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扶苏之死
——赵高 3%的高伤害成本投入

诏书发出后,第一种可能行排出,安全送到扶苏手里。

诏书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接到诏书后,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扶苏的反应是哭,然后转身进屋,准备自杀。扶苏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难道因为劝谏,父亲不喜欢我了?他被贬到上郡前线,稍微有点政治见解的人都明白。焚书坑儒(主要杀的是忽悠秦始皇的那些方士,跟儒家关系不大)事件之后,秦始皇眼瞅着长生不老无望,才顺天做了选择,对帝国皇储扶苏进行定向培养。

上郡,这个地方非常特殊。战略重镇,军事前线,不仅仅有蒙恬,还有个人物,也就是假诏中提到的王离。王离虽然是副将,但家世远比蒙恬显赫。王离的爷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老爷子对秦统一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战功卓著,罄南山之竹,都无法赞扬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公元前 228 年,灭赵;公元前 226 年,攻燕取首都蓟城(今北京市);公元前223 年,干掉昌平君和项燕,灭楚,同年灭越,设立会稽郡。王离的老爹王贲也是狠人。公元前225 年,灭魏;公元前222年,彻底灭燕,回师途中,顺便灭代;公元前 221 年,灭齐。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所以名将世家出身的王离,也是个狠人。三年后,王离参加了著名的巨鹿之战,很可惜没干过项羽。另外,秦军还有一支重要的力量,是赵佗率领的 50 万南越军团,那才是真正的前线,但距离咸阳很远,又在蛮荒之地。事实也证明了,这支军团在秦末战争中,按兵不动,一点力量没借助,所以秦始皇选择了上郡。边陲重镇,两个家世显赫的武将,三十万大秦精锐之师,全部交于扶苏。谁都能得看出来秦始皇的良苦用心。只是扶苏这孩子不争气,性格软弱,常怀悲天悯人之心,他要是成了皇帝,是全国人们的福泽。但对于他个人而言有危险之厄。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扶苏的老师淳于越,是秦代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他本人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学会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循规蹈矩,逆来顺受。

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有一定作用,针对政治斗争跟法家思想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历代封建王朝统治思想,皆为外儒内法。扶苏理曲解了政治斗争的本质,它的本质即是利益纷争。利益不是光靠讲仁义道德就能争取的。如果讲仁义道德能够争取利益,那么全球的资源都将是中国的,这个谁也讲不过中国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争取利益必须付出流血代价,要用枪杆子去捍卫。

扶苏没有理解到这一点,所以他选择了自杀!诏书到的时候,蒙恬提醒他:“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军,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个使者来传诏书,你就选择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也不迟啊!”

扶苏可以不死,甚至改变历史,前提是他要听蒙恬的话。蒙恬的政治觉悟要远高于扶苏,他从诏书的问责内容,加上使者一人传诏,看出了破绽,并且给扶苏提了个醒儿。秦始皇虽然经常嗑药,但还没到老年痴呆的地步。如此重大事件,岂能说杀就杀?扶苏的回答很干脆很坚决也很天真:“父赐子死,尚安复请!”于是,扶苏自杀了。

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假诏我们能看出有三大疑点:

诏书发出仓促突然,毫无预兆,可疑之一。诏书发出前,大家相安无事,你旅游你的,我守备我的,各不相干。差着十万八千里,八竿子打不着。在此之前,父子二人也没有发生过激烈的冲突。

内容空洞,罪名牵强,可疑之二。问责内容无非“上书直言诽谤”、“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等。扶苏上书是常有的事儿,家常便饭,不上书饿得慌,再者说为了社稷考虑,提一点合理化建议,是为臣之职责所在,这一点不算事;其次,士卒多耗,更加模糊。现代军事演习还有死亡名额,何况冷兵器时代,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无尺寸之功,这点说的倒是很靠谱,扶苏的确没什么出色的政绩。

使者一人前来传诏,可疑之三。像如此重大的事件,而且扶苏又手握军权,传诏使者身边怎么的也得带个秦舞阳之类的死士啊!万一扶苏有变,关键时刻,还能奋起拼杀。若是换了李世民,早乱刃分尸,然后率领三十万秦军精锐部队,直扑巡游队伍,反了你妹的!扶苏不是李世民,他没有那个魄力。看似拙劣的假诏计划,实际上异常精准,直接洞穿扶苏的心理防线。首先,扶苏不可能亲自去面见圣上。皇权至高无上,没有皇帝的命令,擅离职守,也就犯法了,那是真正的触犯法律,杀之没人会有异议。

其次,扶苏若采取蒙恬的建议,派出自己的人前来合适消息,赵高等人也一样会有第二套方案。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最后扶苏会起兵造反,这是最坏的结果。然而,造反风险太高,成本太大。扶苏虽然有军权,但蒙恬会配合吗?王离会答应吗?军队的武将们会同意吗?起兵造反,风险系数极高,有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再次,扶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赐子死,尚安复请?

假诏计划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有效的利用了现有资源(杀蒙恬,提王离),以父之名,以皇帝命,三言两语,洞穿当事人薄弱的心理防线。所以,扶苏选择了自身!

活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死了,比这个更悲哀的是不知道因为什么死了。

一帛假诏,即要了准太子的命,秦始皇他老人家也脱不了干系,侧面也反映出皇权霸道。自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皇权拥有特殊地位,完全凌驾于法律之上,说什么都是圣旨,扯别的都没营养。这一点,恰恰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利用得恰到好处,完美无暇。因此,我们来进行一下扶苏之死,政变男一号赵高的杀人成本核算。

一个政变的发动,包括:政变参与者、策略制定者、政变决策者和政变执行者等四个方面(一个杀人计划也同样有这四个方面)。赵高、李斯、胡亥是这次杀人计划的政变参与者、策略制定者、政变决策者和政变执行者,按理说他们每个人应各占 33.33%,但他们假皇帝皇之名,利用了皇权,所以秦始皇在此次行动的作用,占到80%的比例,余者20%。

最后计算得出赵高杀扶苏成本投入为:100%—80%(秦始皇之名)=20 %(三人共计成本)

虽然三人参加,20%的投入成本,但比例不能均等。

因为个人政治实力评估:李斯得 39 分占 55%比例;胡亥得 25,占 33%比例;赵高得11 分,占15%比例,因此三人成本投入计算如下:

李斯的成本投入为:20%X52%=10.4%

胡亥的成本投入为:20%X33%=6.6%

赵高的成本投入为:20%X15%=3%

这么看有点乱哈,做个图表,一目了然。

做个解释,假如说除掉扶苏需要用 100 元钱的话,公家给出了 80 元。剩下 20 元,需要他们三人自费,按照比例掏腰包,李斯拿 10 元 4 角,胡亥拿了 6 元 6 角,而赵高一个出身卑微、职位不显、政绩黯淡、时间不长,个人影响力欠佳的小角色,仅仅掏了 3 块钱。菜刀砍电线,他赚得冒烟带闪电!此次杀人事件中,赵高 3%的成本投入,绝对是高伤害! xh9rQQpvjpeuN9qMpTExamkXnOS0O4FYNiEPqzLtSY+qCMpFJbht3KT1q3Sj2dg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