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联章节

第四十四章

[1] 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2] ?得与亡孰病 [3] ?甚爱 [4] 必大费 [5] ,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 [6] ,知止不殆 [7] ,可以长久。

[1]名:名号,名声,名分,泛指本体被定义而来的内容。

[2]多:积累深厚,厚重之义,与“轻”相对。

[3]病:困扰,困苦。

[4]爱:本义是喜爱、爱好,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这里指对身外之物投入感情。

[5]费:消耗,耗费,损害。

[6]辱:《说文》:“失耕时,于封畺上戮之也。”因为误农时而在封土上羞辱示众,引申为因过错而遭受折辱。

[7]殆:危险,陷入困境;《说文》:“殆,危也。”

译文

名声与身体,哪一个与你更亲近?身体和财货,哪一个对你更重要?得到和失去,哪一个让你更困扰?过分地喜爱,必然会遭到严重的损害;过多地收藏,必然会受到重大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也就不会受到折辱;知道停止,也就不会遭遇危难,这样才能恒久长远。

庄子补释

【原文】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而越国无君,求王之搜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

——《庄子·让王》

【复观译读】越人先后三代杀掉自己的国君,王子搜十分忧惧,逃到山洞里去。越国没有了君主,就到处寻找王子搜而没能找到,便追踪来到洞穴。王子搜不肯出洞,越人便点燃艾草熏他出来,用国王的车驾请他乘坐。王子搜拉着登车的绳索,仰天大呼说:“国君之位啊,国君之位啊,为什么就是不能放过我啊!”王子搜并不是憎恶做国君,而是憎恶做了国君会引来杀身之祸。

【原文】知和曰:“平为福,有余为害者,物莫不然,而财其甚者也。今富人,耳营钟鼓管籥之声,口惬于刍豢醪醴之味,以感其意,遗忘其业,可谓乱矣;侅溺于冯气,若负重行而上阪,可谓苦矣;贪财而取慰,贪权而取竭,静居则溺,体泽则冯,可谓疾矣;为欲富就利,故满若堵耳而不知避,且冯而不舍,可谓辱矣;财积而无用,服膺而不舍,满心戚醮,求益而不止,可谓忧矣;内则疑劫请之贼,外则畏寇盗之害,内周楼疏,外不敢独行,可谓畏矣。此六者,天下之至害也,皆遗忘而不知察。及其患至,求尽性竭财单以反一日之无故而不可得也。故观之名则不见,求之利则不得。缭意绝体而争此,不亦惑乎!”

——《庄子·盗跖》

【复观译读】知和说:“刚好满足就是幸福,大大超出便是祸害,万物莫不是如此,而钱财货物更为突出。如今富有的人,耳朵充满钟鼓箫笛的乐声,嘴巴满足于牛羊佳酿的美味,因而引发了他的欲念,遗忘了他的事业,可以说是迷乱了;深陷于盛气之中,好像负重走上山坡,可以说是劳苦了;贪求财物而心怀怨怒,贪求权势而心力耗尽,赋闲静居就意气消沉,体态富贵就盛气凌人,可以说是病重了;为追逐名利财富,获取的财物堆得像墙一样高也不知道收敛,而且贪求不舍,可以说是耻辱了;财物堆积而一无所用,念念不忘又不愿割舍,满心焦虑与烦恼,图求增益永无休止,可以说是忧愁了;在家担心窃贼的偷盗,在外害怕寇盗的伤害,在家遍设塔楼和孔道,在外不敢独自行走,可以说是畏惧了。以上的六种情况,是天下最大的祸害,却全都忘却而不知省察。等到祸患来临,想要倾家荡产保全性命,只求得到一日的安宁也不可能。所以,从名的角度去看也看不见,从利的方面去求也没得到什么好处,却还穷尽心思耗绝生命去追逐,岂不是迷惑吗!”

第五章

天地不仁 [1] ,以万物为刍狗 [2]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 [3] 与!虚而不屈 [4] ,动而愈出。多闻数穷 [5] ,不若守于中 [6]

[1]不仁:“仁”指仁爱,亲爱;《说文》:“仁,亲也。”“不仁”指不施以仁爱。

[2]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3]橐籥: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

[4]屈:弯曲而无力伸展,引申指竭、尽,枯竭。

[5]多闻数(shù)穷:“闻”,知识,见闻;“数”,法则,规律;“多闻数穷”指见闻知识多而失去对规律的把握。

[6]守于中:“中”,内里,中心;“守于中”指安守自己的内心,固守自己的精神。

译文

天地不以仁爱对待万物,而是把万物当作祭祀时用的草狗来看待。圣人不以仁爱对待百姓,而是把百姓当作祭祀时用的草狗来看待。天地之间,不是好像一个大风箱一样吗?空虚而不竭尽,鼓动而风愈出。越是向外追求见闻知识,内心就会越发失去对道的把握,所以不如安守自己的内心。

庄子补释

【原文】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将复取而盛以箧衍,巾以文绣,游居寝卧其下,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陈刍狗,聚弟子游居寝卧其下。故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是非其梦邪?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死生相与邻,是非其眯邪?

——《庄子·天运》

【复观译读】用草扎成的狗还没有献祭的时候,用竹制的箱笼装着,用绣有图纹的饰物盖着,主祭人斋戒后迎送着。等到它被献祭以后,行路的人踩踏它的头颅和脊背,拾柴的人捡回去烧火做饭罢了。如果再次拿来用竹筐装着它,用绣巾披着它,日夜侍奉着它,即使不做噩梦,也会一再被困扰。如今你的先生孔子,也是把先王已经献祭过的草狗又捡回来了,并聚集众多弟子日夜侍奉于它的身边。所以在宋国大树下讲礼而大树被砍伐,在卫国游说而被铲掉了所有足迹,在殷地和东周游历遭到困厄,这不就是那噩梦吗?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遭到围困,整整七天吃不上饭,差点丢掉性命,这不就是那困扰吗?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养生主》

【复观译读】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对事物的认知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随无限的认知,那就危险了。危险临近却还要去做,那就危险到没有救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而不要让名声近身,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而不要让刑戮近身,沿着无善无恶的中线行走,可以保护身体,可以保全天性,可以保养生命,可以尽享天年。 o5IQ1kYgrUscl7LiFAs0ljv12gQoVs4rYEhIY1DORPgzsnfBF7lPDvbL/PahLk1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