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落榜了,这让他仔细思考了未来,他认为绝不能再重演“报国无门”的悲剧,他需要有施展的舞台。
王阳明回家,重新拿起了朱熹的《四书集注》——它能作为大明帝国的官方教材,一定有它的道理。纵然觉得注疏繁杂,道理粗浅,但“做圣贤”必须先过这一关。这就是现实,鲜活的现实,无力改变,只有适应。
王阳明撇开课外书,开始潜心复习。当读到朱熹的“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时,王阳明有所领悟,发誓要振作精神,一定卷土再重来。
关于科举,王阳明是肯定的,他在给友人的书信中提到,“举业与圣人之学相戾者,非也”。他认为科举与做学问两者并不冲突,不通过科举而求官,与不尽人事而怨天尤人,皆是错误的。
然而,明代的科举之路,着实困难重重,以下简言明代科举制度。
中国历代选拔人才的制度一直在不断变化,由原始社会禅让制、西周世袭制、春秋战国客卿制、两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正中制,到隋朝时出现了科举制。而相对于之前的制度,科举是封建社会最为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可以这样说,它源于隋,发于唐宋,成于明清。
在明代做官有五种途径:第一学校,第二科举,第三荐举,第四铨选,第五世荫。
学校主要是国子监,乃是中央一级学院,进入国子监即可做官,明成祖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渐与科举合并;荐举,类似于今天的大学扩招,朝廷除了正常科举外,还增设恩科,降低考试标准;铨选,指那些对朝廷有贡献者,如捐款捐物的,或者是丁忧起复的,经过吏部审查合格后授予官职;世荫,承袭先辈的官职。这些都是非主流途径,最直接最权威也最难的还是科举考试。
想参加科举,先得上学,弄个学籍,找担保人(如清代需五人联保),罪犯、妓女等的子弟不允许参加科考。明代各府、州、县均有公办学校(官学),此外亦有私塾、书院等民办学校。凡是报名入学的全叫童生,无论年老年幼。
第一:县试
县试由县教谕(教育局局长)主持,海瑞就做过此官。县试多在二月份举行,童生需出示廪生担保书,方可参加考试。通常考五场,以八股文为主,试帖诗、经论、律赋为辅。中者即有参加上一级考试(府试)的资格。
第二:府试
府试内容和流程与县试相同,考试地点在府署进行。比如杭州府就到钱塘(杭州)去考,绍兴府就到会稽(绍兴)去考,松江府就到松江去考。考试录取有名额限制,录五十人,分甲乙两等,中者有资格参加院试。
第三:院试
院试由一省提学使主持,中者叫生员,俗称秀才,第一名叫案首。这仅仅具备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能否去参加省一级的乡试,还得看“岁考”和“科考”。
考取生员资格的,即可享受朝廷发给的每月六斗米的生活补贴,但名额有限,不是所有生员都给。明代规定县学生员定20人、州学生员定30人、府学生员定40人。吃皇粮的生员就叫廪生。随着生员基数不断增加,相对增加出来的廪生分别叫增生、附生、青衣等。
岁考是针对各府、州、县官学的生员进行,由提学使深入到各级官学主考。类似摸底考试,三年摸两次。岁考根据生员成绩优劣分为六个等级:
前两等,有赏,原不是廪生身份的可以补缺,是廪生身份的给予其他奖励;
三等,不赏不罚;
四等,挞责不降级,挞,拿鞭子蘸凉水抽;
五等,降级,原廪生身份的降为增生,增生降为附生,以此类推。
六等,开除学籍。
岁考结束后,再来一次大摸底,称之为“科考”,也是三年两次。凡在此次考中前两等的生员,即有资格去省里参加省级考试——乡试。
第四:乡试
由南、北直隶和各承宣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省级),称乡闱,三年一次。因考试时间定在八月,又叫秋闱。乡试规模大,难度增加,特别受当地政府重视。考前先确认身份,禁止找枪手替考(冒籍),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轻则取消考试资格,重则终身不许入仕。检查完毕,放生员进入号房,每个号房前有官兵站岗。早上开考,黄昏交卷,如果没有答完,给三根蜡烛。以蜡为限,如果蜡烛燃尽还没有答完,则强行拖出考场。
乡试考试分为三场:
第一场,考官方指定教材,《四书》经义;
第二场,试诏、诰、表、章等应用文写作科目;
第三场,试经史策论。
三场考试,分别在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考试结束后,考生退场,经收卷、弥封(糊名)、誊录等程序,严防作弊,保证公平性,最后送审。
乡试是朝廷重点考试,各省录取名额有限。明代前期名额少,后期增加。南、北直隶在100~130人,其次江西省,再次各省名额以5名递减,最少的是云南——明英宗正统年间名额只有20人。朝廷有尊重知识分子的惯例,如果有考中的,当地地方政府要举行鹿鸣宴,宴请考中者。
乡试中者称之为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叫“亚元”,第三、四、五名叫“经魁”,第六名叫“亚魁”,其他名次者统称“文魁”。乡试中举的称之为乙榜,登科举人即可授官,但无“出身”,政治资本较弱,多官职较低。所以,只有登龙门考甲榜,一条道考到黑,才可能做更大的官。
第五:会试
会试考试时间在乡试结束后的次年二月份,又叫春闱,地点在京师,由礼部主持。这是一次全国性考试,会试中者那就是考上了,不再落榜,而接下来的殿试,不过是把这些考生分个等级,给个不同的政治出身。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考试内容和流程与乡试基本一致。只是规模更大,工作人员更多,监察更加严格。
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其他统称为贡士。
会试录取人数不恒定,明初无定额,最少的一次只有32人,最多的达472人。自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后,一般取300名。有特殊情况的话,如增设恩科,那么扩招名额一般在50~100名。录取名额是一场各省教育水平的较量——明初,因为会试取士不均,曾闹出“南北榜案”,朱元璋因此杀了两名主考官,以平举子之愤。明仁宗时期,该问题由杨士奇解决了:确定南方录取名额占十分之六,北方录取名额占十分之四。
第六:殿试
考场设在奉天殿或文华殿,因此得名。殿试是“天子亲策于廷”,又叫廷试,考试很简单,就一场策论。时间在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改为三月十五。殿试名次分为一、二、三甲。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一般95名左右),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一般是200名左右),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皆称进士。
发榜后,皇帝赐进士宴,称之为“恩荣宴”,俗称琼林宴。由此可见,状元相当难考,经过多场次考试,程序复杂,变化无算,能考中已是万幸,更何况“连中三元”。自有科举以来,一千四百多年,一共才出了十五名文科连中三元者,明朝有商辂、黄观两名。另,连中六元者,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称之为“六首状元”,自有科举以来共有两名,一是明代黄观,二是清代钱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