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晓东不满足于只是经营一个家族企业,他要打造的是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在规模、制度和技术上都和国际接轨。当时,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实体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竞争和合作,这带来了几个变化:一是中国经济快速腾飞,带来大量新的机会;二是国际视野下,中国企业需要和全球企业竞争,无论企业发展经营还是商品生产本身,都开始从“量”向“质”转变。不少企业开始引入现代化管理制度和手段,加大技术创新,以此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精细化运营。
天时、地利、人和下,万控也开启了一系列现代化之路。
首先是规模的扩张。2004年,万控开始“走出去”,布局全国,按照“贴近市场客户,就近生产服务”原则布局四方:2004年,浙江丽水的生产基地建成投产;2007年,天津北辰的生产基地建成投产;2010年,四川成都的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同年在温州经济开发区拍地规划了温州生产基地。短短几年时间,万控完成了覆盖全国的产业布局,并成长为电气机柜行业最大的制造商,也是公认的技术标杆。
其次,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木晓东还将视线瞄准了国际市场,2016年,他亲自带队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并启动国际化发展战略。
万控不光要“做大”,还要“做强”。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万控一直在探索企业现代化运营管理方面的策略,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4年万控就大胆引进台湾的职业经理人担任CEO,导入方针目标管理,构建运营管理体系。2009年,木晓东意识到工业工程对于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性,并果断行动,在业内率先导入了精益生产,探索建立了业界领先、独具特色的小批量、多批次拉动式生产模式。同时,万控还积极引入数字化、自动化技术,在成都、丽水、天津等生产基地投资1.12亿元打造了智能制造车间和数字化工厂。
万控智能生产线
数字化也给万控带来了切实的效益,据万控智造总裁木信德透露,2010年万控成都公司600人的产值为1亿元人民币,到了2023年,由于数字化工厂带来的效率提升,同样的投入、同样的资源,产值可以达到6亿元人民币。
为了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2012年开始,万控全面发力信息化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形成财务ERP(资源管理系统)、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和OMS(订单管理系统)的高度融合,打造了具有万控特色的信息化协同平台。万控入选2021年浙江省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名单,2016年、2017年入选“浙江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通过了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
在信息化建设上,万控虽然不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但凭着果敢的投入和决心,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弯道超车”,其信息化水平在全国输配电行业名列前茅。一系列数字化举措成效卓著,为其后来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数智化转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个上升期的企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机会、诱惑,但万控并不是照单全收,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投入什么和不投入什么上,它有自己清晰的战略判断。
2003年,万控既生产电气机柜,也生产成套设备,年产值1.3亿元左右,其中,电气机柜约占8000万元,成套设备约占5000万元。由于电气机柜的下游厂商就是成套设备厂商,公司和成套设备厂商既是供需关系又是竞争关系,存在利益冲突。面对客户隐忧,万控高层意识到企业要长远发展就绝不能与客户争利,于是做出了“砍掉成套设备业务、专注电气机柜”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壮士断腕”决策让万控大舍大得,自专注电气机柜领域后,它吸引了一大批成套设备厂商登门合作,通过整合资源、专注主业,万控在电气机柜细分领域快速成长,企业声名鹊起,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并遥遥领先。
这是万控的“不为”,在“为”上,万控则是雷厉风行,果敢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