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明 ① ,不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①弗见而明:传世版是“不见而名”。“名”和“明”,古时虽有通用的情况,但二者在《道德经》中意义差别很大。“名”表示对事物进行定义、命名,而“明”代表得道的通达状态,如“见小曰明”“自知者,明也”“用其光,复归其明”“不自见,故明”等。此处帛书甲本残缺,乙本为“名”,但高明认为应以“明”补甲本,因为韩非子《喻老》篇“而名”二字写作“自明”,谓“不见自明”;且蒋锡昌说:“‘名’‘明’古虽通用,然《老子》作‘明’不作‘名’。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五十二章‘见小曰明’,皆‘见’‘明’连言,均其证也。”以上“见”字与“明”字合用的情况不止一次出现,本处也应为“弗见而明”。
不走出门户,而通晓天下。不窥探窗外,而明知天道。向外行走得越远,对道的认知就会越少。所以圣人不用亲身经历,就能得知天下运作的状态;不用亲眼见到,就能明知天道;不用亲力亲为,就能功成事遂。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 此句中的“以”字是文言连词,与“而”字用法相同。不走出门户,而知道天下的状况。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在第五十四章指出了方法:“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只要把握了道,着眼点在身,就能察知身的运作状态;着眼点在家,就能察知家的运作状态;着眼点在乡,就能察知乡的运作状态;着眼点在邦,就能察知邦的运作状态;着眼点在天下,就能察知天下的运作状态。道是一以贯之的,只看我们欲观向哪里,而不是身处哪里,因此说不出户而知天下。
万物皆由“无”、“有”相合而成,既存在有形的一面,也存在无形的一面,既然可以通过有形的一面来认知万物,也同样可以通过无形的一面来认知万物。万物无形的一面,是共为一体的,好比你住的房子的空间,和我住的房子的空间,是共为一体而没有间隔的。如《庄子·知北游》所说“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故而我虽不出于户,只要把握了道,就能与“无”相接相连,便如掌中观纹一般,可以知天下。植物以中空而与天下以气相接,人以中虚而与天下以气相接。“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虚其心而听之以气,则可以知天下。因此本章的“知天下”,并非以理推知,而是在与道通时直观得知,唯圣人可以做到。
“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不向窗户外面窥探,而知晓天道。“牖”指开在墙壁上的窗户,形状是固定的,寓意成型的认知,即第三十八章所说的“前识”。牖的作用是把外界的光引入进来照亮屋室,东汉王充《论衡·别通》说:“开户内(纳)日之光,日光不能照幽,凿窗启牖,以助户明也。夫一经之说,犹日明也;助以传书,犹窗牖也。”王充把经典比作大门进来的光,把传书比作窗户进来的光,认为窗户可以帮助房屋获取光明。但无论多少阳光照过来,通过牖以后也只是固定的形状与大小,所以前人经传,受限于定型的个人成见。出户,得到的是万事万物之象;窥牖,得到的是历代前人之识。以耳目视听接收到的信息,皆是万物外显之象而已,非道。如果贸然走入广阔的天下,入目繁多,多则易惑,反而更容易迷失在外象之中,与道也就越发远离。因此才会“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这里“不出于户”“不窥于牖”的状态,其实在第五十二章也有讲到:“塞其兑,闭其门。”“兑”是视听的孔窍,“塞其兑”是不往外视听,即“不窥于牖”。“闭其门”,关闭往外行走的门户,即“不出于户”。那是在阻止什么东西往外行走呢?我们的精神。
精神往外行走,即精神耗散于外的状态,对应的正是第五十二章中的“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济其事”,耗费精神用来处理繁扰的事务,即精神“出于户”的状态。如《庄子》所说“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求富求贵的人,把精神都耗费在身外之事物上,而疏于养护自身,道又怎么会跟随他呢?
“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 所以,越被声色外象所吸引,向外行走得越远,对道的认知就越少。心神竞逐于外,而失守于中,导致“数穷”,从而失去对道的把握。
大道并不需要往外去寻,因为户牖外是有形世界,是具体万物,是成型之言,户牖内才是虚无。守住了虚无,才能得与道通。《庄子·人间世》形容得道者的状态是“虚室生白”,首先“室”是虚的,没有户牖向外;其次光明是由自而发的,并非依靠外来的光亮。外物外象均为“道之华”,试图固守于“华”来掌握“实”,就正如《庄子·天下》所说:“逐万物而不反,是穷响以声,形与影竞走也,悲夫!”如同向回响探究声音,凭影子胜出形体一般,十分可悲。
所以,第八十一章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通过追求见闻广博来求道,只是在背道而驰。况且万物生生不息,无穷无尽,一物便有一知识,寄希望于增长见闻知识来明知天道,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成功。《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便是这个道理。
唯有不出于户,不窥于牖,塞其兑,闭其门,而内守于中。《庄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从“耳”到“心”再到“气”,正是把心神从外往回收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志”的状态,心神专注如一。如此,才能不断接近那个最本源的道。
“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明,不为而成。” “行”,经历,即“出于户”的状态。“见”,看到、观察,即“窥于牖”的状态。“为”,做、干,即“济其事”的状态。所以圣人不用亲身经历,就能得知天下运作的状态;不用亲眼见到,就能明知天道;不用亲力施为,就能功成事遂。因为圣人之知,不依赖于经验知识;圣人之明,不依赖于耳目聪敏;圣人之成,不依赖于济事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