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渐渐长大,他开始学习骑射,研读《六韬》《三略》等兵法。
王阳明曾说:“儒者患不知兵。仲尼有文事,必有武备。区区章句之儒,平时叨窃富贵,以辞章粉饰太平,临事遇变,束手无策,此通儒之所羞也。”
他认为儒生的长处在于泛滥辞章,而最大的弱点是不谙兵法,仅仅以辞章具文粉饰,一旦遇到真正的危险,往往毫无办法,这也是多数读书人的通病。好做座上客,缺少实战的历练。
这一年王阳明只有十四岁,却洞察万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谓一针见血(王阳明长大后创立的心学,就是让儒学从庙堂空谈走向经世致用)。
王阳明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王华也看得出来,此子天资聪颖,思维诡谲,将来不可估量。王华忙里偷闲,带着儿子去了趟居庸关。
居庸关,今北京昌平区境内,距北京市区五十余公里。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关。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为防止北元卷土重来,命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规划建造,拱卫京城安全。居庸关与固关、紫荆关、倒马关并列为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为京畿藩屏,重要的防御屏障。居庸关分为下关、中关、上关,各关相距十五里,出上关北门又十五里即是八达岭。太行余脉,山势险峻,京畿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出居庸关西北四十六公里的地方叫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土木镇),那里是大明的坟墓,太祖洪武大帝造兵以来,帝国荣誉尽丧于此。土木堡之变,为有明以来一次惊天大事变,似乎如今清明节时犹能听到明朝将士的哀鸣。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秋(1449年),蒙古强大的瓦剌部落领袖也先,兵分四路向中原王朝进攻。明英宗朱祁镇听信太监王振的建议,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两军决战,明军二十余万将士全军覆没,英宗被俘。消息传至京城,朝野震恐,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拥立郕王朱祁钰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同年十月,也先部直抵京城。于谦集结京畿兵力与民众一同抗战,最终击溃也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朱祁镇、于谦……
想到于谦,王阳明会莫名地激动,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匈奴未灭不言家,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王阳明自此在居庸关进行实地考察,对居庸关的地理位置,详加了解;拜访土著军民,了解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凭吊古战场,思考御边方策,了解实战情景;并寻找帝国英雄抗击异族的历史遗迹。在于谦的祠堂前,王阳明写下了一副挽联,以此告慰先辈英灵。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忠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多年来同情弱者的大众心理,使得我们一直同情那些失败的英雄,譬如岳飞、文天祥,他们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气节悲壮,诚然可敬。然而,我们常常忽略那些成功的英雄们。窃以为班超、马援、薛仁贵、于谦、蔡锷等,诸公民族之魂也,更值得我们追捧崇拜。
回来之后,王阳明写了一首诗,名曰《梦中绝句》: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伏波将军是马援,东汉开国名将,为刘秀统一战争立下了盖世功勋。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全国统一后,马援已经垂垂老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犹请缨出战,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今越南)。
马援常常跟士卒们说:“当兵就不能怕死。即便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拿马皮裹着尸体回去。”
这便是“马革裹尸还”的典故。
民国陆军上将蔡锷将军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日本福冈,孙中山先生题写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班超);万里间关马伏波(马援)。”将古代两位名将、两位英雄集于一联。
王阳明对军事家的崇拜之情,极度狂热,这种热情渐渐融入了他的血液。多年之后,在帝国的南疆,他将书写属于他自己的军事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