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一变,人的性情也会变。
拜访过娄谅之后,王阳明回到余姚老家,往昔那个嘻嘻哈哈调皮捣蛋让家人不放心的孩子消失了,他更像一个成年人。受到娄谅的影响,王阳明一天到晚“格物”,冥思苦想,格来格去,结果也没弄出了个所以然。看来“格物”还真是一个技术活,没两下子“格”不出来学问。
而正当王阳明做着“格物”功课时,爷爷竹轩翁王伦去世了。
在对孙子的教育方面,竹轩翁潜移默化地把学识交给孙子,这种教育是无私的也是高明的。他从未板着脸让孙子背书——爱犹恐不及,何来严肃?每次王华收拾儿子王阳明的时候,都是他这个当爷爷的站出来,甘做孙子的挡箭牌。竹轩翁的任务完成了,他能教的东西不知不觉地都教给了王阳明。他相信,天赋异禀的小孙子将来的成就一定超过自己那个状元儿子。
按照祖制古礼,父母死后,子女须守丧三年,其间不得婚嫁,不得张灯结彩,不得行吉庆之典,以示哀思。如果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去世,无论此人官居何职,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是为丁忧。
明朝规定丁忧(离职)的时间为三年,守丧期满,朝廷召回起复。这是对文官的说法。武官丁忧不离职,时间百天为限。如果国家离不开某官员,朝廷可以强行召丁忧期间的官员回来工作,称之为“夺情”。明代文官夺情起复的主要是阁臣、尚书、侍郎等一些帝国重臣,给他们找个不要因丁忧而远离政治中心的借口,譬如张居正。
守丧期间,王阳明为了应付他爹,装模作样地复习,白天看朱熹的《四书集注》,晚上看经、史、子、集,顿时眼界大开,豁然开朗。从此之后,白天看复习资料心不在焉地应付父亲,晚上看课外书相当起劲儿。
忽然有一天,他看到了朱熹注疏程伊川的一句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他内心一亮:前者娄谅说“圣人可学而至”,方法是格物,今者看到朱熹说“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看来这个“理”果然是“格”出来的。
既然“一草一木”都有“理”,那就试试看能不能“格”出来。
王阳明想到后院有竹子,不如“恰同学少年,你我同去格竹”,于是邀人同往。一位姓钱的同学表示欣然同意。
“格竹”开始。
两人在竹子前面,一天到晚盯着不放,目不转睛。
格物,是一种穷究事物获得知识的方法。譬如格竹,要知道它属于哪类植物,生长环境,纲目品种,以及有什么生长规律,这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之后再穷究哲学层面的“理”,譬如竹子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岁寒三友”之一,君子的代表。按照这种学习方法,时间一长,不成大师最起码也是个学者。
王阳明与钱同学两人异想天开地“格竹”,在他人看来,他们两个这就是在扯淡。可是人类的文明,很多都是在看似荒诞的事物中产生的,人类的进步正是由很多古怪、疯癫、闲扯淡的人推动。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格”了三天,钱同学撑不住了,主动退出。
王阳明选择了坚持,他独自“格竹”,结果七天后,大病一场。
王阳明感叹道:“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显然,王阳明错误地理解了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确,“守仁格竹”并非是按照朱熹的“格物穷理”之法,但奇怪的是王阳明用自己的方法,最终得了正确的“天理”,这在中国思想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转折,若干年之后,他将“天理”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也就是——良知。
那么朱熹的“格物穷理”是什么方法呢?
著名画家郭熙的绘画理论《林泉高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学画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形出矣。学画山水者何以异此?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画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画花的角度是俯瞰,画竹是进行月光投影。山水画中,山川之画法“远势近质”,层次分明,呈现立体视觉。云雾、烟岚,四时不同。一草一木可知造化之理,一山一水可知天地之心。即通过表象的观察得出所格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拘泥于事物表象,要探究事物背后之理。
而王阳明的“格竹”则接近于参禅,与陈献章的方法大致相同。
陈献章《对竹》诗:
窗外竹青青,窗间人独坐。
究竟竹与人,元来无二个。
王阳明晚年讲学的时候,对学生们讲了他当年与钱同学“格竹”的故事。
众人都说“格物”要按照朱熹的方法去做,但世上真正有几人做过的?王阳明经过实际验证,得出了这般格物精力耗费太过,圣贤按照这种方式恐怕是不能做成的。
在龙场待了三年,王阳明悟道了,最后说:“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心上做。”
所以,王阳明说:“人人皆可为尧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