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二年,王安石二十二岁,顺利考中进士。至于被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名,王安石表示淡定,至少他考中了。更悲剧的是那些没有考中的举子,上吊自杀的都有,其中有一位来自同乡的举子亦是名震天下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曾子固。
曾巩和王安石一样是临川的骄傲。
曾巩聪颖绝伦,和王安石都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十二岁时作《六论》一文,赢得世人称赞。谁都看得出来,他将来的仕途绝对辉煌,然而现实通常很令人无奈。神童曾巩带着志在必得之心,第二次来到开封汴梁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名落孙山,两次落榜,心情沮丧。孙山同学出镜率很高,经常用来表示考试落第,纵然是最后一名,但别笑话人家,好歹孙山考中了。
曾巩对王安石中举表示祝贺,同时王安石对他落第表示惋惜,再接再厉,你一定行的。两人友谊,相交莫逆,即便在王安石被满朝士大夫口诛笔伐时,曾巩从未出来说一句坏话,这就是哥们儿。此次来京城,曾巩开阔眼界,收获颇丰。他给当时文坛巨匠欧阳修写了篇《上欧阳学士第一书》,说自己祖父作曾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他自己天资聪慧,定然不辱先辈荣光。没考中,盖因发挥失常。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时任右正言、知制诰,顾问兼言官,能写能说能骂人。欧阳修见文章文笔独特,引起了他的注意。后,曾巩上太学又写了一篇《时务策》,欧阳修遂收之门下,并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上天有意捉弄曾巩,他的科举之路坎坷曲折。直到十五年后,才考中进士,因为那年知贡举的是欧阳修④。
曾巩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明人唐顺之编撰的《文编》,在唐宋两朝六百余年间选出八位散文大家,再经茅坤承编纂《唐宋八大家文钞》陈陈相因,所以有了今天的“唐宋八大家”之说。八位大师中,抛开唐代的韩柳不说,其他宋代六位大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他们都是同时代人,并有交集。如欧阳修是曾巩师父,王安石与曾巩是哥们儿,欧阳修曾拿苏洵的文章朝野传阅,苏轼、苏辙是王安石政敌。他们六人同一时代,由此可见,北宋中期是宋代文学的黄金阶段。其二,从地域上讲他们都是南方人,四川三个,江西三个。
唐宋八大家中论名气,排在第一位的当属诗词文赋、丹青书法皆居至鼎的苏轼,中国五千年来才出这么一个。苏洵、苏辙因为与苏轼的关系,名气也不错。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自不必说了,都是当世文坛巨匠。王安石因为变法图强,名望更炽。唯独曾巩,相比之下,显得暗淡了许多。然而,曾巩的文章对今日学子有很深的启示。
八大散文家代表一种文理的极致,各有特点,大致概括如下:
学庄严论道,得看韩愈,代表作《师说》。
学说教寓言,得看柳宗元,代表作《捕蛇者说》、《黔之驴》。
学清丽优美,得看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
学气势磅礴,得看苏洵,代表作《六国论》。
学冷峻犀利,得看王安石,代表作《答司马谏议书》、《伤仲永》。
学感悟意境,得看苏轼,代表作《赤壁赋》。
学挤兑骂人,得看苏辙,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
考公务员学申论怎么写?那就得看曾巩的文章,他的文章更近似于应用文,代表作《墨池记》、《上欧阳学士第二书》等。还有一件非常震惊的事儿,是其他七家无法相比的。
2009 年 11 月 23 日 2 时,北京保利秋拍夜场之“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曾巩书法作品《局事帖》以 1.08 亿元成交。虽然曾巩书法比不上苏轼,但没办法,物以稀为贵,传世唯一作品。中国书法史上的奇迹,竟然被书法水平相对一般的曾巩保持。直到 2010 年,这项纪录才被北宋书法大家黄庭坚的《砥柱铭卷》以 4.36 亿元打破。
二十五岁的曾巩带着失落离开京城,二十三岁的王安石在京进行岗位实习。
不久,王安石被任命为签书淮南东路节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淮南。官名一串,读着好像很吓唬人似的,实际上不是多大干部,即扬州知州手下的小科员。进士第四名能怎么样?就好像刚考中的公务员,去一个单位什么累活都得有你来干,美其名曰锻炼。不可能上来就给你个市长当,没那个规矩,也不现实。
八月份,王安石到扬州上任。刚干了没多久,帝国西北爆发了定川寨之战,直接影响了帝国的命运。事件连锁链条为:王沿下达阻击命令、葛怀敏指挥失误、定川寨战役失败、宋夏庆历和议,然后迫使宋廷进行改革,庆历新政失败,才有王安石的熙宁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