邻频共存情况下,最大化提升频谱利用率。针对2.6GHz新频谱与北斗间的干扰问题,作者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两段式干扰评估体系,深入研究共存指标,提出了有利于2.6GHz产业化的带外辐射指标,大幅减少了保护带和射频指标要求,在2.6GHz频段上成功挖掘出新的100MHz频谱。随着5G组网越来越复杂,通信系统内干扰种类越来越多,智能化设备等通信系统外设备干扰也增长迅速。单一类型、复合类型干扰的频繁出现会对用户感知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而目前现网干扰识别还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现网运维人力成本高、效率低,如何快速、精准识别网络干扰类型,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对智能干扰识别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案可有效提高干扰识别准确率和效率,解决了多个大规模组网干扰关键技术问题,有效助力TDD技术在5G NR中成为全球化主导应用技术。 Tek/l50ujgC5OdetQl35mpbV6voWeB0d4VX58hUN2RYNaIlYDokFdiSFlo45+G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