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天正三年,上个月,五月初的时候,信长离开岐阜,与德川家康一起,在长筱击败甲斐地区精锐的武田胜赖大军,凯旋回到了岐阜城。
他的兵马就像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旋风。昨天还在北陆地区与上杉家交战,转眼却又去讨伐伊势地区的僧兵义军,接着回过头来,血洗了江州(近江地区)的浅井家,还灭掉了朝仓家,甚至火烧了比睿山,真是雷厉风行。最厉害的是,他把京都的足利幕府连根拔起驱逐了。
要是想着“离岐阜还远呢”那就大错特错。
不拔除枝叶,而是斩草除根,这是信长作战时的惯用手段。此前,他没有对火源的火焰泼水,而是把兵力朝着火光映照的地方使用,几乎疲于奔命。当时在伊势、江州、北陆等地蜂拥而起,让他大感棘手的一向一揆(佛教一向宗本愿寺派的僧兵起义)就是这样的情况。那些被他消灭的今川、斋藤、朝仓、佐佐木、六角、浅井等各家的残党,以及流亡将军足利义昭在各地呼唤的反抗,也是同样性质。
那么,并非这种火焰的残影,而是真正具备燃烧力量的反信长的火源,到底在哪里呢?聪明的信长,如今已知道其所在之处。
是拥有众多信徒、雄厚财力,甚至还有僧兵的大坂的石山本愿寺吗?
不,就算是本愿寺,仅凭那样的寺院势力,是不可能这么多年来一直与信长对立,从根本上阻碍信长的统一大业的。本愿寺固然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但是在其背后,从陆路以及海上,给予他们物资和精神两方面强有力补给的,实际上正是信长在心里想着“早晚一定要解决”的对象,那就是坐拥山阴、山阳的富强的毛利家。
表面上,织田和毛利还没有进入交战状态,不过暗中的战斗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从摄津到山阳一带对豪族的拉拢、物资的争夺、密探的往来,还有利用旅人进行的流言战等等,在除了流血之外的各个方面,其实已完全处于交战状态。当然,双方的邦交早断绝了关卡要塞甚至连海路都管控得极严密。
尤其是对于夹在两家中间,可以看作众多小诸侯的许多小城的城主以及地方豪族的争夺上,作为序战之前的预备战,似乎各种手段都用尽了。哪怕是其中被卷入的一个豪族,隔壁村的豪族是支持毛利还是站在织田一方,又或者仅仅是隔着一条河的小城的立场,到底打算与哪一方联合,仅从表面的动向是很难判断出真实情况的。当时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形势中。
例如,紧挨着播州御着城的浮田家,目前被视作是毛利一方的,但到底是不是呢,根据密探的情报来看,很是可疑。
所以,这么环顾一圈下来,这个地方的城主们,完全处于迷茫不知该归附何方的状态。这就是当时的真实状况,而并非只有御着城的小寺政职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