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考中状元,余姚县上下皆大欢喜。竹轩翁最高兴了,状元的头衔是他多年教育生涯的最佳例子。后来,王华接父亲和儿子去京城生活,竹轩翁带着小孙子,欣然前往。
这一年,王阳明十二岁。
在去京城的路上,竹轩翁路经金山寺,便带着孙子夜宿于此。
关于金山寺传说众多,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桥段“水漫金山”,让金山寺闻名遐迩。此外,相传金山妙高峰上的妙高台,是宋朝金山寺高僧佛印建造的,离地约有三十米,上面有阁。苏东坡与佛印、宝觉、圆通等法师友甚,经常来此游玩。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中秋,苏东坡与友人重游金山,月色寂寂,江风猎猎,面对此情此景苏东坡挥毫泼墨,写下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实际上是苏东坡在密州时所作,但这不能影响金山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形象。另,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率十万金兵南下朝镇江杀来。浙西制置使韩世忠,驻防镇江。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率领八千水师,奋死抵抗,利用有利地形,将敌人引入黄天荡,进行围歼。双方交战时,梁红玉在金山寺制高点妙高台上为将士们击鼓助威。韩世忠率部破敌,金兀术损失惨重,折戟沉沙。于是“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流芳千古。
听闻竹轩翁王伦王天叙来此,当地的一些朋友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觥筹交错,不亦乐乎。众人都想见识一下调教出状元的竹轩翁的才华,那么吟诗作对之类,自然而然少不了。
结果竹轩翁吭哧了半天,脸憋得通红,却才思溃断,没有诗作。正在尴尬之际,立在旁边的王阳明开口说:“我有了。”
竹轩翁忙命他吟来。
王阳明吟咏道: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此诗一出,震撼全场。
明时金山寺在长江中心,与今日金山寺的地理位置不一样。是以王阳明这首诗是说相对于浩瀚的长江而言,金山寺像拳头那么大个。金山明朝时属扬州府,虽独立于江心之中,长江中的一点,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而后两句是说,吃醉了的我倚着妙高台上的一轮弯月吹起玉箫,声音婉转,余音绕梁,就连洞里的龙听了都沉沉睡去。
此诗浪漫夸张,暗合典故,词句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动静结合,意态潇洒。
所有人汗颜不如,但是震惊之余,他们不相信一个孩子竟能作出如此有水平的诗来。定然是竹轩翁早已作好,而他故意在众人面前作不上来,让孙子以此诗出来圆场,间接显示小孙子诗才八斗。于是众人决定现场出题考考王阳明。
今晚夜色撩人,请以此作诗。
王阳明想了想,随口吟诵《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诗句很简单,也容易理解。
当山挡在我和月亮之间时,眼睛看到月亮很小,由此得出结论“此山大于月”。当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容得下天下时,被常识蒙蔽的眼睛将会得出“山小月更阔”的真相,即客观性,月亮的体积大于山。
这首诗,言简意赅,容易理解,可贵的是诗里面存在着辩证思维,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出自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少年王阳明的思维与众不同,通过一首《蔽月山房》拷问宇宙,求索真理,仿佛孩子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世界。
宇宙是什么?
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王阳明一旦振翅高冲,也许只有苍天才能挡住他的飞翔。
众人赞道:“令孙声口,俱不落凡。想他日定当以文章名天下。”
王阳明笑道:“文章小事,何足成名?”
此言一出,更是令在场众人刮目相看,暗挑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