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我常常问自己,如果我是被采访的这名学生,我会不会厌学?答案大多是:会。

过去4年多来,我深度访谈了150多名学生,他们遍及全国各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学习能力、不同身心状况。和他们相遇,缘起2020年年中,我在“少年大不同”公众号上开设了一个名叫“少年发声”的专栏,意图在纷扰的教育舆论场里,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发声的平台。

为什么要让少年发声?因为我发现孩子们是教育的主体,却大多是教育议题的沉默者,这不正常,也不合理。而我相信,他们的声音,值得被听见,理当被听见。

《少年厌学》是“少年发声”系列的第三本书。之所以将“厌学”作为主题,是因为这股情绪在学生群体中存在。

就算你不是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的业内人士,你可能也会有体会:自家、亲戚、朋友、同事的孩子在家待着不去上学,已不再是新鲜事;更让人揪心的是,常会听到有孩子用彻底告别这个世界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主动来添加我微信、找我倾诉的学生中,超过一半处于厌学、休学、退学阶段,其中又有超过一半伴随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累”“无助”和“绝望”是被他们高频提及的状态,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找不到可以倾吐的对象。

与此同时,家长面对的是孩子紧闭的房门和心门,当孩子对学习心生厌恶,进而对人生心生厌弃时,父母们只能干着急:我家孩子这是怎么了?这可怎么办?

在“少年发声”上百个访谈中,我筛选了12个学生厌学的典型案例,覆盖一线城市和乡镇等不同地域,其中有刚出现厌学情绪的、有因厌学而休学或退学的、有摆脱厌学情绪复学的,他们的心路历程是对“怎么了”和“怎么办”的最好回应。

此外,在“少年大不同”累积的近千个全国厌学学生咨询案例的基础上,我和团队还对这一代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做了一些梳理和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分三大板块、五个方面,这也正是本书的框架结构:第一板块是学业压力;第二板块是家庭关系,包含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第三板块是学校关系,包含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过度的学业压力

多少年之后,这一代孩子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时光,除了学习,还会记得什么?

我们都知道“过度医疗”不好,但对“过度教育”却常常视之为合理,为什么?因为这么干能出成绩,在很多人看来,能出成绩就是对的。

可是,学生们承受不了了,有这么三重学业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时间的过度挤占。白天上学、晚上写作业、双休补习,这样的生活不是过一天、一周、一个月,而是整整12年。更令人生畏的是,这12年间,发条越上越紧,把所有跟学习无关的事项纷纷抛掷出去,比如娱乐、运动、社交、休闲,最后甚至压缩睡眠。“大人们恨不得我们24小时都在学习,”很多孩子说过同样的负气话,也有孩子说着说着哭了起来,“我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

课业的过度繁重。从数量上看,作业多,“每个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好像我只上他/她一门课”,初二以上年级的学生每天作业做到半夜十一二点是日常;从节奏上看,老师上课进度快,要是寒暑假不提前学或平时不抓紧补课,很可能坐在课堂里都听不懂;从形式上看,学习异化成了背诵知识点和套用公式,为了提高正确率,初三、高三全年反复刷题,力求将每个人锻造成紧扣标准答案的考试机器。

竞争的过度强调。不论是按成绩分班、排座位,还是将每次月考年级前十张榜公布在走廊最显眼的位置,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学生:学校是一座竞技场,你要赢过别人;不进则退,你随时有可能惨遭淘汰。有一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是这么做初三中考动员的:“从今天起,坐在你身边的同学不再是你的同学,他们是你中考考场上的敌人。”

当前的状况是,就算付出了这一切,也不是谁都能得偿所愿,而比这更加残酷的是,在求学过程中,太多孩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对自我的信心和对人生的意义感,这些不可量化的沉没成本对一个人的一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冲突的亲子关系

面对同样的教育环境,并非每个学生都厌学,差别在哪里?在我看来,最大的变量是父母——父母能不能倾听和理解孩子?能不能给予孩子学习上和心理上的有力支持?

遗憾的是,我看到“内卷”的态势像一个黑洞,吸走了很多父母的理智,他们看不见自己的孩子,也给不了孩子所需的帮助,却成了孩子内耗的最大根源。有时候,孩子们厌恶的可能不是学习本身,而是与学习相伴的恶化的亲子关系。

拆解开来,孩子们的不满集中在三个方面。

不能认同家长的教育理念:家长将学习功利化,固守“读书改变命运”的执念,只看重成绩,不顾现实,不看未来。

不能消化家长的失控情绪:对于学习中的大小问题,不少家长存在弥漫性的焦虑,时不时爆发,出手打人、出口伤人,意识不到危害,拒绝改变。

不能接受家长的管理行为:家长的高期待加上全方位控制,剥夺了孩子的学习自主性,孩子一切都要听从父母的安排,只能过“二手人生”。

这样的亲子关系会换来孩子的“三低”:低能量、低自尊、低效率。他们要么拨出很大一部分心力去抗争,争取为自己而活的权益,要么“习得性无助”地“躺平”,“算了,我投降”。没有一个方向有助于学业精进。

有孩子问:“爸爸妈妈,如果我只能是一个普通孩子,我还应该来到这个世界吗?”这问题问得让人心疼。我们究竟是爱孩子,还是爱孩子带回来的满分试卷?父母们的表现,常常令孩子们怀疑。

当成绩不好的学生被各种惩戒,如果父母也加入惩戒的队伍,那孩子的生存空间将变得更加逼仄,退无可退。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是一个任何时刻都能托住他的大后方。

紧张的夫妻关系

“我的父母就像两个被迫住在同一病房的病人,一个缺胳膊,一个少腿,互相不对付。”这段冷峻的概括,是一个孩子发给我的,用来形容她父母的关系。

把夫妻关系搞得一团糟的父母,他们到底有啥“病”?在孩子们的讲述中,我发现:

好些父母的人格是不健全的,你听了会想,怎么可以这么做人?!

好些父母的沟通方式是没有技巧的,你听了会想,怎么可以这么说话?!

好些父母处理问题是没有章法的,你听了会想,怎么可以这么做事?!

婚姻是两个成熟的人玩的游戏,比较麻烦的是,正像很多孩子所述,“我的妈妈没有长大”“我的爸爸其实很幼稚”,他们在一起组建的家,难免血雨腥风。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们通常会被这样一些情绪所吞没:

当看到生命中最挚爱的双亲互相攻击伤害时,孩子会恐惧;

当家庭成员之间完全没有爱的流淌,整个家就如冰窖般寒意刺骨,孩子会压抑;

当意识到父母的婚姻随时可能解体,这个家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孩子会担忧;

当父母说“如果不是因为你,我们早离婚了”,孩子会愧疚。

最令人喟叹的是,不少孩子会用自我牺牲的方式去黏合父母的夫妻关系,比如把自己整得抑郁休学,这下爸爸妈妈就有机会团结一致、展开合作了——这是疾病的获益,孩子潜意识里甚至不让自己好起来。

装着这些情绪垃圾的孩子无心向学,你说这是谁的责任?

什么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和睦的夫妻关系当是题中应有之义,它是比亲子关系更为底层的关系,是家庭的基石。基石有多坚固,孩子的学习状态就有多么心无旁骛。

难处的同学关系

不愿去上学,不一定是因为学业问题,很可能是因为在学校没有朋友。我在访谈和咨询一线能强烈地感受到,受同学关系困扰而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

相较于学习,父母对孩子交友问题是不太在意的,“你去学校主要是为了学习,有没有朋友无所谓”“你现在交不到朋友没关系,好好学习,以后去了更好的学校就有朋友了”“别人为什么排挤你不排挤别人?你是不是应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人家欺负你,你就躲远点,别惹人家就是了”……

这些劝告,没有一条有价值,只会让孩子感觉不被理解,更加孤立无援。

来,想象一下,如果你一天10个小时在校都是形单影只,吃饭时一个人坐,上课分组常常被落下,下课没人聊天只好假装看书把时间熬过去,节假日也不会有玩乐邀约……在这个班级里,你会不会难过?如果再叠加更严重的校园霸凌,你会不会想逃?有孩子说:“我踏不进那间教室,坐在里面的每一分钟都很孤独,度日如年。”

现在的孩子交朋友怎么变得那么难?原因有很多:从小以学业为重,缺乏群体活动,没有发展出良好的社交能力;复刻了父母的人际交往模式,不知道如何处理冲突;同学之间的恶性竞争破坏了社交心态,害怕付出真心,总是有所戒备;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不同,找不到可以真正交心的朋友;在虚拟网络世界游刃有余,一到现实世界面对活人,就瞬间自闭……

这些原因累积起来,会让人在社交中受挫,而社交受挫会影响身心状态,身心状态又会影响学业表现,发展到后来会让孩子走向休学甚至退学。

所以,当孩子回家抱怨“我在学校没有朋友”,请千万要接收到这条求助信号。

对抗的师生关系

另一条不容忽视的危机信号,是孩子吐槽老师。

他们会在家里有意无意地吐槽老师的教学水平、管理方式、品行问题。家长的第一反应通常是“你怎么可以这么说老师?”“老师有老师的道理”“老师有老师的难处”“老师都是为了你们好”……表面上是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根本上是要消弭孩子对老师的反感,让孩子好好读书。

我想说,请家长在孩子吐槽老师不好的时候,多问一句:“孩子,怎么了?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

这些年,我看了太多师源性伤害导致孩子厌学的案例,有老师让孩子跪着上课,并鼓动其他同学嘲笑他;有孩子向我们咨询师吐露,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责他,“你这么蠢,不配当我的学生”,这句话击溃了他,让他休学在家长达2年;更有学生长期遭受老师打骂,数量之多远超我想象。

不要怪这代孩子脆弱,实际上他们是一代新人,更讲求公正、平等,更看重真实、良善,为了捍卫尊严,他们是不怕玉石俱焚的。

于是我们会看到,当学生讨厌老师,他会放弃这个老师教的这门学科,上课不听,作业不做,考试乱涂。渐渐地,这样的对抗会影响孩子整个学习状态,其他学科的分数也会跟着滑坡。

这时候家长急了,一心要把孩子的成绩重新搞上去,殊不知对孩子而言,他更希望家长挺身而出,为自己讨个公道。这个心结不打开,谈什么学习!

这年头,教师这一群体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一举一动都被用“卡尺”来测量、来考核,但无论如何,真心希望老师们懂教育、爱孩子,我也相信,这样的老师依然是主体。

在本书中,透过孩子们的讲述,你将能清楚地看到这些因素如何交织在一起互相催化,进而意识到厌学不是学生个体的问题,而是家庭、学校、社会整个生态系统的问题。

“我为什么要上学?”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叩问。当学习无法给孩子带来过程中的愉悦感和目标上的意义感,当教育无法有力地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那么,我们该如何回应孩子的叩问?

厌学,从来不是什么自我放弃的“躺平”,在这些情绪和行为的背后,我看到孩子们在启动自我探索。

陈瑜
2024年秋 aZqbYtx4KTyNla4AlzSVZALsbf+4uOjaFAC7G6OXUZmz40F6XgwsDK0CO+gz+Lt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