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章卖糖

吃完早饭,杜飞抗上袋子出发前往榆桦县。

榆桦县是一个大县,全县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人口40多万。

而且,第一产业发达,有着多家重工企业。

农村生活与工人家庭生活相比,简直一个地上,一个在天上。

此时的农村,满工10个工分,也才能赚到3—5毛钱左右,一个月的收入,仅有10—15块钱。

可是,县城里的普通工人,第一年学徒期间的工资,每月就有15块4毛7分。

第二年是18块7毛6分。

第三年是24块5毛3分。

三年学徒出师后的第四年有28元,再往后,可以高达32元。

若是一个家庭里哪怕只有一个工人,足够养活一家老小。

要是有两个工人,那更不得了。

生活条件,绝对遥遥领先其他家庭。

也正是因为两者之间差距太大,无数的农村姑娘做梦都想要嫁到城里。

而男人们更是打破脑袋想要去城里当一名工人,从此脱农转工,过上好日子。

榆桦县距离南塘村足有20多里地。

这年头,村里的人出门,基本都是靠两条腿。

杜飞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县城里。

相比农村那种冷清,县城里可热闹太多了。

到处都充斥着欢声笑语。

这是杜飞第二次来榆桦县。

上一次,还是他离开赵家后,来到县城里讨生活。

因此,对于县城里的情况,可以说是非常了解。

杜飞轻车熟路的来到一个供销社,花了两毛钱卖了一刀牛皮纸,待会用来包芝麻糖,随后走进一个小巷子里。

小巷人并不多。

杜飞找个地方左看右看,才将装有芝麻糖的盆拿出,摆在地上。

果然,东西摆出来就会有吸引力。

很快,就有一个老太太围了上来,问道:“小伙子,你这芝麻糖怎么卖的?”

“8毛钱一斤,外加一斤粮票。”

这个价格是杜飞计算好的。

比供销社便宜不少,自己这里也有些赚头。

听到这个价格,那男人眼睛顿时一亮。

“你这芝麻糖好不好吃啊?”

“您放心,我这是自家纯手工做出来的,保证好吃。”

说话间,杜飞迅速的拿起一块,递给老太太:“您先尝尝,先尝后买,不吃亏。”

老太太点点头,喜笑颜开的把芝麻糖放在嘴里。

“嗯,好吃!好吃!”

她连连夸赞声,顿时吸引了不少人过来围观。

杜飞道:“奶奶,您要买点回去吗?”

“买,买!这芝麻糖可比供销社的还好吃嘞!给我来一斤!”

“好!”

杜飞把裁好一张牛皮纸,放在秤盘上,称好一斤的芝麻糖后,方方正正的打包好。

看起来十分高档。

老太太数出8毛钱和一张一斤的粮票,交给杜飞,并接过包好的芝麻糖离开了。

有了第一个人购买,芝麻糖的销路也彻底打开。

没用太长时间,带来的8斤芝麻糖就全部换了出去。

杜飞找到一处僻静的角落,开始清点这次的收益。

一共收入6块4毛钱和8斤粮票。

二十斤的地瓜是八毛钱成本,加上2斤芝麻,不过是1块6外加4斤粮票。

这笔生意做下来,赚了4块8毛钱和4斤粮票。

重活一世,杜飞还有更加赚钱的路子。

但是在当下这个年代里,对投机倒把打击的太严厉了。

真是要是被抓到,轻则交罚款被关上几天,情节严重的,恐怕终身都甭想重见天日了。

因此,杜飞现在不敢有太大的动作。

回去的路上,杜飞又顺便去供销社里买了些米油之类的食材,以及8斤芝麻。

钱已经花的见底了。

不过,门路已经打开,接下来才是真正开始赚钱的时候。

当杜飞回到家里,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

秦婉如依旧坐在炕上,没有桌子,就只能趴在炕上,拿着纸笔在学习着。

见此一幕,杜飞心中不禁有些感慨:“难怪秦婉如在之后的高考中能够杀出重围,取得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这都跟她平时努力学习是密不可分的。”

再有,他也觉得该给家里置办点什么了,起码要让秦婉如有个差不多舒适的环境学习才行。

见到杜飞走进屋里,秦婉如抬眼看了一下,就又低下头继续学习了。

杜飞没有打扰,拿起自己的破脸盆,打了一盆水,开始清洗地瓜。

为下一批芝麻糖做准备。

这时,秦婉如略有惊讶的声音传入耳中:“你怎么又洗上地瓜了?带出去的芝麻糖都卖了?”

“嗯,都卖光了”

杜飞接着道:“你学习吧,我自己洗地瓜就行。”

“我也没说要帮你啊!”

秦婉如翻了个白眼,不再搭理杜飞。

……

杜文彬和王秀琴眉开眼笑的坐在东屋的炕上。

他们今天去了趟公社,大肆采购一番。

此刻,将买回来的物品全部拿出,摆在炕上。

母子俩都高兴的不得了。

“文彬啊,虽说咱家条件不如赵书记家,但也不能让他们瞧不起!”

“看看还缺啥不,妈再给你买!”

炕上,一身崭新的黑色中山装,一双油光锃亮的牛皮鞋。

一对印着红色喜字的暖品。

一对大红色的毛巾。

两床大红色的被子。

以及,牙膏、牙刷、肥皂盒等一些列的小物件。

“应该不差啥了吧,赵叔说结婚用的东西,他都置办齐了,就等着结婚那天,他们过来接我就行了。”

作为上门女婿,不再是男娶女,而是女娶男。

整个结婚的次序,都是颠倒过来的。

到时候,赵家带人来迎亲,把杜文彬接过去。

当然,以后生的孩子,也得姓赵!

“唉!行吧!”

王秀琴叹息一声,心中五味杂陈。

虽说儿子去的是一个好人家,可毕竟是上门女婿,丢人啊!

而且,连那200块钱的彩礼都没了。

每每想起,心里都难受的要命。

不过,为了亲儿子今后生活能幸福,王秀琴还是咬牙道:“儿子啊,妈这些年给你攒了300块钱,你都揣着,等去了赵家以后,用得着你花钱的地方,你就大方的买,免得人家挑你理。”

说着,王秀琴起身从柜子里拿出钱盒子,从里面取出用手绢包着的钞票,全部递到杜文彬的手中。

杜文彬攥着钱,兴奋的说道:“妈,等我去了赵家,到时候凭借他们家的力,我一定能闯出一片名堂,等我赚大钱了,接你去省城享福!” zo/WCfkCZHELzmm7O69ufBsx06fOeijckP289DN0ptPkhWCwdZmQW9jnIVhDq/u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