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的成本优势,以及国内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先进技术的强烈需求,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最大的驱动力。”广汽研究院副院长梁伟强在广汽工作了18年,见证了广汽的多次发展变革,不过,无论哪次,都不如过去几年他面对的挑战大。过去几年,他面对的不只是广汽的变革,还是整个汽车行业的巨变:从传统燃油车迈向下一代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用“百年来的最大变革”来形容这股行业浪潮一点也不为过,无论是“汽车+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汽车”,背后涉及的都是技术、产品、供应链、市场的整体“跃迁”。广汽研究院承担着给广汽自主品牌赋能的职责,如果用“打补丁”的方式,哪个领域缺什么就补什么,那么效率太低、损耗巨大,用梁伟强的话说:“广汽一年推几十款车,我们必须去思考,怎么样才能高效赋能研发、生产和运营,而不是打补丁一样来满足千变万化的需求。”
怎么做?从2018年开始,梁伟强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启动了广汽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传统车企研发中模块割裂、碎片化的问题,形成平台化、数字化、智能化一体的模式。到2023年,广汽在行业中率先量产了车云一体化集中计算式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实现了一次漂亮的“弯道超车”。
作为行业率先量产的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架构,梁伟强将它与目前中国汽车取得的优势地位,以及接下来的智能化变革,紧密连接在了一起:“可以这样理解,电子电气架构就相当于人体的神经网络和大脑,有了这样一个平台,手和脚才能得到养分、能量,汽车才能有感觉、触觉和感知,才能理解、思考、行动。我们这个架构,就像一个强大的技术底座,把车从诺基亚变成了苹果、华为,让车更智能、体系更先进。”
事实也确实如此,透进深层,不难看出,隐藏在星灵架构后面的这场数字化变革,还深入了产品体系、研发、运营管理体系,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比如,在智能驾驶领域,除了实现功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安全责任要求,需要信息安全、功能安全及很多系统的冗余设计,这都需要改变以往的技术体系和开发流程,只有基于新的架构才能满足。”
这场变革带来的效果也显而易见。一方面,它让汽车的智能化上限更高,“它是一个底座,像打地基一样,你的地基不牢的话,就搞个两层楼就算了,如果地基够扎实、稳固,起二十层都没问题”。
另一方面,广汽集团成了国有车企中的“另类”。在国内车企“血海厮杀”的背景下,2023年度,广汽集团合并营业总收入1297亿元,同比增长17.62%。这种增长主要来自自主品牌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产销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累计销售48万辆,同比增长77%,销量跻身国内新能源车前三,成为全球产销最快破百万的纯电汽车品牌;广汽传祺系列累计销量均超40万辆,同比增长8.24%和12.12%,其中MPV(多用途汽车)累计销量近14万辆,同比增长60.9%,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3年报告,其三年保值率达69.26%,在自主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系车型混动化,HEV(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居国内自主HEV市场销量之首,并在中国MPV细分市场位列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