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说他呀。”秀吉认真地做起介绍,“竹中半兵卫重治,想必你也知道,他是美浓岩村菩提山城主的儿子。如今既是我的军师,也是我的家人,不过他和信长公那边有着特殊关系,随时可能被召回,我心里也常常为此而忐忑不安呢,是个挺棘手的家臣呀。但也正因如此,可以说他是我藤吉郎独一无二的得力助手。官兵卫呀,你要是和他结识,肯定能肝胆相照呢。你们不妨结为刎颈之交呀。”
秀吉说完,那半兵卫重治这才第一次静静地转过身来,向初次见面的官兵卫行了礼。他的声音和秀吉不同,犹如在雪夜中低语的竹林一般沉稳,言辞简洁,没有丝毫冗余之处而且在这一礼之中,便能让人隐约感受到他为人的谦逊以及知性的光芒。
“啊,您就是竹中大人呀!失礼了,我……”
官兵卫也赶忙回礼,和秀吉交谈时还没怎么有的那种自惭形秽之感,面对这半兵卫时,不知为何,却清晰地涌上心头。说到底,还是觉得自己是个乡下武士,有着这种实实在在的自卑感。不过他也很清楚,对方并没有那种居高临下、傲慢的态度。
话说回来,他觉得羽柴家中竟然有这般厉害的人物心甘情愿地效力,就好像看到了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一样。说起美浓菩提山城的竹中重治,在世上的军事学者中,几乎没人不知道他的大名,是早就声名远扬的大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说不定比起织田家中羽柴秀吉这位将领的名字,竹中半兵卫重治的名字更为人知晓呢。
听说他年轻时大多时间都在帝都。而且大多时候是在大德寺参禅,一旦接到家乡传来的参战通知,便立刻骑马扬鞭奔赴战场,而一场战斗结束后,又能在禅房看到他的身影,这在京都一带都成了人们传颂的佳话了。
在战场上的时候,他身着锃亮的黑色铠甲,腰间横着虎御前太刀。
“这位年轻将领,只要身在军中,对众人来说,就如同定海神针,能让普通士卒们士气大振。”
这不仅是家中人的评价,也是大众公认的。他在军事学识方面的储备堪称当代数一数二,作战时果敢决断,防守时森严壁垒,度量犹如江海般宽广,其用兵的神妙谋略,甚至被人评价为是孔明、楠木正成再世,在武士群体中有着极高的声誉。
秀吉就是他众多仰慕者中的一员。当秀吉管理墨俣城,好不容易才开始拥有一座城寨以及狭小的领地时,就早早地想要把这位年轻的英才招揽到自己这边,曾数十次前往半兵卫隐居的栗原山草庵,求他出山,这件事在世间流传甚广。
有人把这件事类比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拜访孔明的典故,说道:“羽柴藤吉郎的热忱,最终还是把卧龙先生半兵卫拉拢到了自己的阵营里。”
不管怎么说,在这战国时代,还没有哪件事像这件事一样,成为武士群体中如此热门的话题。只是可惜的是,像竹中半兵卫这般人物,上天却没赐予他强健的体魄。从弱冠之年起,他就体质多病,令人惋惜。而秀吉似乎也像是把这容易破损的稀世珍宝放在身边一样,总是对他格外关照。
黑田官兵卫虽然身处偏远的中国地方,却也早已听说过他的传闻,大致情况也有所想象,但也没放在心上,差不多都快忘了。而如今,一下子想起了所有那些传闻的评价,庄严郑重地整理了一下衣领,正是从今夜与这个人近距离相对之时开始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