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发明之后,只剩下大众白话的围墙。在它瞬息传递功能的冲击之下,其余的一切文化围墙都将土崩瓦解。随着有线传真照片的出现,大众白话之墙也随之坍塌了。
电报把文字转换成声音。文字的电气化是向声觉世界回归迈出的一大步,就像继后的电话、广播和电视迈出的步子一样。
电话:没有围墙的口语。
唱机:没有围墙的音乐厅。
照片: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影视:没有围墙的教室。
现在,教室不再是聚精会神的地方,而是拘禁人的地方。注意力飞出了教室。
——H.M. 麦克卢汉
与下载相比,上传的诱惑是无法形容的。
这确实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到处都是自发形成的网络社区和愿意相互分享观点并免费告知公众的志愿者。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作者)
“全媒体”是业界近来使用频繁的关键词之一。
那么,究竟什么是“全媒体”?
有学者研究认为,“全媒体”即“omnimedia”,源自美国一家名叫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马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家政公司。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公司,拥有并管理包括杂志、书籍、报纸专栏、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网站在内的多种媒体,通过旗下的所谓“全媒体”传播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马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的“全媒体”显然并不全,我看它的真正含义更接近multimedia“多媒体”,然而,这个具有超前意识的“omnimedia”却在无意中道破世界传媒业发展的玄机。
根据“百科名片”的界定,“全媒体”就是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的“全”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信等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电脑智能化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全球新秩序、经济、金融一体化成为新的浪潮,互联网思维成为这个时代企业生存的“葵花宝典”。
媒体一向是自诩走在世界前面、引领世界潮流的,因此,互联网化、全媒体化是每一个传统媒体必须经历的蜕变。在数字技术革命到来时,媒体原有的属性和边界被改写或突破,从新闻信息的制作,到传播生态的转变,再到效果评价体系的重构,媒介的生态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它融合多种应用和体验,从线上到线下,从传统终端到多屏互动,笔记本电脑、手机、iPad等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融合互通,变成“全媒体”。
号称“死磕互联网思维”的学者何万斌说,相比报纸杂志,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更快速、更海量、更便宜地传播。于是,以雅虎为代表的门户网站横空出世,新浪、网易、搜狐也因此而崛起。
人们在被动接收信息的同时,还期望能够精准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于是,以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横空出世,百度也因此而崛起。
人们在主动搜寻信息的同时,还期望能彼此交流信息。于是,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横空出世,新浪微博也因此而崛起。
人们在彼此交流信息的同时,还期望交流能更加顺畅自如。于是,以ICQ为代表的即时通信横空出世,腾讯QQ也因此而崛起。
到今天,能让人们随时随地交流的微信、whatsapp等,更是如日中天。
从被动接收信息到主动搜寻信息,从彼此交流信息到随时随地交流,贯穿始终的,是人们希望能够更好地“互动”。
何万斌的这段话,具体形象地解读了“全媒体”。
我认为,全媒体的概念用两个“三”来概括比较具体:一个是三网合一,一个是三G合一。
三网合一,就是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的三网融合。
三G合一,也有人说是三屏合一,即电视、电脑和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也有说法称为四屏合一,即电脑、电视、iPad、手机)。
三网合一、三G合一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到达。
全媒体的两个“三”,三网合一,三G合一。
到达哪儿?观众、听众、受众。
如果再准确表述,那就是:精准到达。
我知道你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并且会非常贴心、及时地呈送。
全媒体就这么牛。它并不仅仅是“全”,还能够“知”“智”。
全媒体可以把文字、图像、动画、网页、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通过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的媒介形态,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互联网络进行传播,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接受任何媒体内容的过程和状态。
这种到达是非常精准的,通过大数据,全媒体知道每一个用户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并且能把你喜欢和需要的东西直接发送给你。
而且受众不再是传统媒体受众,也不再是那些“我说你听”“我播你看”“我写你读”的被动人群了,他们是参与者、互动者,甚至本身就是新闻的发布人。
甚至有人说,现在的门户网站,形态上已经接近传统媒体。因为全媒体形态已是具有交互功能、用户定制功能,以及占有大量用户资源的社交网络。
全媒体的真实面目和未来憧憬究竟会怎样?我们的认识还非常有限,不妨以“盲人摸象”的方法,摸摸全媒体这头大象。
盲人摸象这个故事,是个中国成语,被用来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其实,这个故事来源于印度的古老传说,其本意是讲认识事物的过程,需要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摸清了局部,对于认识全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在真理与谬误的高山之间,其实只有一条思想的河流,成为界限。
在真理与谬误的高山之间,其实只有一条思想的河流,成为界限。
如果把全媒体看作一只庞然大物的象,那么,今天已逐渐浸染其中的新技术、新媒体、传统媒体,以及全媒体用户,分别是其中的哪个片段呢?
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全媒体,由局部到全体,摸一摸这头巨象,揭开它的真面目。
_摸象头,感知新技术变革的引领
有一个公式是SNS 技术+云服务+未来=未来市场。
SNS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缩写,也有人称之为Social Network Software。美国互联网专家史蒂夫说,SNS社会化网络不过是刚从“受精卵阶段”发展至“婴儿阶段”罢了。它的前景和未来价值引发人们的无限憧憬。
在新技术变革方面,很多大公司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以一直痴迷于颠覆性变革的苹果公司为例。苹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iPad、iMac,以及Apple TV 。Apple TV,有人说是电视人的未来,也有人说是电视人的坟墓。为什么呢?如果形象地说Apple TV,就好像把我们现在的iPhone和iPad变成30英寸或50英寸甚至更大的电视机。这样的比喻未必正确,但是的确足够形象。其实在Apple TV出来之前,市场上已有类似产品,比如,我在家里安了一个40多英寸的显示器,类似一个放大的iPad。它可以让人一边在跑步机上跑步,一边看电视,一边上网,而且还能够互动。不过,作为一个运营商来说,Apple TV的发展空间和运营难度仍旧非常巨大。
再比如微软,世界软件开发的先锋,它拥有全世界IT领域最领先的技术和最聪明的头脑。在IT软件行业流传着一句告诫:“永远不要去做微软想做的事情。”对于所向披靡的微软,挑战它,似乎无异于飞蛾扑火。微软在面临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时,也做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举措。2011年5月11日,它斥资85亿美元收购了Skype 。Skype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强悍的传播方式和方法。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Michael Powell这样说:“当我下载完Skype,我意识到传统通信时代结束了……现在,世界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
微软为什么要收购Skype?因为它看到了Skype的未来前景。也许微软自身并未很清晰地意识到全媒体发展的概念,但它做的却是一个全媒体发展的事情。
我们还知道,微软在软件方面做了一个新的Office 365 ,是应用云技术做的云软件,这个软件将网络体系和包括声音影像的多元化多媒体形态打造成一体,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高保真的传播系统。更厉害的是,使用这个软件费用极其便宜,用户甚至能以一支普通中性笔般低廉的日均成本,享受新的云端服务。
比尔·盖茨把Skype装进了口袋。
应该说,微软在技术革新方向的选择上非常正确,将来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价值。我认为,语音功能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像我女儿这一代人就经常用语音的方式上网,你说一句话,软件能直接变成文字、变成外语、变成电脑的命令……这种东西将来发展下去,英语可以不用学了,因为戴上耳机后面的翻译就出来了。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大家可以不学英语,还得踏踏实实地学,别跟我似的,浪费了很多年时间,英语没学好。但我也希望功能强大的语音翻译软件能早日进入我们的生活,能使我们省很多劲儿。不单是英语,比如跟德国人、日本人对话的时候也能用这种翻译机,那同声传译基本上就由人工改为机器了。所以说声音很重要。
20世纪90年代,一个目录中拥有简单数据库搜索功能的雅虎,是那个时代英特网的代名词,在当时很前卫。但是今天,雅虎已经变成陈旧时代的一个代名词了。因为雅虎的这种索引方式,远远落后于Skype、Office 365这样的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通道。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称,云服务是推动IT行业未来25年发展的重要变革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公共IT云服务开支将由2010年的215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729亿美元,其间的混合年增长率为27.6%。美国将是公共IT云服务的最大消费国,2015年来自美国的开支将占到公共IT云服务总开支的50%。云平台之争的胜利者很可能会成为整个IT行业的领袖。
并非科幻:同声同步翻译机。
我们将看到,新技术的引领作为象头是多么重要!
_摸象身,体验传统媒体的辐射能力
让我们来体验一下传统媒体的辐射能力。
虽然我们一直都在说内容为王,但抵挡不住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遇到的压力和困难。
2005年,中国的报业大佬们有一个著名的《南京宣言》,号召“全国报界联合起来,积极运用法律武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自身合法利益,改变新闻产品被商业网站无偿或廉价使用的现状”。
《南京宣言》像一道战书,表面上气势如虹,实际上透露出传统媒体的艰难之境。《南京宣言》预见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会因数字化产生恩恩怨怨,纸媒所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以及新媒体、互联网所带来的空间对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南京宣言》的结论是要保护知识产权,但是被动地筑起堡垒,想要守住这“一亩三分地”,而不是积极地改变自己,以适应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就显得有些悲壮与悲凉。何况这样的“结盟”与春秋战国的“连横”“合纵”有几分相似,大家各怀心事,步调根本无法统一,最终被各个击破只是时间问题。
报业的被动联合带给我们许多联想。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预言:“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比他更悲观的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在2011年10月3日预言,数字报纸将在2040年取代纸质报纸。他认为:“这是一场革命,它无关对或者错。多个研究结果显示,它们(纸质报纸)将于2040年消失。在美国,它们将于2017年消失。”
事实正在应验他们的预言:
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英国共有60份地区报倒闭,美国单在2009年首季,已有70份报纸结业。
2009年8月17日,《读者文摘》美国分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总负债达22亿美元;2013年2月17日,《读者文摘》母公司RDA Holding再次提出破产保护申请,以削减其4.65亿美元的债务。《读者文摘》近90岁高龄,旗下拥有90余本杂志,曾经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刊物,创下过每月最高1800万份的销量纪录。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强力冲击,杂志经营情况每况愈下,他们试图以10亿美元左右的求售价格寻找新的买家。这一做法,被舆论感伤地称作“受伤但坚持飞行的小鸟”。
美国一位大学教授预言:“到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
2011年8月31日,新西兰报联社正式关闭,结束了其132年的历史。该社是新西兰唯一的全国性通讯社,全天24小时向新西兰70多家媒体传送国内外新闻,20世纪80-90年代达到其全盛时期,在华盛顿、伦敦、悉尼、新加坡等地设有驻外机构。由于其主要股东费尔法克斯新闻集团投巨资发展数字媒体业务,该社在传播数字化冲击下被迫关闭。
无论《新闻周刊》的1美元出售、《读者文摘》的待价而沽,还是新西兰报联社的关闭,都提醒我们关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传统媒体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营造新的生存环境。
这是一场急风暴雨式的革命,新的力量态度相当粗暴、强悍,甚至毫不讲理——不由分说就把你打蒙了,把本来属于你的地盘强占了。它甚至不给你选择的机会,也不以谁对谁错作为看待事情的标准。正如我们常说的,新闻的真实性比所谓的正确性更为重要。
历史在你眼前发生,你必须应对。这件事情本身不存在对错,它就是一个事实。无论是说2040年报纸消失,还是说这一事实会更早或更晚发生,它一定会发生。
生存的通道似乎只有一条:传统媒体拥抱新媒体,与之合体,变身全媒体。
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非常好的互补性。传统媒体的内容更深刻、更专业,表现出“富有逻辑的复杂思想,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而新媒体在即时、快速、视角和内容海量上优于传统媒体。
2. 传统媒体可以部分掌握舆论的主导权。传统媒体公信度高,影响力长远,而新媒体上的新闻则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每有大事发生,人们往往先从新媒体上看到消息,然后到传统媒体求证。
3. 传统媒体可以提升新媒体的品质。传统媒体的原创性思想与内容是新媒体所严重缺乏的。传统媒体以原创为主,新媒体以“拿来”为主。有人指出,传统媒体的危机,很大程度是文化的危机、技术的危机、创新的危机、内容开掘的危机。这些危机,也是今后新媒体必然遇到的危机,双方的融合,有助于化解危机。
《读者文摘》创始人华莱士曾经要求编辑思考三个问题:
(1)它可以被引述吗?会不会是读者思索和讨论的东西?
(2)它实用吗?是不是大多数人感兴趣的谈论话题?
(3)它有恒久的趣味吗?是否一两年后仍然有意思?
华莱士确立的编辑理念至今仍然是原创的标准之一。
形式的创新与变化不能代替内容的探索。内容的与时俱进,是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的要求。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此趋势定义为“融合媒介”——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媒介融合”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拥有《坦帕论坛报》、WFLA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坦帕新闻中心。
2000年3月,总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媒介综合集团成立坦帕新闻中心,将旗下的《坦帕论坛报》、WFLA电视台和报纸的坦帕湾网搬到一座造价4000万美元的四层大厦办公,被美国学者称为“媒介融合实验”与“未来新闻编辑部的模型”。在坦帕新闻中心,传统的报纸、电视台和网站被整合为一体,采用开放式办公方式,所有媒体工作人员在一个圆桌上进行统一报道部署。
这种方法可以使新闻信息多形态呈现、多渠道发行、多终端阅读,实现多次售卖,继而获取更大、更多的增值机会,获得游说广告商更大的筹码,通过一次售卖赚取比原来单一介质更大的收益。
在融合的背景下,记者这一角色也不断发生变化,他们往往一身多职,拥有多方面技能,可同时为不同的媒体平台服务。如《坦帕论坛报》记者可以兼任摄影和摄像,同时会出现在电视频道上;而在电视台的记者除了具备影像的技术之外,也要学会给报纸媒体提供文字信息,成为“三栖”记者。
今天在我们摸到的这头全媒体大象身上,传统媒体仍然牢牢地把握着“心脏”地位的内容优势。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未来传统媒体将以怎样的路径走向全媒体化,在其道路进程中,唯有“心脏”足够强劲有力,全媒体的“血管”才能血液充沛,传统媒体的未来生态才可能血气旺盛、容光焕发。
“融合媒介”——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总之,传统媒体在社会变革中是前有路障,后有追兵。身边一群狼,后边一群虎,是压力非常大的一个时代。凤凰卫视能深刻感受到这种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外界,还来自内部和我们的内心。
任何一个不甘于落伍的媒体人都会有雄起的冲动。
_摸象腿,感受新媒体的支撑力
摸象腿,就是感受新媒体形态的支撑力。象腿很粗,才能支撑起大象庞大的身躯。新媒体站在新技术的前沿,传统媒体的领军人物必须真正懂得互联网,才能具有把握全媒体化先机的可能性。
2004年才刚刚上线的社交网络Facebook于2012年5月18日在纳斯达克上市,IPO定价为38美元,发售4.2亿股,融资规模将达160亿美元。按此发行价计算,Facebook的估值为1040亿美元,创下美国公司最高上市估值。新媒体发展,可谓“气势汹汹”。
不过,在变革的潮头,新媒体所面临的冲击和压力同样翻江倒海。
2011年年底,多家媒体引用的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统计数据称,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开发者中,盈利的约占25.2%,打平的占40.4%,还在亏钱的则高达34.4%。
甚至在SNS竞争中堪称霸主的新浪微博,作为目前国内最热网络社交圈之一,用户超过3亿,尽管已有望形成稳定的赢利模式,但除了在游戏平台上有部分收入,仍处在烧钱阶段。2011年全年新浪微博的投入高达1亿美元。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无论今天是否能够实现盈利,微博都聚拢了今日逐渐稀缺的用户资源。过去,我们总在讲“内容为王”,后来又有人在讲“渠道为王”,现在,我们所面对的局面是“用户是王”。一个资讯爆炸、资讯过剩的时代,与从前那个可以将一份报纸一个字不落全部看完的资讯稀缺时代完全不同,今日传媒,对于传媒人来说,所面临的就是一个买方市场。用户就是买方。这一点,我们传媒人应该清醒。有很多人对买方市场还不适应,对用户的尊重程度或者对用户的变化还调整不过来。
失去了用户,就失去了发展的命脉。
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
_摸象鼻,把握全媒体优秀人才
象鼻是大象身体中最灵活、功能最发达的部分。我们形象地将象鼻比喻为全媒体优秀人才。
在英国,英国报业协会和汤姆逊基金会共同举办了全能记者培训班,全面轮训英国的报纸记者。英国广播公司一方面裁撤缩编其地方新闻部,一方面又展开了规模庞大的四百名全媒体记者的培训计划,这一举动已经使其地方新闻部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全能记者。而美国广播公司ABC则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撤物理性质的记者站,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招募全能记者。这些举动都表明了全媒体时代媒体的用人之道。
英国是老牌媒体王国,它在全媒体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英国人具有创新的传统,他们所做的很多事情,既很传统,又非常超前。英国目前发表学术论文的数据是全球论文量的8%,被引用率超过9%。科研费用占全球的6%,非常之高。这使我们联想到,为什么在伦敦行走的时候,既有非常传统的精品街,又有非常fashion、非常新潮的牛津街,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这一点,非常值得借鉴。
英国的战地记者和全能记者的培训,在全球范围内都做得非常出色。以战地记者的培训为例,大家熟知的凤凰记者闾丘露薇,她的战地记者训练相当大部分来自英国战地记协。英国战地记协能够提供整套的装备,包括保护自己的钢盔,既防弹又轻便,印有突发记者文字标识的防弹衣,以及鞋和帽子。更重要的是,它教你怎样保护自己的生命,怎样躲避轰炸和流弹。此外,英国人还为记者制定了相关的保险条例。凤凰借鉴英国记协的做法,给每一个战地记者都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险,我们的记者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受了伤、得了病,都有SOS负责救援,甚至是专机送达。
美国广播公司ABC也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要裁撤物理性质的记者站。撤物理性质的记者站跟我们说有些人在家里办公是一个意思,用不着记者站和办公室,在家里、在网上就能够完成任务。同时,他们在全球招聘全能记者,此举既能减少开支,又能增加机动性。
今天,在大学的新闻人才培养上,无疑也要向培养全媒体化新闻人才上转化:
密苏里新闻学院在媒介融合实验室训练学生时,重点在于学生对新闻媒介的运用选择。对于一个新闻事件,在哪些方面使用文字报道,哪些方面使用动态影像,多大程度上使用手机媒体,使用网络新闻,使用图像图表,是用静态的线性来表现,还是用FLASH技术支持的动画来表现,是用滚动新闻现场直播,还是与用户互动采用网民提供的内容,这些东西本来是编辑来干的,但是对记者来说,现在都要考虑。这些都是对全媒体人才综合能力的考验。所以人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
凤凰记者闾丘露薇的战地记者训练相当大部分来自英国战地记协。
美国钢铁之父卡内基说:“拿走我的全部财产,把人才留给我,几年后,我又是一个钢铁大王。”在全媒体时代,人才是凤凰的第一宝,我们不仅要看见森林,也要看见树木,看见树木与森林的关系。
_摸象牙和象尾,体会政策和机制保障的重要性
摸象牙和象尾,主要是体会政策和机制保障的重要性。象牙与象尾,一个巨大,一个细小,一个在前,一个居后,以这两物来看待全媒体时代的政策与机制,看起来有点自相矛盾。其实,一个变革所需要的政策与机制,既要求宏观够大,又须得微观够细。并且,在整个全媒体化的过程中,政策与机制的保障,需要自始至终。如此,全媒体之象才能成形。
在世界各国媒介融合形态演进的过程中,建立专门的信息传播管制机构,对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信息传播等业务进行统一管理成为发展方向。在美洲,88%的国家建立了专门的电信管制机构。到2004年中期,全球电信管制机构(包括准独立的电信管制机构)的数量已经增加到132家。如美国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英国通信管制局(OFCOM)等。
如今,发达国家正在倡导“access to all”,即为所有人提供接入平台的信息传播理念。英国正在大力推行“Digital Britain”(数字英国)计划,发展数字全平台上的“全业务”。为了保持英国在创新、投资和数字、通信领域的优势,英国政府在2008年10月提出一个行动计划,设想使英国的每个居民都能接入宽带网络。2011年6月中旬,英国政府又公布了《数字英国》白皮书,为本国数字化通信传播确定发展方向,其中提出的政策性建议也将影响今后BBC和其他公共传播服务的发展。
中国是从2010年1月份开始,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而早在1996年,美国就修正并通过了新的《电信法》,放开了以往对传播产业跨业经营的限制,强调要开放《电信法》中间所制约的媒体与媒体、通讯社与通讯社、通讯公司与通讯公司之间的屏蔽和壁垒,美国媒介综合集团才得以用多媒体融合的整合优势因应新科技带来的新媒体格局。这对我国三网融合下的“新媒体格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全媒体化是以媒介融合为核心的变革。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兼容多种媒体内容、横跨多种媒介渠道,受到电信、广电、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共同监管,行业间利益纷争、媒介规制的分立与交错就会成为全媒体发展的绊脚石。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化必然出现一系列问题:媒介之间如何相互进入?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如何处理?政策机制的保障如何实施等。
数字英国
对于全媒体化的进程,我个人觉得从国家、行业和传统媒体层面需要有五个方面的思想变革:
1. 国家和行政管理层面。全媒体化事关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国家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同样需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更新观念、减政放权、给足政策,支持传统媒体的变革。政策与观念的支持是最大的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并没有大量资金注入各行各业,只是在政策上松绑放权,结果释放了民间的伟大力量,使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走上了复兴之路。传媒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主力部队,应该给予更加宽松的经营发展环境。
2. 在组织结构上做到全媒体化。传统媒体需要重整江湖。不是任何一家传统媒体都可以改造成全媒体,一些二三线城市的传统媒体已经难以生存,大约属于“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媒体,应该从大的战略布局上对此进行调整,整合优质资源,培训全能记者,砍掉一批“小而全”的传统媒体,通过内部调动和配置,把组织结构和新闻资源调整得有利于全媒体化。
3. 内容资源的全媒体化。资源整合不光是为了降低成本,实际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做乘法,使收入倍增。
4. 传播通道的全媒体化。
5. 产品形态的全媒体化。iPad或者iPhone,乃至以后的三网融合都是全媒体化的一种形式,但是这不代表着全媒体的全部,我们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全媒体化产品出现。
全媒体进程中,也有很多困局。成本巨大,产出有限,到目前为止,收入模式还没有寻求到非常好的解决方式。向“全媒体”集团进军,是近两年中国媒体最热闹的举动。从上到下,从大到小,几乎所有媒体都在高喊“全媒体”的口号。传媒集团都以拥有尽可能多的媒介种类为荣,每出现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或媒体业态,都要不遗余力地去“抢滩”,以为这是向“全媒体集团”迈了一步。甚至有些县级报刊、电台、电视台也在打造全媒体,其实对于大多数媒体而言,“全媒体化”并不具备可行性。全媒体战略,目前还只是用于少数资金雄厚、市场覆盖面广,业务、技术和人才资源丰富的大型传媒集团。对于绝大多数小规模的媒体和媒体集团来说,在赢利模式尚不清晰的状况下,注意不要盲目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