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系列书序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早在公元前613年,哈雷彗星就被载入史书《春秋》中;而被发现于莫高窟藏经洞经卷中的敦煌星图,更是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星图之一。“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大约2 300年前,诗人屈原用长诗《天问》向浩瀚无垠的星空发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空间不懈的探索精神。

1957年,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上天。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自此开启了我国人造卫星的探索之路。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成功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进入21世纪,我国载人航天、北斗、探月等重大工程相继实施。在通信卫星领域,“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首发星成功定点,带动了我国大型卫星公用平台升级换代,中国卫星研制能力跨越式提升。在遥感卫星领域,“高分”系列卫星相继发射,推动我国遥感卫星的空间分辨率迈进亚米级时代。在导航卫星领域,多颗北斗卫星交相辉映,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组网完成,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近年来,“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太极一号”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羲和号”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碳卫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等“科学新星”冉冉升起、闪耀太空,在科学家研究宇宙、探索自然奥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发展重点规划”中指出,将重点推进行星探测、月球探测、国家卫星互联网等重大工程,提升航天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卫星应用服务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推动遥感、通信、北斗导航应用产业化,开发面向大众消费的新型信息消费产品与服务,丰富应用场景,提升大众生产、生活品质,推动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因此,了解卫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价值,了解卫星是如何影响并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生活在“大航天时代”的我们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独立研制人造卫星,是一个国家科学水平和工程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需要极强的基础工业体系,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才接力奋进。为提高社会大众的科学素养,拓展青少年的科技视野和技术储备,为国家建设培养未来科技人才,我们特别邀请业内权威的作者团队,策划了“国之重器”丛书的“星耀中国”系列。本系列图书将带领读者走进风云气象卫星、嫦娥探月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卫星项目,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讲述卫星背后的精彩故事,展示卫星研发科技工作者的奋斗成果。

“一个不知道仰望星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们希望会有更多的科技爱好者和青少年读者,从中国卫星创新发展故事中受到启发,继续弘扬科学家精神,追随现代前沿科技的脚步,步入科学的殿堂,成为下一代科技栋梁之才。我们更希望本系列科普图书能带领大家探索浩瀚宇宙,服务国家发展,增进人类福祉!

以书献礼,用心讲好中国卫星故事。谨以此系列图书致敬党的百年华诞,奋楫献礼党的二十大。

专家委员会 dHcoD/5EKQRREs65+x/2GLWgn/rEEQ0E07EXRWm7Wt/4StweEvDtbI4giNt0Ngl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