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村上春树身上、他的小说里没有这种“物之哀”。所以说,村上春树七十多岁了,让我觉得难以置信,不是因为他还能跑马拉松,外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主要是由于他的作品传递出来一种很特殊的永恒,没有年纪,也没有时代。在原本对时间性最敏感的文化、国度里,出了一个再醒目不过的怪胎,这个怪胎的作品里没有时间的流逝,没有时间流逝所产生的深刻哀伤、痛苦、挣扎。
村上春树的小说有另外的挣扎,但很少是针对最奇特的时间这个题目,他的小说没有和时间之间的密切关系。读村上春树的小说蛮好的一点,就是可以错觉年纪不存在。
回想一下曾经读过的《挪威的森林》,回想一下读《挪威的森林》时的感觉。有谁读到书中描写的大学生活、男女爱情时,会意识到:《挪威的森林》的作者村上春树当时已经快四十岁了?没有吧?在行文、叙述中,完全没有流露出一点点藏不住的感慨,那种由四十岁的现在,回头看二十岁的青春会有的感慨。
读《挪威的森林》时,谁都不会想到,村上春树写这本书时已经是一位年近四十岁的作家。
村上春树的小说,包括《海边的卡夫卡》,都带着强烈的“共时性”特质。所有事情都发生在同样一个时间平面上,少有“贯时性”的延宕。“贯时性”必然引发“物之哀”,必然会有时间流逝产生的变化。然而,《海边的卡夫卡》中,即使小说牵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的事,那个古老的事件却不是以时间的形式存在的,它是作为另外一个虽然发生在过去,却会和现在时间重叠的世界,出现在小说中。
村上春树如何塑造小说中“永远不老”的强烈共时性?其中一种手法,就是将发生在不同时代的事情,放入多重交错的架构里,让从前的、现在的,甚至未来的原本时间的线性排列,前后接连发生的事混合起来。过去以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形式,浮在现实中或叠在现实上。
诸多时间叠合、并置,这中间具备了“后现代”的意味。“后现代”的一个价值根源就在:相信该有、会有的事之前都发生过了,时间到这里不会再有发展了。因此我们能做、该做的,不是勉强继续去发展新的东西,而是将过去曾经出现过的不同风格,找出不一样的方式予以并置、拼贴、联结起来。从这一点、从这个定义来看,村上春树是一个标准的“后现代小说家”,他发明并娴熟地运用了这种特殊的共时拼贴方式,取消了原本强大、强悍的时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