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汉朝时叫陵阳山,南北朝时叫九子山。唐朝天宝年间李白游九华山,写了很多首赞美九华山的诗篇,其中有一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九子山遂改名为九华山。
明朝时期,九华山香火达于鼎盛,寺庙数十座,僧众近千人。风景秀丽,山势嶙峋。历代文人墨客游览之后,均留有墨宝,王阳明也写了一篇《九华山赋》。
赋,由楚辞演变而来,又称辞赋。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常用排比、对偶等整齐的表现方法。在唐代,赋体曾作为官方科考专用。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宋代苏东坡的《赤壁赋》等是赋体的经典篇章。后来受骈俪文风影响,赋逐渐沦为堆砌辞藻之作。
“循长江而南下,指青阳以幽讨。启鸿蒙之神秀,发九华之天巧。非效灵于坤轴,孰构奇于玄造!涉五溪而径入,宿无相之窈窕。访王生于邃谷,掏金沙之清潦。凌风雨乎半霄,登望江而远眺……”王阳明写的这篇《九华山赋》基本上在甩词炫技,但能看得出他写这篇文章时心情非常愉悦。从深牢大狱里出来,走进鬼斧神工的自然界,脚踏峰峦叠嶂,眼望云蒸雾涌,耳听松涛阵阵,在这种美景之中,心是宁静的。还有让他更高兴之事:山中有隐士,世外有高人。
山上的化城寺西有座长生庵,左右贴着对联:
身在佛门堂,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心在江湖住,红尘有路恭喜发财。
王阳明与长老实庵和尚亲切会晤,两人就佛学禅机交换了意见。和尚觉得京城来的王大人不是酒囊饭袋,腹有诗书,有学问。两人交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实庵和尚叹道:“见王主事文采不俗,能否屈尊写一下贫僧?”
“行啊!没问题。”
王阳明沉思片刻,根据实庵和尚的音容笑貌写了一首《题赠实庵》:
从来不见光闪闪气象
也不知圆陀陀模样
翠竹黄花
说什么蓬莱方丈
看那九华山地藏王好儿孙
又生个实庵和尚
噫!哪些妙处?
丹青莫状
文字俏皮,妙趣横生,从中可见实庵和尚身体肥硕,学识渊博,思维活跃,妙语连珠,简直是用语言、绘画都无法表达了。也看得出来,王阳明与实庵和尚一见如故。
两人切磋学问,正聊得热火朝天时,来了个要饭的。实庵和尚双眉紧锁,因为这个要饭的非常猖狂,不给就站在门口骂娘。
要饭的姓蔡,是一名道士,住在山洞里,个人卫生习惯极差,长年累月不盥洗,搞得身上有股“仙气”,人送外号“蔡蓬头”。
虽然这一阶段王阳明对佛老很感兴趣,但他早年在南昌铁柱宫曾与道家结缘,听说蔡蓬头乃一半仙,忙作揖行礼:“请问神仙可学否?”
蔡道士白了他一眼:不知道。
王阳明屏退左右,再次虔诚请教养生之法。
蔡道士又白了他一眼:不知道。
王阳明将蔡道士引至后庭,向老蔡行大礼,虔诚请教。
蔡道士说:“虽然你对我挺客气,但我看你一团官相,说甚神仙?”说罢,大笑而去。
王阳明愣在当场,心里蹿出一股无名火——问点学问这么难吗?
王阳明又打听出九华山还有一名老道,但住在悬崖峭壁上的地藏洞中,可遇不可求。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结果还真让他见着了。
当时高人在睡觉。有了蔡道士的教训,王阳明不敢打扰人家,蹲在那儿等。据说这位高人水平远在实庵和尚和蔡道士之上,坐卧松毛,真正不食人间烟火。
老道醒来,见有一人在身边,惊讶不已。
“如此危险,安得至此?”
王阳明躬身一礼:“求道不畏险。”
老道被王阳明的热情感动,遂与他谈论上乘哲学,聊到理学时,老道点评说:“周濂溪(周敦颐)、程明道(程颢)是儒家的两个好秀才。朱考亭(朱熹)不过一讲师耳。”
王阳明对这句与众不同的评价产生了浓厚兴趣,两人高谈阔论相互交流意见,这令王阳明受益颇丰。二十年后,王阳明再上九华山寻访高人不见,发出了一句“会心人远空遗洞,识面僧来不记名”之感慨,足见他对无名道人有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