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中国主流思想变迁

理学一词经常会出现。什么是理学?简言之,理学是有宋以降,儒家思想的另一个发展高峰,贯穿后世,故而称之为宋明理学。

什么又是哲学?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意义?

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一些哲理词句,点缀事物,丰富生活,那么这里引申出一个问题:哲学究竟是什么,有何作用?

哲学是一门严肃学科,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蔡元培说“哲学之思想,与科学及哲学相随焉”,哲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换言之,人类任何伟大发明,大到核武器、航天飞机,小到筷子、挂钩,皆与哲学息息相关。

天地玄黄,鸿蒙初开,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原始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渐渐地认识到了自然界的声光雷电,掌握了一些自然规律,譬如日出日落,生老病死。这个时候哲学处于萌芽状态,主要表现在,人们有了东、西、南、北、中的方位概念,也有现在、过去、未来的时空概念。人是群居动物,所以形成群体、部落、民族,他们的世界观形成了部落意志、民族意志、国家意志。简言之,即这群人想要干什么?有地种地,没地去抢,渐渐地形成了本民族的哲学思想和意识形态,于是产生了不同的文明,如游牧民族、农耕文明。

以上为宏观概念,举一个最朴素的哲学思想——穷则思变。

试问一个人一辈子能赚多少钱?例如,按薪金每月5000元,20岁开始工作,60岁退休,工作40年计,一个人一辈子能赚200~500万元。此为一个区间,还是毛收入,况且很多人达不到这个水平。人生走到尽头,油尽灯枯,混个负数也是有可能的。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思想也截然不同。有的人觉得这些钱够花了,得过且过,无欲无求。有的人当然是不甘心的,所以若要享受高质量的生活,首要的客观条件便是争取更多的财富。那么也就有了“穷则思变”之说,想要赚更多的钱,先要改变思想。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此乃一连串的思想化学反应,放诸四海而皆准,各个行业,均可使用。我们常说“人穷志不短”,现实生活中这是一句自我安慰的话。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的人,会变得人穷志短。贫穷不是经济状态,而是一种疾病状态。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人性,使之坠入深渊。长期处于贫困之中的人,思想久困,碌碌无为,容易走向极端,人性显恶。时间一久,于是形成了: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所以,穷人之所以穷,是缺少思想的改变和创造财富的能力。相反,一个人把自己发家致富的思想及过程形成理论体系,那就是成功学;一个国家把本民族致富的思想及过程形成理论体系,那就是《国富论》。哲学思想是任何自然学科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哲学是地基,埋在下面。看不见摸不着,但一直存在,如超市里的商品,五花八门,各有卖点,它指导人们的生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哲学思想有: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和近代西学。根据社会制度的不断变化和统治阶级的意志,政治选择思想,思想服务政治。在历史长河中,各种哲学思想流派争相出场,起伏沉落。

1、春秋战国时期

周灭商后,中国的社会制度由奴隶制进入封建制,又称封土建国。中国哲学思想经过漫长的发展,到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思想学派有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每家学派各有自己的思想主张和政治主张。每家学派均将自己的想法述诸笔端,形成文字理论体系,用以来说明阐述自己的思想,学术上称之为“子学时代”。

各家学派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奔走呼号,向统治阶级推销兜售。各个诸侯国纷纷拿起思想武器,武装统治。最后使用法家思想的秦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法家思想主张,以“权、术、势”逐级统治为根本,建立“以法治国”的规章体系,迎合服务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的政治主张。由此可见,任何一种哲学思想,本无好坏优劣,只是哪一种更适合统治阶级,哪一种才会被选择使用。法家为主流思想的秦帝国,国祚仅仅十五年,公元前206年灭亡,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

2、两汉时期

这就出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大秦帝国排山倒海灭掉六国,为什么统一之后“二世而亡”?学者们渐渐地得出了答案——思想不对。最早看到问题症结的人是秦朝遗臣陆贾。还在刘邦起码打天下的时候,陆贾就向他推销儒家思想。刘邦对儒家思想不感冒,甚至持蔑视态度,他说:“老子骑马打天下,还能用得着诗书礼仪?”陆贾反唇相讥:“骑马可以打天下,但骑马能治江山吗?”刘邦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入关时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出台一系列顺应民心、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建立后,曹参为相时,邀请全国学者探讨治国之道——大汉该使用什么哲学思想统一人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后来曹参听说胶西有一个叫盖公的世外高人,善于黄老之术。当然,所谓黄老之术,传说是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乃假托黄帝和老子,融合道家和法家思想,兼顾采用阴阳家、儒家、墨家等诸思想学派的观点综合而成。盖公讲的黄老之术非常简单,一言以蔽之:“政治贵清静而民自定。”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术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黄老之术对西汉初年的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出现了“文景之治”,这种思想治国方略,又被称为“黄老政治”。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黄老政治最后一位统治者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朝纲独揽,儒生博士董仲舒提出著名的“天人三策”,主要建议:君权神授、罢黜百家、尊王攘夷、建立太学。在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形成,迫切要求树立王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历史背景下,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正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官学有五经(《易》《书》《诗》《礼》《春秋》)博学。学者们纷纷对儒家经典著作进行注疏,学术上称之为“经学时代”。代表人物董仲舒、贾逵、许慎、马融、服虔、卢植、郑玄等。

3、魏晋时期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地主阶级走向政治舞台。改朝换代必须有新的思想理论作为官方哲学。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儒家思想有短板,为了弥补其不足,加入了道家思想。玄学思想是儒道合流,又称新道学。统治阶级用这套思想为自己的合法地位进行有力辩护。但玄学无力巩固统治阶级的合法地位,这是由玄学的出世、超生死、得解脱的核心思想决定的。因此,这套政治思想逐渐沦为精神养生术。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4、隋唐时期

东晋以降,佛教发展迅速,到隋唐时代,佛教经过起初传入时与中国文化的冲突,逐渐变为融合,形成本土化的佛教,被朝廷与民间广泛接受。这时期佛教涌现出诸多与中国文化完全融合的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等。所以,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学术上称之为“佛学时代”。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先后是两个大一统朝代。地盘大、人口少、民族多,思想复杂,隋唐时期便采用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并用的政策。三家相互诘难,又相互吸收,各有所长。最后结果是,佛道被尊崇,儒家衰微。

需要一提的是,唐朝著名的韩愈力排佛老,对佛教的态度是“焚其书、庐其居、人其人”,可谓极力排斥,非常极端。同时,韩愈极力提倡儒家思想,为“宋明理学”开了先河。

5、宋明时期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中国社会进入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代。960年,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经过多年征战,平定中原。在这一时期,儒家那套思想又适合了时代的发展需要。

儒家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发展,中期时由范仲淹提倡,理学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继之,开北宋理学之先河。后来逐渐形成了王安石“新学”、司马光“朔学”、苏轼“蜀学”,后来谈兼性理的道学逐渐走向正统地位,学术上称之为理学,被认为弥补了儒家思想的短板,构建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

一批有识之士,如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等学者对佛老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再像韩愈那样完全排斥,而是从中吸收养分为儒学所用。面临佛教、道家的思想压力,儒家完成了一次自我更新和重新构架,吸收佛老精髓形成了新儒学思想,一直贯穿到明代,所以这一时期称之为“宋明理学”。

那么,在理学之前,儒家思想的短板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没有终极预设和辩证思维。

如佛家的终极预设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辩证思维是轮回说、因果说。道家的终极预设是“羽化登仙、无为而治”,辩证思维是阴阳说。

理学家们为了弥补了儒家短板,提出的终极预设为——天理。而辩证思维则直接采用了道家的阴阳说。

其时,理学主要有: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程颢、程颐)的“洛学”、王安石的“新学”、司马光的“朔学”、苏轼的“蜀学”等。

程颐(伊川先生)的“洛学”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称之为“程朱理学”。陆九渊上承孟子、程颢(明道先生),创立了“心学”,明代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故称“陆王心学”。

另以吕祖谦、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到清初的黄宗羲演变成“浙东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朱学)在他生前并未取得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一度被认为是伪学。门人遭到迫害,流离失所。南宋末年,庆元党禁解除,朱熹理学方得到统治阶级认可。元代仁宗皇庆年间,科举以朱熹《四书集注》及五经的朱学传注为思想准绳,实际上朱学仍未受到重视。直到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官方修成三部《大全》,即《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标志着朱学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

朱熹作为一位儒家宗师,作为唯一一个非孔子的亲传弟子却享祀孔庙的人,有些理论确有独到见解,诸如“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云云。朱熹的治学思想,有自己的一套把式。然而,缺点也是有的,例如过分提及“三纲五常人伦秩序”,再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和“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观点,比较压抑人性。

原始的儒家思想,是“思无邪”,非常厚道,实用也实在,没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孔子无罪,过分强调人伦秩序,压抑人性,这些理论并非是他提出的,而是理学家们发展出来的。朱学原是一种学术思想,由于很对统治阶级的胃口,许多想法与上峰极为吻合,所以它才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统治阶级“拿来主义”地将其原有思想直接异化,以适合其统治需要。当然,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了国家的意志和民族的未来,并非学者之误。理学作为地主阶级新的思想理论体系,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过分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也限制了中国人的思维。自此,昔日那个积极的、血性的、健康的中华民族,由攻转守变为消极的、保守的、病态的、迷茫的民族。

朱熹的代表作《四书集注》,被官方修订放大为《四书集注大全》,以朱熹本人思想为主,收录朱熹门人的理论以及其他一切符合统治阶级思想的哲学理论,成为科举考试之教科书。对此,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批判明代官方教材:“抄袭成书,内容陋劣,经学之废,实自此始。”

明代确定朱熹理学为官方教材后,出现了两位大师——薛瑄和吴与弼。

薛瑄与弟子张鼎、阎禹锡等形成“河东之学”,再由段坚门徒周蕙及其再传弟子吕柟等,形成明中期的“关中之学”。吴与弼则代表“崇仁学派”,门人有陈白沙、娄谅、胡居仁、罗伦、谢复、胡九韶、周文、杨杰等。学生们又分为两派,以陈献章为代表,得吴与弼“静观涵养”之理,开启“白沙学派”;娄谅、胡居仁得吴与弼“笃志力行”之精神,创立“余干学派”。同时,黄宗羲认为,娄谅开了“姚江学派”的先河,阳明心学诞生之后,“姚江学派”发扬光大,影响整个中晚明时期。

6、清代朴学

经过中晚明的思想激荡,阳明心学逐渐转为实学,称之为“清代朴学”。

清代朴学是对穷心于“天理”、“人欲”,不出“心、性、气、理”范畴,淡忘儒学忧时济世传统,空谈误国的明代王学末流的反动,也是儒学自身发展史上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朴学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是清朝统治阶级“文字狱”盛行,学者唯考据不出事。此外,朴学也仅仅是清代新学派的重要分支,主流思想意识还是朱熹理学。

朴学的成熟与鼎盛期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出现了“乾嘉学派”,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当代,在保存和传递古代文化遗产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与重要的价值。“乾嘉学派”的共同之处是重汉学、识文字、通训诂、精校勘、善考证。主要代表人物有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惠栋、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等。

7、近代西学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促使清廷在1860年推行了洋务运动,继承明末利玛窦等人的“西学东渐”之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观点,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战争后,清朝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命运,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标志着西学正式确定地位。主要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张之洞、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李石曾、蔡元培、邹衍等。 2NuAMNaHAlKGKxUvi0W3Ei38iu1RVB8anM7fXOLCvduPGZlrcM1tFtaJGBl9chA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