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课

2018年4月4日

今天不是讲佛法,讲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孝经》。

如果讲佛法,尤其讲藏传佛教,我有把握,但讲《孝经》,我不是专业的,只是爱好,之前看过一两遍。去年去瑞士,因为某些因缘,我翻阅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典籍,其中有《孝经》。看完之后,就决定给大家讲授,同时发了愿。现在,愿力成熟了。

我们一起学习《孝经》。我没有《孝经》的传承,也没有专门听受过,所以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些我个人的理解,虽然按照真正的传讲方式来说,这样不一定合理,但大家共同学习也可以。

我见过很多西方教授,他们常将自己特别喜欢的书讲给学生听——有些特别喜欢大圆满,“这本书里,大圆满的内容讲得很好,我特别喜欢!”结果将书中直指心性的内容随意地拿出来,直接给大家讲。在密法专业的人看来,大圆满好像不是这样直接讲吧……但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东西方对孝经的重视程度

有些人认为:“《孝经》,孩子们确实需要学,但成年人不需要。”实际上,《孝经》作为传统文化中的著名经典,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都需要学。

这里的“孝”,不仅指子女孝顺父母,还包括“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等五种不同的“孝”。而且,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以及完善人格方面,《孝经》的作用非常大。这也是几千年来,这部经典始终被人们所重视的原因。

不仅中国重视,现在西方也很重视。

一般认为,东方孝顺的观念,可能和部分西方文化相抵触,所以西方人不会对《孝经》感兴趣。但事实并非如此。据说,仅是《孝经》的英译本,就有六七种之多,除了英译本以外,还有日译本、法译本、德译本,等等,有很多不同语种的译本。可以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智慧,了解中国古代的圣贤文化。

其中的有些内容,他们觉得很有道理;虽然有些和他们的传统文化不一定吻合,但无论是从研究层面,还是从世间生活的角度来说,许多人,包括很多学术界的知识分子,都认为研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有意义和必要。

从历史上看,过去中国的智者们特别重视传统文化,而在所有的传统典籍中,最受人们欢迎的就是《孝经》。

虽然《孝经》的内容不多,只有1800多字,但从古至今,一直备受帝王将相的重视,尤其是唐玄宗,以及清朝的顺治和雍正,他们不仅亲自在老师面前听受过,而且还为《孝经》作了推荐。高层重视的话,民间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儒家文化历来非常兴盛。

传统文化为何会由盛转衰

然而,如今人们的重视程度大不如从前。这其中的原因,我想大家清楚。

一是因为文革。文革期间,传统文化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当时,我也参加过几次批判“孔老二”的会议。那时我还没上学,不懂文字——我上学比较晚,16岁才上小学,并不知道“孔老二”是谁,只觉得他听上去是一位老人。在那个年代,我们当地经常举行“批林批孔”大会,这方面的宣传画也随处可见——上面画着一个特别难看的老头,旁边写着“思想腐朽陈旧,有染污性!”在那样的大环境下,以至于我,一个还在放牛的牧童,也跟着认为:哦,这个人可能很坏的!

16岁以前的日子,我是在雪山和森林中度过的。

当时在合作社的分配下,我们家专门负责养公牛,大概养了好几百头。我每天要不是骑着牦牛,就是骑着马,在蓝天白云下,吆喝着几百头公牛,在山林中放牧,在高山上唱玛尼歌。我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

这样的童年,很美好。虽然那时没读什么书,但就像西方,孩子在读幼儿园和小学时,父母会让孩子在非常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以拓宽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开放的心态。

当时除了放牦牛以外,偶尔也会得到通知。通知来自被称为“戴一层帽、戴二层帽”那些阶级成分不好的人。他们总是半夜三更来,说明天去某个地方开“批林批孔”大会。

有时是我父亲去,有时是我去。轮到我去的时候,我既开心又害怕,开心是因为很少有机会能见到那么多人,害怕是因为我一个牧民家的孩子,从未接触过那么多人,担心他们会不会连我也一起批判?

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听过一些不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言论。对于传统文化来说,那的确是一场灭顶之灾。这些我不多讲。

二是因为西方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给传统文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甚至比文革更严重!

文革时,虽然汉地的孔庙、佛寺均遭到了严重破坏,但人们心里,仍然敬仰传统文化。藏地也是如此,即使寺院只剩下残垣断壁,但人们内心的信仰,从未被真正动摇,他们对于三宝的信心始终坚固。

与之相比,从表面上看,虽然西方文化并没有破坏任何寺庙,但它直接冲击的,是人们内心的信仰,而这很可能让传统文化毁于一旦。

孝经的作者之争

历史上,秦朝曾发生过“焚书坑儒”运动。在秦始皇下令焚烧文化典籍之后,短时间内,秦以前的古典文献就被焚烧殆尽。据说,《孝经》等典籍因为被人秘藏了起来,才逃过被焚烧的命运,而流传至今

在唐代,《孝经》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从版本角度讲,《孝经》和《圣经》等其他文化典籍一样,有诸多不同的版本。关于《孝经》的作者,历来众说纷纭,学者们各抒己见——孔子所作、曾子所作、子思所作、孟子所作、七十子所作、汉儒伪托等。

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孔子和子思之间有血缘关系,另外,曾子是孔子的弟子,而子思又是曾子的弟子。有些史学家推测,《孝经》应该是子思所作。当然,谁才是《孝经》的真正作者,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定论。

有的典籍,作者并不明显,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所以我们现在学习《孝经》,要想完全断定其作者,也有一定的困难。但《孝经》的思想,毫无疑问属于孔子。

孔子活了72岁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和释迦牟尼佛同一时代。对于孔子的在世时间,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说法。总之,孔子被尊称为“圣”,当时的人们对待孔子,就像佛教徒对待佛菩萨一般。

众所周知,《孝经》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典籍。不过说实话,我在讲《孝经》的过程中,不像平常讲佛法,始终能感觉到一种加持力。实际上,讲任何经典,除了看重文化本身以外,还特别重视加持力。《孝经》有没有加持力呢?孔子是一位圣人,应该有加持力。

21世纪需要传统文化

事实上,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无论是否有信仰,都很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包括这里的法师同样需要学。作为法师,如果只会讲“胜义谛”“世俗谛”“阿罗汉”“菩萨”等佛教教理,却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了解一些世间的文化与知识,就很有可能与世间脱轨,以致难以和世间人沟通。因此,佛教界也有必要了解传统文化。

就像我刚才讲的,如今时代的大多数人,因为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觉得唯有西方的逻辑思想、科学思想是合理的,是非常正确的,而传统文化,可有可无。这样的想法有待观察。

在学习《孝经》的过程中,我们不敢说“传统文化百分之百正确,传统思想统统应该接受”,毕竟《孝经》出现于世,已经快2300多年了。这期间,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又从工业社会到现在的科技时代。随着时代格局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谁都不敢说两千多年前的教义完全能跟上当今时代。

即便如此,我们仍需重视优良的传统文化。况且,传统文化中的有些理念,本来就值得重视。

这些年来,由于大家长期不重视传统文化,而导致的种种问题,大家有目共睹。家庭、社会中的许多问题,其实和人心息息相关。而人心,又与教育密不可分。

如今,东方的教育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变得“不东不西”。

在孝顺父母方面,西方有自己的方式。我去了西方之后,感触很深。在西方,子女满十八岁以后,基本上独立了,父母不再干涉子女的生活,而大多数的子女,对待父母就像对待朋友一样,只有极少数人会奉养父母。

有一种说法,“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这不一定对,但非常流行。而且在西方,即使子女不管父母,父母也完全能生活,他们的传统就是这样,父母会想办法度过自己的晚年。

有些生活在西方的华裔,给人的感觉不伦不类。一方面,孩子成年以后,父母不让孩子打工,自己还不断地付出,为孩子提供学费、生活费;另一方面,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孩子长大之后,不好好孝顺父母,却仍然从父母那儿拿很多钱。父母不断地付出,却感受不到孩子的孝顺,这让华裔父母的心中有很多怨气和委屈,他们经常抱怨:“我对孩子那么好,钱全用来供他读大学,可他现在连理都不理我!”他们不知道,孩子的世界早已西化,父母和子女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隔阂——父母认同的,始终是传统的孝顺观念,而二代、三代华裔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西方人。

很多定居在西方的藏族人,他们的孩子虽然看上去是藏族人,但实际上,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西方人一模一样,已经完全接受了西方文化。

在这样的时代学习传统文化,可能会使那些既了解东方文化,又清楚西方文化的人,觉得有很多难以接受的地方。我在讲的过程中,如果你们觉得“这不合理,西方不会承认这种说法”“这种思想很古板”……这都可以,我们这次是以开放的态度学习儒家思想。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批评,对无法接受的思想,也可以探讨。

“孝”“经”

下面讲《孝经》。

在汉文中,《孝经》的“孝”字比较特殊,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表示子女应该顶戴长辈,弟子应该恭敬老师。“孝”有随顺的意思,也有恭敬、承侍的意思,同时,孝与道德有关,内涵很深,并非仅指孝顺父母。

在唐代,《孝经》被尊为经典。不过按照藏传佛教,只有佛陀的语言才能被称为“经典”,菩萨、大德们所造的注释,只能被称为“论典”。经与论之间,有一定的差别。而汉地,包括《六祖坛经》在内的有些论典,也被称为经。也许在古代,特别尊贵的法宝被统称为经典。

父母懂孝经,孩子才懂孝顺

或许有人认为:“这次讲《孝经》,是不是专门讲给孩子们听的?”孩子是要听,父母更应该学!我以前讲《弟子规》时,不但希望孩子学,父母也要跟着一起学,这样效果更好。

如今,相当一部分父母不会培养孩子,不仅如此,自己作为父母,却首先不懂孝——既不会孝顺父母,也不知道如何尊重师长。所以说,《孝经》父母也需要学。

你看,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熊孩子”出没。其实在“熊孩子”的背后,很可能有“熊父母”。从一些新闻报道中,能看出孩子的很多不当行为,其实来自父母,再加上父母溺爱孩子,过于维护孩子,以致孩子的恶行不断发展,最后没办法制止。这方面的问题,值得所有父母反思。

我们讲《弟子规》时,有些父母跟着一起学。学完后,他们在对待自己的父母时,心态和行为等很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还有些人,学完之后特别后悔,觉得自己很不孝,父母在世时,并没有好好地照顾他们,现在想弥补,也没机会了。无论如何,这种忏悔心,以及对父母的报恩心,值得肯定。

无论西方文化承认与否,从道理上讲,对父母的尊重心、报恩心非常重要。在报答父母恩德方面,佛教中有很多相关的经典,如《父母恩难报经》《盂兰盆经》《地藏经》。《地藏经》其实也是一部报恩的经典,尤其与报答母亲的恩德有关。

这些经典,讲了父母的恩德、为何要报答父母之恩的道理,以及报父母恩的方法。父母健在时,有必要懂得这些道理。即使不在了,明白这些道理也很有必要,依此,可以对照之前自己对待父母的态度和方式,假使发现有做得不如法的地方,要好好忏悔。

父母在世时,最好不要和他们吵架,一旦他们离开了,你会时常想起他们的功德。

我有个熟悉的朋友,他说:“我的双亲还活着时,我们彼此都看不顺眼。现在,他们离开了,他们的缺点,我一个都想不起来,每天想到的都是他们从前对我如何如何好,但也于事无补了。”

我个人而言,在孝顺父母方面还算可以,没有后悔的地方,但在报答恩德方面,可能做得不够。按照藏地的传统,尤其是父母去世之后,子女经常会为父母行持善法、做功德,这方面做得非常多。

下面开始讲《孝经》的正文部分。《孝经》共有十八章,今天讲第一章——开宗明义。这一章相当于总义,总结归纳了《孝经》的意义。

|仲尼居,曾子侍。

孔子在一个地方居住,他的弟子曾子 (曾参) 承侍着他。

曾参是黄帝的后代,德行可嘉,以孝著称。一则故事中提到,曾子对父母很孝顺,关爱母亲已经到了母子连心的程度。

心有灵犀的曾子

有一次,曾子去山上砍柴,这时家里来了客人。曾子的母亲可能不擅长待客——我的父亲也是这样,只要母亲不在家,父亲就特别担心家里来客人。其实藏地招待客人很简单,倒一点糌粑给客人吃就可以了。但我父亲有点不善言辞,不太会跟客人聊天,所以每次家里来客人时,父亲让我们马上去喊母亲,“让你母亲赶紧回来,来客人了!”每次来客人,他都特别害怕。 (众笑)

曾子的母亲也是这样,家里来客人时,她手足无措,想让曾子快点回家。但当时没有微信,发不了信息,于是她就咬自己的手指。

母亲用力咬自己的手指,结果,正在山上砍柴的曾子,忽然一阵心疼。曾子意识到母亲可能有什么事,就背着柴火赶紧往回跑。

到家后,母亲对曾子说:“家里来了客人,我想让你早点回来,才咬自己的手指。”他们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联系”的,心有灵犀,对吧?

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也许再怎么用力地咬,孩子也不会有丝毫感觉。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孔子对曾子说:先王 (指尧舜禹等过去的首领) 拥有至高无上的道德窍诀,可以归顺天下人民的心,使人们和睦相处,而不会勾心斗角,也不会发生矛盾或冲突,并且上下和合,无有怨恨。你知道这个道理吗?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曾子离席而起,说:弟子特别愚笨,怎么会知道这些道理呢?

古代不像现在,现在大家都坐在沙发、地毯或凳子上。有的人习惯了坐凳子,现在听课没凳子,只能将脚这边伸一下,那边拉一下,不停地给自己的膝盖做按摩。

这里的“参”,指曾参。“不敏”,愚钝,不敏锐。曾参说自己很愚笨,并不明白这样的道理。

我们有些人也像曾参一样,经常说:“弟子特别愚笨,什么都不懂。您加持加持,一定要用文殊菩萨来加持我!”

当然,有的人并不是不懂,只是在老师面前装作不懂。就像《弟子规》中讲,“对尊长,勿见能”,一般而言,学生即使知道,也不会在老师面前说,“我懂我懂,这些我都懂!”在师长面前要谦逊一些。所以,曾子即使知道,但作为弟子,也应该如此回答,而不会说自己什么都懂。

这里的“避席”和佛经中的“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有些相似。阿难尊者陈白佛陀时,通常将披单搭在左肩,然后合掌白佛。古人很重视礼节。

这以上简单讲了道德的重要性。

道德确实重要,如果失去了道德的约束,天下将会大乱。这一点,从目前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人与人之间以自我为中心的相处模式中,略见一斑。

与人相处时,如果太现实、太自我,没有容忍心,也没有大乘佛教中讲的利他心——那种发自内心想要帮助他人的心,那么几个人坐在一起,可能会各自想的都是自己,根本不会考虑别人。而这,确实给自他带来了非常多的痛苦。人类的很多痛苦,实际上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

刚才讲的“道”,是让大家过得幸福美满、和和乐乐,相互之间没有怨恨的一种道。但当时的曾子,并不知道,“弟子太笨了,我真的不知道。”既然学生不知道,那么孔子作为老师,就要给他宣说这样的“道”。

首先是略说,后面再广说。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孔子说:如果你不知道,那么我现在就告诉你 (佛陀也经常说“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古人们的想法,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 。这个特别好的窍诀,其实就是孝!孝是一切功德、道德的根本,也是教育的源泉。你回到原来的位置坐下,我慢慢讲给你听。

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一切善的根本就是孝。有了孝,人们从对待父母开始,到家族的长老,一直延伸到国家的君主,对谁都会很好。否则,从家庭到社会,就会很危险。所以,孝很重要。

孩子到底该怎么管

东西方文化比较起来,东方人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对父母、家庭尤为重视。从历史上看,也确实如此,人们将孝顺父母看得很重。

一方面,子女要做到孝,但同时,父母也应该给子女空间。很多父母从小就将孩子控制得牢牢的。有的父母已经七八十岁了,还将子女当作五六岁的儿童对待,“你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一直啰啰嗦嗦,导致很多矛盾。其实子女16岁以后,父母就应该给子女一定的空间,这对双方来说,都会更好一些。

中国父母管孩子,一辈子要管到底,以至于孩子一点自由都没有,很麻烦。很多年轻人其实特别想随顺父母,但在父母眼里,自己永远是五六岁的儿童,从来没有长大过,始终被盯得紧紧的。孩子五六岁时,作为父母可能会说“你别这样,你别那样”,但孩子已经长大了,就不应该用过去对待儿童的方式,对待现在已经独立的子女。

再加上,人老了之后本来就容易生气,如果子女稍不随顺,父母又开始发脾气,“啊!我把你养这么大,你现在翅膀硬了,就不听我的了?”

甚至佛教家庭也有这样的问题。子女、父母全是发了菩提心的大乘行人,母亲和父亲,都发愿要度化天下无边的众生,孩子也要度化天下无边的众生——一家人都准备去度众生,结果在度之前,自己内部的矛盾就没办法解决。

这样的问题,其实和文化背景有关。东方式的管教太严,啰啰嗦嗦一直管到底;而西方又太自由,什么都不管。

在西方,孩子成年之后,无论想做什么,父母一般不会反对。甚至孩子去当了乞丐,父母可能反而说:“你当乞丐啊?可以可以。”有的父母,自己是大学教授,孩子却从事一些世间的低等职业,但父母仍然很开心,“这是他的自由,他喜欢做这个。”不仅自己很开心,还和周围的人分享。换作东方的父母,一定会说:“真丢人!我的脸被你丢光啦!”西方太开放,而东方又太约束。

总之,这里讲孝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根本,就像讲戒律时,说“戒律是一切功德之本 ”。这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以后弘扬传统文化时,就可以大声地引用教证了。

这以上是略说。接下来,孔子广说孝的内容。

广说分三,首先是: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什么是孝呢?孝有始终,始于不伤害父母所赐予的身体。 (这句话很多电影都引用过,大家也经常念,所以我不用怎么解释吧。) 意思是,如果要真正懂得孝,就要从不伤害自己的身体开始,因为身体,包括头发、皮肤、骨肉,这些都来源于父母。

像古人,他们特别重视头发,从不随意剪发。好像元朝、明朝、清朝在对待头发上,各有不同的执著。

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父母给予的身体,不能熬夜,不要整天上网,也不要总吃宵夜。没有规律的生活,对身体肯定不好。

父母特别在意子女的身体健康。《弟子规》中讲:“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如果自己的身体受了伤,父母会十分担忧;如果道德有损,则会让父母蒙羞。《大圆满前行》里说,孩子生重病时,父母宁肯让自己生病,也不愿意看见自己疼爱的孩子受苦 。同样,《大方便佛报恩经》里也讲,有了孩子之后,母亲的心态以及身体状况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孩子的确给父母带来了许多压力和痛苦。我们作为子女,尽量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受损。这是“孝”的第一个内容。

第二个内容: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终于立身。首先建立自己的身份;然后做有意义并且符合道德的事情,比如成家立业;最后功成名就,流芳百世。

美好的名声确实重要。为什么汉地的父母特别担心孩子出家呢?因为孩子出家之后,就绝后了,家族到此就中断了。而且家里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主要考虑的是:“如果孩子出家了,我就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这是他们特别关心的问题。

汉地人出家之后,几乎不敢回家,即使过年,也不敢。万一回了家,就会被家里的人当作“如意宝”,赶紧藏起来!

藏族人则认为孩子出家很光荣,印度人也是,包括很多西方人,他们的态度特别随意,不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态度,其实还是和文化有一定关系。

在家人的生活,出家人的“密意”

不过在这个时代,许多人不愿意结婚生子,他们虽然没有出家,但也很难为繁衍后代做出贡献。新闻上说,现在虽然开放了二胎,但大部分人不愿意生孩子,以致生育率越来越低,甚至比以前计划生育时还低。大家都担心将来老龄化会越来越严重。政策上虽然想放宽,开放三胎,但有的专家说,开放三胎也没用,这不是政策问题,而是心态问题,人们觉得生儿育女的压力太大。很多人虽然成家了,但也不愿意要孩子——这叫丁克家庭,对吧?都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然而,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不是这样,他们不断地生育。这样下去,将来他们很可能成为多数国家,而其他国家,最后只能变成少数国家。这一点在欧洲非常明显。

过去,欧洲人认为,生育率不一定要很高,出生的孩子是精品就可以。结果,后来穆斯林人口越来越多,人口的覆盖面积也越来越大,人群中,穆斯林面孔随处可见……

以前个别藏族学者认为,出家会对民族的延续有影响。他们说:“在喇荣出家的尼众,大概三千人,如果她们没有出家,平均每人能生两个孩子,那么你们喇荣已经让藏民族失去了六千个孩子。藏族本来就是少数民族,你们不仅没有对藏民族的人口增长起到作用,反而对繁衍后代有一定的影响。”

但现在看来,很多年轻人即使不出家,在繁衍后代方面,也和出家没多大差别。不仅中国是这样,日本、新加坡也是如此,欧美国家更不用说了,只有非洲和中东国家还在不断地“培育人才”。所以,影响繁衍后代的并不是出家人。以后,你们出家人如果被家里抱怨,应该知道如何回答了吧? (众笑)

我们身边有很多不愿意生孩子的家庭,他们没有出家,但也没有孩子。毕竟,城市里的生活压力太大。之前一则报道说,在北京,养一个孩子需要七百万人民币左右,这可能是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不然不一定需要那么多。不过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养一个孩子确实需要承担很大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在家人最后不得不行持出家人的“密意”。

从《孝经》的开头部分,我们知道,儒家思想非常重视后代。作为子女,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要让父母能够在别人面前抬起头来说:“我家的儿女如何如何了不起!”要让他们有面子,中国父母特别看重面子。

当然,某一个国家或民族所重视的,其他国家、民族不一定重视,这只是个观念问题。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人,观念各不相同。这一点,你们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的人应该清楚。然而,这样的观念并不是真理。

这以上是讲的“孝之终也”。接下来讲第三个内容: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从恭敬承侍父母开始;然后,以忠诚、恭顺的态度对待师长、领导以及君主;最后,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得事业上的功成名就。这是孝的三层意思。

上师如意宝说过:“做人,要对上者恭敬,对中者和睦,对下者爱护。”有些人对这些道理一无所知,尤其是受过西方文化影响的人。西方文化比较随性,所以西方人对领导不一定那么恭敬。

我去法国时,听到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说:“马克龙的行为很不好,我到时候不给他投票!”我当时又吃惊又好笑,有的孩子就是这样对待总统的……

当领导的窍诀

一般来讲,在中国,企业或学校的领导,通常会要求下面的人规规矩矩。不过,领导与领导也有差别。有些领导看重下属的才能,只要下属有智慧,就接纳。有些领导却不是这样,只要下属对自己很恭敬,即使没有智慧,也接纳。我们有些发心部门的负责人就是这样。

实际上,作为领导,最好留下有智慧、有能力的人,即使他不是特别听话——这是我的窍诀。如果谁不恭敬就开除谁,我可能已经开除很多人了。但我觉得,虽然不恭敬我,对我态度特别不好,甚至在路上遇到的时候,都是一副特别恨的样子,我心里也有点不舒服,给他传了那么多法,竟然还这么恨,但我也不会因为这一点就开除谁。

有的负责人不看发心人员有没有智慧或能力,只要他听话,就接纳,“他是个好人,我一定要把他留下。”可是遇到稍微有点个性的人时,尤其是知识分子,很多都有个性,你就觉得他对你不好,因为一句话就把他给开除了。这样真的不好。

当然,也怪下面的人不懂儒家文化,假使懂得儒家文化,即使心里不太恭敬领导,表面上也会假装赞叹:“领导您真了不起!我们在您智慧的阳光下,倍感幸福、荣幸!”这样可能会好一点。 (众笑)

接下来引用《大雅》中的一句话作为总结。

|《大雅》 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无论何时何地,要念念不忘祖先传下来的美好品德,要好好遵从这些非常有价值的美德。

这句话很重要,希望大家记住。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我们真的很需要这样的优良传统。民族也好,宗教也好,都有各自的优良传统,这样的传统,走到哪儿都不能忘。尤其是很多留学生,已经忘了自己的根,本民族有非常珍贵的文化、宗教、习俗,这些全被遗弃了。

这一则“教证”说得很好,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自己变成什么样,都不要忘掉这些非常有意义的传承。作为佛教徒,龙猛菩萨、寂天菩萨的传承,不该忘记;如果信奉儒家思想,孔子和孟子的言教,不该忘记;如果是道教信徒,《太上感应篇》等道教典籍,不该忘记。这些思想,意义非凡。

很多老法师、有智慧的教授们,对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他们并不是口头上说说,确实是在实际行动中拯救我们的传统文化。

同样,无论你们是出家身份还是在家身份,有信仰也好,没信仰也好,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不要被西方文化冲昏了头,更不能将本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宝贵思想全都抛之脑后,否则,最后想捡的话,也捡不回来了。

《孝经》第一章的最后,以一句诗作为教证,劝我们一定要牢记传统文化。 B/LD4x3ZQpQPKtMyHhW8XxJp9xKfVMmyf0Q8RZvK8F9Mi21UDyK81s5tGMn3z+N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