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迷思三:早餐有助于减肥
Myth No. 3: Breakfast is slimming

总是有专家言之凿凿地表示,早餐能产生饱腹感。他们都说,早餐能填饱肚子,提高血糖值,因此后面的几顿饭就会少吃。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然也有同行评议的科学论文做出这样的论断。得克萨斯州的心理学家约翰·德·卡斯特罗(John de Castro)博士就写过很多这样的文章,他在2004年撰写的文章中说:“我们发现,当个体参与者的早餐分量高于一日进食量的平均值时,接下来他们一整天的进食量就会明显减少。”显然,他的意思是,一个人早上吃得越多,这一天的剩余时间吃得就越少。德·卡斯特罗把这归因于饱腹感。以下是他的模型:

吃早餐 饱腹感 午餐少吃 体重减轻

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模型,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大多数科学家发现,事实恰恰相反。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纽约康奈尔大学的大卫·列维茨基(David Levitsky)和卡莉·帕卡诺夫斯基(Carly Pacanowski)发现,给参与者提供清淡的早餐(约350卡路里)时,他们午餐的摄入量完全不变。也就是说,早餐摄入350卡路里并不会导致午餐卡路里摄入的代偿性下降,因此只要吃早餐,他们每日的摄入量就会增加350卡路里。此外,当参与者吃大约 624卡路里的正式早餐时,他们午餐摄入的卡路里只会减少144卡路里,导致每天净增加480卡路里的摄入量。难怪列维茨基和帕卡诺夫斯基会得出“不吃早餐或许是一个减少能量摄入的有效手段”的结论。因此,列维茨基和帕卡诺夫斯基的模型是:

不吃早餐 少吃食物 减少能量摄入

反之:

吃早餐 吃更多食物 增加能量摄入

列维茨基和帕卡诺夫斯基明确表示,“这些数据与已发表的文献一致”,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研究才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德·卡斯特罗受到广泛认同的饱腹感假说是错误的,吃早餐会增加能量的摄入。

有人对1952年至2003年间的47项最权威的早餐研究进行了总结,根据这份综述,约有 20% 的儿童和成人不吃早餐,而吃早餐的人通常每天会摄入更多的卡路里。因此,与谣传相反,吃早餐会增加卡路里的摄入量。那么,我们如何解释德·卡斯特罗的发现——“当个体参与者的早餐分量高于一日进食量的平均值时,接下来他们一整天的进食量就会明显减少”呢?

有意思的是,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肥胖症诊所的沃尔克·舒斯齐亚拉(Volker Schusdziarra)博士和他的同事们认为,德·卡斯特罗有关早餐的结论,只是一种统计错觉。舒斯齐亚拉博士对一组参与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如果由他们自己动手准备,他们早上的进食量基本保持不变(即出于习惯,早餐进食量相对固定),但是早餐之后的其他几顿饭,进食量就不会如此恒定了:有时候午餐和晚餐吃得多(出于各种原因,比如弗洛姨妈过生日,或者去餐馆庆祝一下);有时候午餐和晚餐吃得少(也是出于各种原因,比如身体不舒服,或者工作忙)。

由于早餐的摄入量基本固定,因此午餐和晚餐大吃大喝的时候,早餐占一天进食总量的比例自然不大,而午餐和晚餐若吃得少,早餐占一天进食总量的比例自然就大。因此,看起来就像:

早餐吃得少 日食物摄入量大

以及:

早餐吃得多 日食物摄入量少

但是,这都是建立在午餐和晚餐摄入变量较大基础之上的假象,真正的模型是:

午餐、晚餐吃得多 早餐相对吃得少

以及:

午餐、晚餐吃得少 早餐相对吃得多

舒斯齐亚拉肯定了德·卡斯特罗的数据,只是对德·卡斯特罗的解释提出了质疑。接下来大家会发现,这正是本书的主题:成百上千位科学家积累的早餐数据(居然有这么多有关早餐的研究,着实令人吃惊),基本上都值得信赖,但这些发现却遭到了系统性的曲解。

专栏:饱腹感和社交饮食

饱腹感当然是真实存在的。3岁以下的孩子,只会对一种信号做出进食反应,那就是饥饿感。但是到了5岁,他们的食欲就已经被社会信号篡改。因此,康奈尔大学食品与品牌实验室的布莱恩·万辛克(Brian Wansink)在其2006年出版的《无意识进食》( Mindless Eating )一书中提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的一段话:

给3岁或5岁的孩子吃奶酪通心粉,无论给的是中份还是大份,3岁的孩子只会吃掉相同的分量,他们吃饱就不再吃了;但是5岁的孩子则会随机应变,给他们大份的,他们就吃得多,大约能多出26%。5岁孩子的表现和成人完全一样。食物的分量会影响我们的进食量。

米歇尔·梅(Michelle May)博士在2011年出版的《吃你所爱,爱你所吃》( Eat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Eat )一书中,列举了会抵消饱腹感,进而造成暴饮暴食的社会和心理信号,其中包括孤独、抑郁、焦虑、压力和无聊。或者用1997年《辛普森一家》( The Simpsons )漫画中男主人公的话来说:“孤独和芝士汉堡是一个危险的组合。”

吃东西时注意力不集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进食刺激因素。曾有一篇综述,是对24篇独立研究论文进行的总结,得出的结论是:吃东西时注意力不集中,比如边看电视边吃薯片,食物摄入量平均增加76%。因为分心的人,不仅吃的时候不用心,甚至对吃东西这件事没什么记忆,于是吃下一餐的时候会假定自己一定已经饿了。“两餐之间不进食”这一古老的禁令背后蕴含着智慧。

另一个社会信号是同伴。在约翰·德·卡斯特罗的几个被大家熟知的研究报告中,曾指出:如果你和另外一个人一起吃饭,你的进食量会增加35%;如果你和三个人一起吃饭,你的进食量会增加75%;如果你和六个人一起吃饭,你的进食量会增加96%。正因为如此,万辛克才在《无意识进食》一书中说“肥胖会传染”。

人类并不是唯一会被同伴影响进食量的社会性动物。早在1929 年,人们就发现,一只单独圈养的鸡在吃饱后会停止进食,如果往笼子里放入另一只鸡,它会再次进食。猪、鱼、老鼠、沙鼠、狗和灵长类动物,都是如此。社会性动物在进食方面,也具有社会性。万辛克甚至表示,我们在餐厅点菜的数量会受到服务员体重的影响,“如果是比较重的服务员为顾客服务,那么顾客点甜点的概率会增加四倍”。

经过漫长的进化,人类磨炼出了寻找社会认同的属性,我们吃东西不仅受自身饱腹感支配,同时也会受社会和心理选择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即便饱腹感已经得到满足,我们还能继续吃。

(在本书中,我顺从学术界的惯例,将当代发病率超高的肥胖症和糖尿病描述成“流行病”或“大流行”。最初这两个词的定义是人际传播疾病,但是现在过度进食也具备了社会传播属性,用它们来描述肥胖症和糖尿病也合情合理。)

有一个例外

虽然通常情况下有人陪同会吃得多,但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他们的心理学实验室,开展了一堂有关“熟络”的课程,过程中发现,在心仪的异性面前,女性零食点心会少吃75%,但是男性不会如此。研究人员因此对女性“自我展示”这个因素,在厌食症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做出了推测。1921年,阿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出版了一本名为《克罗姆·耶娄》( Crome Yellow )的小说,他在第19章写道:

他惊讶地发现,艾米琳小姐的胃口很差,实际上不是胃口差,是根本没有胃口,这让他有些心疼。两勺汤,一点鱼肉,没有鸡肉,没有红肉,三颗葡萄——这就是她的全部晚餐……

“求求你,别跟我提吃饭这件事。”艾米琳说这话的时候,像一株娇弱的植物那样萎靡无力,“我们觉得吃饭这件事,太粗鄙、太世俗了,我和我的姐妹们都这样认为。”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主人公发现一扇暗门,他打开门发现姐妹们正在享用丰盛的午餐。主人公立即要挟其中的一位叫乔治安娜的女孩嫁给他。 gAPRuQZ3h1l3SMqcQuvMCFQlFzApyZmI/UEKubrxWUwDpAjJvraIGROxmlAu7Dd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