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二年(1797年),农历丙辰龙年,这是不普通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世界上诞生了三位伟大的人物。1月31日,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舒伯特诞生;12月13日,德国诗人海涅诞生;另一位是中国著名武术流派内家拳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
嘉庆二年,河北文安县朱家坞村,一名普通的农民董守业家生了第二个男孩,取名为明魁。
老董家不是坐地户,迁居至此没多少年的光景。
董氏祖籍山西洪洞,明代迁居河北菜城,后又迁雄县开口,数传之后,开口村的董继德,也就是董守业他老爹,始移居至此,安心务农,繁衍生息。
董继德有两个儿子,老大叫董守兴,老二叫董守业。大凡一家里有两个儿子的情况下,通常老大比较忠厚老实。小崽子一般比较精灵古怪,不知道什么原因为父的通常喜欢小的。性格决定命运,一家的兄弟俩,长大之后,老大会循规蹈矩,老二常常不安分守己。
董守业就是这样的孩子。
务农的同时他还担任私塾先生,并且利用业余时间研习少林武术。没想到的是,他对武术的一丁点基因居然传给了同样排行老二的董明魁。
董守业不知道这个老小子,居然是不世出的武林奇才。
当然,这时候的董明魁还不叫董海川。
按照常理推算,像郭靖郭大侠这么笨仁兄,年少成名的几率不是很大,说他大器晚成还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天赋的存在,即便是你有天赋,但后天不努力,最后也是废材一块;反过来说即便你后天努力,因为没有天赋,其成就也很难达到一定高度。
董明魁属于万中无一选手,对于武术的天分自幼就显现了出来。
“聪颖过人、才华盖世、智勇双全、冰雪聪明”等等这些词都是给董明魁准备的,的确小董明魁也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自幼聪明过人,嗜武成癖,对于家传武艺一点既通,秉性刚直,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并且骨骼精奇,双手过膝,是块习武的好材料。
年少之时,董明魁跟“威名震河朔”的堂兄董宪周关系比较铁,耳濡目染,在堂兄的影响下,董明魁对武术达到了痴迷状态。
想要达到一定境界,必须要有非常人的痴迷斤头。
反观其他领域也这样的,想要有所成就,不付出十倍于常人的努力,是不太可能成功的。《真心英雄》那首歌都告诉过我们: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武术宗师也一样。
日渐长大的董明魁,武功精进,已然不在堂兄董宪周之下,还是没改那一副刚烈的秉性。
很快,出事了!
当时,在文安县的邻县大城县王家口有一股强盗势力,为首的叫“九奎”。
一提到强盗,我们会联想到“欺男霸女,打家劫舍”等,他们留给人民的都是反面印象。嫉恶如仇的董明魁,一直在找机会跟“九奎”一决高下,准备为民除害。正当他想着怎么办时,来了一封请柬,请他去吃饭的人正是九奎。
不自量力也好,公然挑衅也罢!
鸿门宴不能不去!
董明魁不信那个邪,倒要去会会九奎,看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于是,董明魁只身赴约。
只身赴约的前提是艺高人胆大,没两把刷子谁敢去土匪窝赴宴,弄不好容易挂了!
董明魁去了土匪窝,见到九魁,没想到九奎的行为令董明魁大跌眼镜。
九奎对小董一顿恭维:“久闻先生行侠仗义,见义勇为,非常佩服(省略八千字)。”弄得小董很不好意思,九魁最后说出了他的意思:做强盗也是为生活所迫,破不得已而为之。这么多兄弟跟我混饭吃,我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请先生给指条出路。
董明魁知道世道不济,年景不好,他帮不了这帮人走上正途。于是,告辞回家,此后有找他出面剿匪的,他避而不出。
此时,董明魁名震乡里,前后左右的村子的人都被他打得满地找牙,没人是他对手。
经过强盗九奎之事后,董明魁开始思考人生。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
按照他现在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董明魁已经摆脱了农民身份,他的未来是光明的,至少他可以不必种地。通过保举到县衙里做一名捕快还是绰绰有余的。假如没有关系,那就在家里开个武术培训班,以其威名,混到小康日子是不愁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董明魁只能是董明魁,就不会成为董海川。
董明魁彻悟了,活着就是要为了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他的人生目标不是混吃等死。于是,他毅然决然要云游四方,萍踪江湖。
乡人们为了他云游时不给族人招惹麻烦,遂改名为“海川”,即“海纳百川”之意。
从此中国的历史上少了一位江湖侠客,多了一位一代宗师。
二十六岁的董海川背上行囊,从此一个人走。
游吴越、过江皖、走巴蜀,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所走之地包括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的名山大川,拜访各地高人隐士及武林高手,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
在盘山道长的传授下,董海川学会了八易寒暑掌法、步法、单练及徒手器械。
董海川在此学艺,他渐渐的习惯了九华山,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
学艺的日子很枯燥,夏练三九,冬练三伏,九华山上早晚温差很大。每次练功之后,董海川便在山洞里打坐,感知午后的阳光,听清风掠影。
平时,董海川利用业余时间研习《易经》,以阳爻和阴爻相配合而成八个符号,分别是乾、坤、坎、离、震、艮、巽、兑,代表天、地、水、火、雷、山、风、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八易寒暑法则是把八卦中的八个符号,作为八个方位用于武术技击。参悟道家内功心法时,偶然之间,悟出了中华武术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的——八卦掌。
八年后,董海川学成下山。
望着滔滔江水,董海川百感交集,曾几何时,他为了人生之理想,云游四方,寻访高手,终在九华山学艺八年整。这八年里,他每一日皆是全力以赴,未曾废离,如今小有所成,是到一展功夫,名震天下的时候了。
令董海川没想都的时,他居然用另一种方式名震天下了!
这种方式是——杀人!
杀的还不是普通人,而是朝廷命官。
董海川自己也没想到,一夜之间他居然从武林高手变成了朝廷钦犯。
人生就像打酱油,闲得没事就出手。
那一日,董海川路过苏州,亲眼目睹苏州知府(正厅级干部)强抢民女,入夜,董海川夜闯府衙,一掌结果了苏州知府的性命。
董海川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结果杀了苏州知府,从四品官员。
一夜之间,他成了朝廷钦犯。
董海川涛出苏州城,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流亡时期于太平天国的关系密切。董海川受义军朋友之托,进入京城,在内务府朋友保举下,董海川到王府当了一名太监。
董海川当太监有三种说法。
第一,清朝当太监的大多出自两个原因,一是自幼家境贫寒,以太监作为谋生之路;二是因犯有重罪,净身当差可免于一死。
第二,是为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军做卧底。
第三,练习八卦掌经常夹裆,引发性欲,导致练功不专,故而阉割成监。
此三种,都有可能,但具体为了什么当太监,有两个史料可参考。
八卦掌名家李子鸣先生著《董海川与八卦掌-董海川的故事》记述:太平天国建国这年(1851年),当时有个叫郭济元的人(别名铁拐道人)与洪秀全过从甚密,他建议派人到北京把咸丰杀掉!洪秀全认为是个办法,但是到哪里寻这样的能人呢?郭济元讲我认识一个叫董海川的,能高来高去,定可胜任。洪秀全同意后,郭找到董海川。董考虑后毅然承担。郭说咸丰大小是个皇帝,你得受点痛苦,阉割为太监,就比较容易了,如何?董答为驱逐满人,在所不惜!郭偕董董去见洪秀全,事遂定。
由此可见,董海川艺成后,投身太平天国,因身负使命入京,割阉卧底,以为内应,寻机刺杀咸丰,后因义军败北,咸丰病故热河而栖身内廷。
1928年秋,万籁生先生所著《武术汇宗》中关于:董后触律,受腐刑,废为宦者,供职内朝的记述与上说颇符,且与传言中董因故犯有命案颇多吻合,似较为可信。
张全亮在著作《八卦掌先师董海川不尽事解惑》说:关于董先师北上进京而又阉割为老公(太监)的说法也很多,一说董先师艺成后,往来南北扶危济困,曾在苏州夜闯府衙,杀死强抢民女又伤人命的苏州知府,成了钦犯,被朝廷追捕;又在霸州打死打伤九个与官府勾结、横行乡里的恶霸,被霸州捕快抓捕入狱,打入死牢。在狱中,董海川崩断镣铐,越狱潜逃。为了躲避命案的追究,而阉割为老公。
董海川身负命案是真,但是杀了谁已无从考证,不太可能是杀了苏州知府,从四品官员是朝廷命官,岂可因为当了太监而免去死罪?若是清廷果真有“净身为监可免死罪”之说,那么假如董海川杀了朝廷一品大员,当太监还能免死罪吗?不太靠谱!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估计董海川是杀了人,但杀可能是地痞无赖之流。恰好有这么个说法,就进京当了太监。
另外,董海川此时已创立八卦掌,从少年他云游天下的经历来判断,他是一个志气高远的人,有着远大的理想,他绝不甘心把八卦掌烂死到棺材里。当时的京都镖局林立,习武之人大多麇集于此,这为习武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传播八卦掌,才是董海川进京的主要目的。
很快,八卦掌就与世人见面了。
董海川选择的对手是太极拳宗师杨露禅。(吴京主演的电视机《太极宗师》的人物原型,杨氏太极拳创始人。)
杨露禅在陈家沟投师陈长兴,经十八年练成太极拳,战胜很多京城武林高手,名声大噪,江湖人称“杨无敌”。
其后,董海川找到杨露禅,两人一决高下。
董海川与杨露禅比武,最早见于宫白羽(民国时期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之一)的武侠小说《偷拳》。
到底谁赢了呢?
不知道!
最后认定为平局。
大凡武林高手较技通常会找个旮旯胡同,找个偏僻的地方,并屏退左右,不让外人知道。毕竟都是名家,都是一派宗师,无论是谁胜谁败,面子上都不好看,以后还怎么在江湖上混?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平局,有利于和谐社会发展。
因此一战董海川名声大噪,遂“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士贾与达官等几及千人”之巨。
光绪八年(1882年),董海川去世,享年85岁。
其时,八卦掌一脉已蔚然壮观,桃李众多。众弟子中尤以尹福、马维棋、史计栋、程廷华、宋长荣、樊志涌、梁振圃、刘凤春等最为驰名。
八卦掌主要有两大流派:一个是以程廷华的龙爪掌为代表的程派;一个是以尹福的牛舌掌为代表的尹派。
八卦掌承传人如下:
第一代创始人宗师:董海川
第二代宗师:尹福、程廷华、樊志涌、宋长荣、宋永祥、刘凤春、梁振普、史继栋、刘宝贞等,充实完善八卦掌技艺,自然贯通,形成不同风格,使八卦掌在神州大地上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代宗师:宫保田(张作霖贴身保镖)、杨荣本(法号福源上人)。
第四代宗师:孙志君、狄兆龙(中国史式八卦掌研究会创建人)。
第五代宗师:高继武(北京市武协八卦掌研究会会长)、洪其骏。
注:本章节参考文献资料
《董海川先生墓志铭》
《董海川与八卦掌董海川的故事》(李子鸣◎著)
《八卦掌先师董海川不尽事解惑》(张全亮◎著)
《武术汇宗》(万籁生◎著)
《正宗八卦掌》(林燧◎著)
《八卦门的世袭像谱》
《中国武术史》(习云太◎编著)
《童林传》(单田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