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一项错误的军事命令

仁宗庆历二年(1042 年)闰九月,大宋渭州(今甘肃省平凉市)。

知渭州、泾州观察使王沿分析各种战报,最后下达了一条军令,遣葛怀敏诸将领兵驰援前方镇戎军军事据点,阻击西夏李元昊入侵。王沿与王安石除了都姓王之外,毫无血缘关系也没有交集,但他的一条军令却对王安石及帝国的命运有着深远地影响,因为那是一条错误的命令。

王沿,地地道道的文人,在北宋武官地位急剧下降,通常是文官指挥,武官打仗,武官在前流血拼命,文官在后流血争功。入仕以来,王沿有很多政绩,他对《春秋》一书比较有研究,所谓“《易》与《春秋》明知”,《易经》和《春秋》这两本儒家经典著作是教授读书人谋生的技能。小伙子的才能受到宰相张知白的赏识,举荐进入阁馆工作。王沿走马上任,上疏议论整治军备,他指出中国向来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如汉武帝之于匈奴、唐太宗之于突厥。刚开始都打不过人家,给钱和亲,忍辱负重,到了国力强盛时主动出击,往死里揍。现在我们大宋也这样,虽跟辽国和平相处,但盟约岂是久安之策哉①?疏论没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军队毕竟是国家根本不是随随便便就敢动的。景佑五年(1038 年),西夏李元昊称帝,宣布独立。宗主国大宋朝臣一致认为讨伐之,于是宋夏全面战争爆发。

三川口一战,宋军败北,朝廷罢免范雍等人,重新组织领导班子。当时西北前线总指挥是夏竦(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这位领导的主要工作是在军营里喝花酒。因为他手下有两位强有力的助手,一是韩琦,另一个是范仲淹。这两位仁兄比较有思想,在任期间还算有作为。韩琦主张深入夏地,与之决战。这一军事策略在与夏军战斗初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如任福夜袭白豹城。范仲淹主张建立军事据点,以堡垒组成火力网,逐步扩张,夺回失地,并招抚诸羌部落,以此削弱李元昊的政治力量。老范与年方十八岁的儿子范纯佑血战沙场,取得几次小规模胜利。当时流传一首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随着事态的发展,这句舆论口号渐渐变成了讽刺。

没多久,宋夏爆发了好水川之战。

韩琦获悉李元昊入侵,命环庆路副总管任福率领数万军士与之决战,面授机宜称不要孤军深入。夜袭白豹城一战成名的任福心理膨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结果被李元昊全歼。此一战,宋军伤亡万余人。朝野震恐,对责任人西北前线最高领导夏竦撤职处理,重新组织领导班子。就这样,在幕后等候已久的王沿,终于出镜了。

庆历元年(1041 年)秋,分秦凤、泾原、环庆、鄜延为四路,韩琦知秦州、王沿知渭州、范仲淹知庆州、庞籍知延州。庆历三年四月,知渭州王沿为泾州观察使,成为名符其实的司令。以往是上劄子论事,现在王沿来到了前沿阵地所有的想法都可以实现,建功立业在此一举。到了前线,他就有点儿发蒙,理论与实际有着很大的落差,没什么更好的建树,只得萧规曹随,谁让他名字中有个“沿”字。

庆历三年闰九月,王沿接到军情谍报,称李元昊调遣军队袭击镇戎军(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镇戎城位置较为特殊,与西夏前线军事据点天都山只有 95 公里的距离,中间山川阻隔。镇戎是扼守夏军的第一道屏障,它若丢失,敌人可以长驱直入。如果让夏军打进关中拿下长安,守住潼关即是守住关中东大门,扼住宋帝国咽喉命脉,而后再向中原地区扩张易如反掌。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从长安出潼关,杀进中原,围困洛阳王世充。河北窦建德率领十余万大军驰援,李世民采取围城打援的战略,在洛阳东北门户虎牢关,一举歼灭二王,平定北方,奠定帝王之资。

王沿深知此次军令的重要性,翻开花名册他点了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葛怀敏,一个颇有经验的将领。

王沿当面授机宜,在葛怀敏看来那都是废话,老子带兵这么多年,功名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跟我讲带兵打仗,你能耍动几斤大刀?但毕竟人家是领导,葛怀敏哼哈答应,表示不辜负领导期望。就这样,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兼泾原秦凤两路经略安抚副使葛怀敏带着儿子和几千名士兵,迎着凛冽的秋风,从渭州出发,浩浩荡荡开赴前线。

王沿站在城头目前他们远去,心里空空落落的,望着起伏连绵的群山和那一片惨淡的夕阳,总觉得有不详的预兆。王沿忽然想起了范仲淹评价葛怀敏的那句“猾懦不知兵”,心里着实为他捏了把冷汗。

这将是一场怎么样的战争?

无人可知。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竟然以神奇而诡异的结果收场。 v9EMu7T/N5pBOv/lfn9pbGcChStVF29FLkMdzjIn3nwftqXZ7NGGuwc3VVQuS0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