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直到今天,这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哲学、教育学和思想史等学科里,仍是课堂里讨论的主题。对于“法律经济学”这门课而言,在继续处理实质问题之前,不妨以这个老幼皆知的争议为例,阐明这门课在方法论上的立场。
关于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论战双方各有所据。众所周知,儒家是主张“人性本善”的,而最有名的论证之一,是孟子的名言:“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既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人性本善。
孟子善于养浩然正气,所举的例子掷地有声,令人振奋。然而,让我们心平气和地仔细琢磨,孟子的论证有说服力吗?第一,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是指人的“本性”是善或是恶。既然是本性,也就是在出生那一刹那,就已经决定了。可是,在出生那一刹那,以及往后至少几个月的时间里,人只是一堆血肉,只会啼哭、扭动、进食、睡眠。试问,如何来判断当时人性是善还是恶?第二,孟子的论证是,一般人看到儿童掉落井中,会有恻隐之心。可是,这已经是有知识和判断能力的人,知道儿童落井的后果;这样的人已经成长,并经过了社会化的学习阶段,有一定的心智能力。以人在这种状态下的反应,来论证人出生时是性善或性恶,说得过去吗?可见,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根本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无从判断。中国历史上的饱学之士,就此问题争论了几百年,其实只是浪费心思气力。
对于法律经济学而言,这门学科的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让证据说话,而不是让你的激素、信念或直觉来说话。对于法学这个有高贵光荣传统的学科,证据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司法实务的审判过程中,更是讲求证据。然而,非常可惜,在许多法学论述里,往往是“我认为如何、我觉得如何、我相信如何”,而不是让证据说话。如西方谚语所言:“为了正义,可以天崩地裂!”试问,这是信念还是事实?
回到性善性恶的争议上,为了让我们的思维更严谨一些,其实还可以再往前推进。具体而言,孟子说道,幼童坠井,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句话到底成立不成立?不妨让证据来说话。
2011年,在广东,一个两岁多的女童悦悦在路边玩耍,被车撞倒。18个成人先后路过,都没有人伸出援手。最后,小悦悦伤重不治。
不妨再让证据说话:2017年4月21日晚间20时许,在河南驻马店一道斑马线前,一位白衣女子被车撞倒,她挣扎着想站起来。交通信号灯变换后,车辆照常行驶,路人照常通行,没有人停下来帮忙,也没有人拦住过往的车辆。结果,一辆车疾驶而至,二次碾轧白衣女子,导致她伤重而逝。
可见,孟子的“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只是他的信念,如果让证据说话,真实世界并不是如此。当然,有些人可能会提出异议,孟子的立场——“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是对的。在“小悦悦事件”和“白衣女子事件”中,旁人还是有恻隐之心的,只不过考虑到其他的因素(譬如,不愿意惹麻烦等),没有人伸出援手,没有付诸行动,如此而已。这种说法,相信很多人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确实有说服力。然而,这同时也反映了:孟子等历代大师所争论的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其实并不重要。人会根据具体情境,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分析人的行为时,另有一种立场:“人,是环境的动物”,可能更有说服力。《荀子》里写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也就是说,环境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人与自然皆是如此。
关于人性的争论,我们应兼听则明,不妨以一本世界名著作为对照。《自私的基因》(The Extended Selfish Gene)是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代表作之一,于1976年首次出版,之后多次增订。这本书影响深远,曾被读者票选为“历来最重要的科学类著作”,超越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书中,道金斯就根据大自然里的诸多事实,归纳出他的见解。第一,基因复制自己的动力,是解释生物最基本的原理。第二,基因和基因所寄存的生物体(载体)或这个生物体所依恃的群体,利益不一定会一致。基因的利益,是最根本、最基础的驱动力。
同时,道金斯也特别说明:书名“自私的基因”,其实不完全精确。全书所强调的只是“基因(会、企图、希望)复制自己”,这是对事实的描述,没有任何价值判断的成分。用“自私”来描述基因的行为,也许更符合一般人的想象,适用于教学时的说明,如此而已。也就是说,道金斯的论证,是采用大自然里大量的证据,而不是根据他的揣测或是想象。
这一讲的重点:我们借着对“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的争论,说明了让证据说话的重要性。在本书里,无论是分析或论证,我都将坚守这个原则,让证据来说话!换一种说法,就是希望:我们所发展出的理论有凭有据,而不是在流沙上面建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