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路做地方官,见民夫们挖沟辛苦,于是自掏腰包施粥赈民。孔子听说后立即派子贡去踢翻子路的粥锅,并教训子路说,百姓都是鲁君的百姓,你为什么要拿饭给他们吃?按照礼制,天子爱普天下的人,诸侯爱本国的人,大夫爱他的职务所管辖的人,士爱他的家人,你又有什么资格擅自爱鲁君的百姓呢?
子路很委屈,他认为自己是在按照孔子所教去行仁义之事,但他却并没有理解孔子“仁”的真意。孔子提倡的“仁”,首先必须符合“礼”,也就是孔子所说“克己复礼为仁”,而“礼”所表达的重点正是阶级差异。因此仁爱表现出来是一种阶级性的爱:君爱民是仁,民爱君则是忠。所以“仁”这种片面的爱,只适用于特定对象,比如国君可以对民众讲仁爱,别人就不能越权,故而《庄子》才会说“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除此以外,仁爱还需要根据关系的远近亲疏而体现出差别,比如对亲人的爱和对乡邻的爱,是一定要表现出差别的。因此孟子才攻讦墨子的“兼爱”是“无父”,因为墨子提倡对自己的父母和对别人的父母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墨家的“兼爱”虽然看似美好,但也仅限于概念上的美好。因为爱本身就是一种偏私,不偏私就必须无爱,所以天地才会“不仁”。而“兼爱”即提倡有偏私的爱,又提倡爱得无差别,这根本就自相矛盾了。按照墨子的本意,或许提倡“公正”反而更为恰当一些,但这样一来又与“爱”无关了。所以儒家对爱的诠释,才更符合爱的本义,“亲亲相隐”“为尊者讳”,这才是爱。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仁义的出现,是因为道、德被废弃。庄子说“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亲爱的出现,是因为生存条件的恶化。如果人人都能和平安宁地生活,并不需要谁对谁表现出特别的关爱,但是如果天下失去太平,人间劫难重重,仁爱就有充分的理由出现了。
值得一提的是,“德”和“仁”的表现区别很大,按照“仁”的定义,天地反而不仁。我们由天地所生,日常用度皆从天地中索取,只因为天地把我们和鸟兽鱼虫、花草树木视而为一,并没有对我们表现出特别的偏爱,我们就视其为“不仁”。这只能说明,“仁”是一种较为狭隘的德性。
“德”是大爱,正因为它是大爱,对所有事物都爱得一样多,所以表现出来反而是无爱。其德含而不露,不外施于人,否则有所施为,则必有远近亲疏之偏、大小多少之别。故而“德”,就像天地视万物为刍狗一样公正无私,就像准绳一样中正不偏私。
在天地之“德”的畜养下,万物得到了淳朴的自然天性,得到了不知不觉的自然生活。这种淳朴不能人为培养,而只能保护不丢失;这种自然不能人为创造,而只能保证不破坏;不丢失不破坏,这就是无为。
一旦丢失了天真,打破了自然,哪怕是进入一种看似很荣耀、很高尚的境地,但这代表人们生存的环境已经与自然天性不相匹配了。在这个时候,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虽然相濡以沫的行为被人称赞,但其实心中困苦,生存艰难。
在整体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仁者之“爱”通行于天下就不太现实了。又有几人够资格爱天下人而不侵权,又有几人能把爱延伸出乡里之外呢?所以人们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发扬爱,这就成了“义”。
“义”,是更加狭隘的爱,它爱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甚至会为了爱这一小部分人,而去攻击和伤害其他人。这也是古往今来,绿林好汉义字当头的原因,因为他们是在通过“义”,来抱成一团求生存。
而“礼”,与爱无关,它只是一个冷冰冰的面具,是一种程序化的形式。虽然儒家认为“礼为天地之序”,但难道上天之序,表现在人间就是“立天子,置三卿”,“拱之璧以先驷马”?老子言:“不若坐而进此。”所以孔子向老子问礼,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又哪里是什么天地之序呢?不过是古人言罢了。
其实《左传》记载晋国贤臣先轸的一句话,才真正道出礼的本质意义,“定人之谓礼”,能安定人的,这才是礼。然而人是不断成长的,社会是不断在变的,所以礼也当随之而变。礼适人,而非人适礼。
这就正如我们只听说过量体裁衣,而没听说过量衣裁体的。但是人被陋俗陈规所限制,为了适应它们而去扼制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这不是身体被衣服给限制住,然后拿着衣服去裁剪身体一样吗?主次颠倒,本末倒置。故而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一旦开始把“礼”推崇为制度来治国,就是天下祸乱的开始。
过于注重外表,往往流于形式;过于追求外在,就会疏失内在。因此感情深厚的人之间,礼就很淡薄随意;礼节烦琐的人之间,感情就很淡薄。然而外表往往最容易被关注,外在往往最容易被雕饰。关注外表,雕饰外在,也就导致我们与道背离得越来越远,对道的理解也变得越来越肤浅,以至于大道最终杳然而不可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