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节食的溜溜球效应
Yo-yo dieting

对特定人群进行研究,通常会发现,吃早餐的人比不吃早餐的人瘦。但是相同的研究也显示,吃早餐的人一天摄入的卡路里比不吃早餐的人多。我们该怎样解读这些貌似相悖的数据呢?

人们选择不吃早餐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在节食。什么样的人会节食呢?当然是胖人。澳大利亚一项以13岁青少年为对象的调查研究发现,699位参与者中不吃早餐的人数占12%,其中认为自己胖的女孩,会遵循减重饮食而不吃早餐。

当然,认为自己胖的女孩对自己体形的认知,可能是错误的。但是另一项针对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女大学生的研究发现,重度肥胖者中有48%的人不吃早餐,超重者中只有40%的人不吃早餐,体重正常的人群中不吃早餐的仅占27%。因此,胖子不吃早餐,确实没错。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这项研究由于只有166位参与者,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行业术语可以表述为p<0.09),但是很多研究都可以证实,不吃早餐是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普遍行为。因此,胖人会节食,体重减轻。但是关键问题来了,节食者通常无法持续减重,在所谓的节食溜溜球效应中,他们通常会复胖,于是这些人就陷入了以下循环:

早餐与体重之间一直有一个悖论,即人们胖时,他们选择不吃或少吃早餐(因此体形肥胖与不吃早餐之间存在关系),但是当人们瘦下来之后,他们会重新开始吃早餐,其他正餐也恢复如常,体重因此反弹,由此推论,瘦子与吃早餐之间也有关系。但是,并非体重取决于吃不吃早餐,而是吃不吃早餐取决于体重,也就是说,以下逻辑是错误的:

吃早餐 消耗更多卡路里 变得苗条

或者:

不吃早餐 消耗更少卡路里 变得肥胖

正确的逻辑是:

变苗条 可以放心吃早餐

或者:

变胖 不吃早餐

专栏:为什么节食的人会复胖

据说,马克·吐温(Mark Twain)认为,戒烟很容易,他已经戒了上千次了。因此节食者也觉得减肥容易,他们已经成功减肥上千次了。但是,减肥成功之后,他们会复胖。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80%—90% 的节食者会复胖到以前的体重。导致这种节食的溜溜球效应的至少有:愉悦、脂肪取代肌肉、重置基础代谢率和运动量、激素、基因。

愉悦

传统的节食过程几乎毫无乐趣可言。不用再吃减肥餐后,重新开始吃东西这件事,变得极具诱惑力。节食期间不吃早餐的人在中断节食后,会重新开始吃早餐(因此,才会有胖子不吃早餐,而瘦子吃早餐这个悖论)。

脂肪取代肌肉

节食的人减掉的不仅仅是脂肪,许多研究报告称,节食者在减重的同时也减掉了肌肉。但是,体重反弹之后,长回去的脂肪多于肌肉。由于脂肪消耗的能量比肌肉少,想要保持体重,就要比之前吃得还少,一般情况下他们无法做到这一点。

第一个经过研究发表“再进食时脂肪组织优先恢复”结论的,是现在已声名狼藉的安塞尔·凯斯(详见后文),他在 1944年与1945 年开展了著名的“明尼苏达饥饿研究”。凯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规模饥荒感到担忧,并(非常正确地)认为需要对饥荒有更全面的了解。他打出那条著名的广告:“为了让他们吃得更好,你愿意挨饿吗?”他招募了36名出于道义拒服兵役者(男性,身体瘦弱,年龄范围在22—33 岁),随后,他真的让志愿者挨饿,之后再给他们食物。他在1950 年出版的经典著作《饥饿生物学》( The Biology of Starvation )中指出,身体重新恢复进食后,会优先补充脂肪组织。尽管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但大多数研究人员在重现凯斯的实验时,都会发现脂肪组织会优先补充。仅此一次,凯斯陈述了事实。节食的人摄入适量蛋白质并外加运动,有助于维持肌肉量。顺便说一句,我妻子告诉我,私人教练都知道这个道理。

重置基础代谢率和运动量

《超级减肥王》( The Biggest Loser )是美国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嘉宾们要在节目中减肥,还要相互竞争。有的人减肥效果惊人,减了很多,第8季中,46岁的丹尼·卡希尔(Danny Cahill)在7个月内减掉了108千克。《纽约时报》( New York Times )在2016年5月2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正如这篇文章所述,参赛者遇到了“适应性生热”(adaptive thermogenesis,thermogenesis源自希腊语 therme ,即“热”,以及 gignesthai ,即“生”)的问题,这个听起来有些花哨的词组,实际是指人体消耗的能量会发生变化。

用拟人法来说,我们的身体在主观上并不想减重。我们的身体将饥饿视为一种可怕的威胁,这是进化过程中训练出的结果,身体经历过体重大幅度下降之后,会本能地做出通过降低基础代谢率来节省能量的反应,这种反应机制有时被称为“最胖者生存”,而且这种代谢率的下降可能永远不会恢复。如果你以为,我们现在谈论的基础代谢率变化,前后差距很小,那就错了。一项有影响力的研究表明:“两个体重与身形差不多的人,一个原本肥胖,一个从未肥胖过,前者必须比后者每天少摄取300至400卡路里的热量,才能维持跟对方相同的体重。”

《纽约时报》给出的数字更大,前者比后者每天必须减少大约600卡路里的摄入量。《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是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对《超级减肥王》展开的研究撰写的。这个数字和一顿饭摄入的卡路里差不多,想和从不节食的人保持相同体重,节食的人要一直空出这个热量缺口。例如,丹尼·卡希尔就没做到这一点,2016年他的体重比七年前重了47千克。

虽然有些研究在节食者身上并没有发现适应性生热现象,但大多数研究都发现了这一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适应性生热是如何打击节食者的。实际上,适应性生热的发生,不只是因为节食者基础代谢率下降,还因为一种现象的强度也降低了,我们称这种公众未广泛认知的现象为“非正式运动”。

身体活动可以通过便携式计量器或“加速度表”(智能手环这类运动追踪设备的前身)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正在节食以及之前节食过的人参与的休闲活动,比从未节食过的人少。正在节食以及之前节食过的人,更愿意搭电梯而不是爬楼梯,以前会走路去的地方,可能因为不想动就不去了,或者虽然距离很短也要开车。这样看来,正在节食以及之前节食过的人,过去也会爬楼梯、伸展筋骨,如今似乎连这样的念头都没有了。

因此,对于不吃早餐摄入更少卡路里却肥胖这个悖论,适应性生热提供了另一种解释:不吃早餐的人,通常都会受到节食的溜溜球效应影响,由于适应性生热,消耗的热量相对较少而肥胖。但是,这些人不是因为不吃早餐才变得肥胖,而是因为节食的溜溜球效应引发了适应性生热。

激素

我们的激素也不希望我们减轻体重。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超重或肥胖的参与者,在大规模减重后,即使在停止节食一年后,胃泌素(增加饥饿感)这类激素的浓度会提高,而瘦素(减少饥饿感)这类激素的浓度会降低。

基因

我们的体重是由基因还是环境决定的?伦敦国王学院的双胞胎专家蒂姆·斯佩克特(Tim Spector)教授发现:“同卵成年双胞胎的体重平均相差不到1千克。”

简而言之,遗传因素对一个人的体重影响巨大,约占三分之二,而环境的影响只占三分之一。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有52个所谓的“肥胖基因”变异,或与肥胖有关,不过没有一种变异能单独发挥强大作用,除了某些罕见的情况,肥胖和超重都是基因组合与我们的饮食和运动量相互配合的结果。在这些基因变异中,很多会在控制食欲方面发挥作用,有些会在基础代谢方面发挥作用,还有一些则会决定我们的肠道微生物组合。因此,如果我们节食,用斯佩克特教授的话说就是:“我们的身体似乎会去适应这种卡路里摄入量的减少,然后继续按进化出来的设定行事……这就是大部分节食减肥会失败的原因。”

令人担忧的是,为了减重而节食,甚至可能引起体重增加。2012 年,芬兰的一个研究小组发表了一份有关同卵双胞胎的报告:让同卵双胞胎的其中一人刻意节食减重5千克,另一人从未节食。最后的结果是,节食者比从未节食者平均重0.4千克。

结论

瑞士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对该领域相关研究进行复查得出结论,瘦人永远不要节食,节食蕴含着最终会发胖的风险。只有那些肥胖的人才应该节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通过节食起到减重的效果。

很多人想不到,节食竟会成为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种能让人减轻体重,同时不会反弹的方案,或者说一种生活方式。接下来我们会发现,不吃早餐就能帮我们实现这个目标。 nyVRWOItByhCWfjVCAfc00kMbfu64jgyQb1zpKMCHeBBtEX73B4X6X7QAyOQNNN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