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很多人越来越想不明白结婚的意义。结婚的弊端显而易见,而且有相应的调查数据支持。
婚姻关系是受国家认可的法律关系,与财产、后代和养老密切相关,旨在约束和控制两个人在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对彼此的感觉。二人世界本来应是心心相印,婚姻这一“框架”却冷漠、无用且代价高昂。我们不需要一纸证书来表达爱意和钦慕。事实上,被迫做出的承诺最终只会提升不忠和背叛的概率。如果没有爱情,婚姻只会让两个人的生活变成一团乱麻,只会增加两个人的痛苦。别管爱还是不爱,婚姻都无法决定爱情。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成熟的、现代的、合乎逻辑的做法是完全摒弃婚姻以及明显毫无意义的婚礼。
有人认为,结了婚两个人就可以相互扶持,彼此之间有个照应,所以应当结婚。这个说法站不住脚。显然,婚姻代价高昂、风险极高,有时还跟现代生活格格不入。但婚姻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归根结底,婚姻就相当于监狱。两个人要想走出监狱并不容易,就算走出来了,也非常尴尬。
婚姻的本质是束缚我们的双手,挫败我们的意志,在分手的道路上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有时,婚姻迫使两个人朝夕相处,而这两个人早就想离婚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地呢?
最初,我们告诉自己,上帝希望我们保持婚姻关系。现在,人们已经不那么相信上帝了,但依然在努力确保婚姻关系的牢靠。一方面,我们真诚地邀请亲朋好友见证我们的山盟海誓,甚至会专门邀请关系疏远的亲戚,让其不远万里来参加婚礼。如果我们回过头来承认这可能是个错误,那么我们将会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另一方面,婚姻涉及复杂的经济和法律纠葛。我们清楚,离婚需要一群会计师和律师介入。离婚当然是可以的,但也将是毁灭性的。
我们似乎认识到,有一些听起来奇怪却很充分的理由,让我们很难背弃对他人的厮守一生的公开承诺。
(1)冲动是危险的
棉花糖实验是心理学史上的一项著名实验,旨在衡量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并跟踪自我控制力对儿童一生的影响。实验对象是一群3岁的孩子。研究人员给孩子们一人一颗棉花糖,并告诉他们如果坚持5分钟不吃就能得到两颗糖作为奖励。结果是许多孩子都坚持不了5分钟。吃掉这颗糖立即就能获得满足,等待更大的奖励则是一种煎熬。经过长期观察,最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与那些能够将眼前的乐趣置于长远利益之后的孩子相比,缺乏自我控制力的孩子,人生更加坎坷。
婚姻关系道理相同。结婚就像进入围城,在这里,很多事情更为紧迫——不是吃棉花糖,而是逃走,寻求自由,甚至“另谋高就”。有时,我们感到十分愤怒,只想远远离开;有时,我们对陌生人感到兴奋并想抛弃现在的伴侣。然而,我们在四处寻找出口时,却发现所有退路似乎都被堵死了——这会损失金钱,会丢面子,也会也浪费时间。
结婚之后,我们就不那么冲动了。在责任心的感召下,我们不再花心,不再幼稚,摒弃了私心杂念。实际上,成家立业就意味着接受了一个观念:冲动是魔鬼,短视不可取。结婚就是选择了稳定的生活。我们认同延迟满足的价值,所以甘愿限制自己的行为。毕竟,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
婚姻不是一直看双方心情如何得以维系的,这不是感情问题。婚姻是一种意图的表达,完全不受我们日常欲望的影响。夫妻双方花大把时间幻想他们要是没结婚该多好,这在婚姻里并不常见。婚姻的意义正在于淡化这种幻想的冲动。婚姻让我们不再想入非非。
(2)我们渐渐成熟
理想情况下,夫妻关系会让夫妻二人成长、成熟,变得“完整”。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吸引异性,往往是因为此人承诺能引领伴侣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然而,成长的过程缓慢、痛苦,还很复杂。我们长期(可能是几十年)指责伴侣,把由自己的弱点引起的问题归咎于对方。我们拒绝改变,天真地要求伴侣“爱我这个人”。
要想真正成熟,需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有时会泪流满面,有时会灰心丧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为一件事吵了120次后,双方可能会开始从对方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我们由此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分析自己的问题,帮助伴侣克服弱点,并让自己变得更好相处。
不幸的是,经验教训至关重要——吸取经验教训,我们就能变得聪明、完善自我——但并不那么容易总结。我们需要面对自己的恐惧,拆除自己的防御盔甲,检讨对他人造成的伤害,真心地为自己的错误道歉,并学会接受他人的不完美。
当我们开始一段新关系时,表现得友善而正常是很容易的,真实的自我总在历经时间检验后才清晰可见。要想不断自我提升,就要坚定不移并抵制诱惑,因为有的人会信口开河,说我们没有什么大问题,把我们勾引走。
(3)付出会有回报
要想婚姻幸福美满,夫妻双方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不能只是一方付出。
结婚之后,人们就能实现分工,比如专门挣钱养家或者专门操持家务。这种分工很有意义,但是也有风险。每个人(尤其是专门操持家务的那个人)都需要一份保证:辛苦付出之后不会被苛待。
婚姻为我们创造了条件,让我们可以大胆地做出关于生活的重大决定——如果没有这份保障,这些决定就会太冒险。
时过境迁,人们对婚姻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婚姻不再关乎外部力量——教会、国家、法律法规——对我们的权力,以及别人的评头论足。现在,我们更应该关注心理上的问题,它让我们很难全身心投入婚姻。事实证明,信守承诺是有代价的,但会受益更多。目光短浅会损害长期利益。
在过去的50年里,人们想的是如何简化离婚程序,如今面临的挑战恰恰相反:如何劝和不劝离。
婚姻把夫妻双方绑定在一起,一气之下分手的概率就减小了。冷静下来之后,我们还是会珍惜姻缘。婚姻可以让我们避免感情用事,至少在关键时刻是这样。我们一起接受对一种自由——逃跑的自由——的限制,从而保护和强化另一种自由:一起成长,一起放眼未来,一起在痛苦之中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