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传统节日

汉族是当地的主体民族,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和佛教。传统节日,全属于农历岁时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儿童节、儿女节、端午节、六月六、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祭祖节、冬至节、腊八节和祭灶节,等等。

春节

见《春节习俗》。

元宵节

正月十五谓之“元宵节”,俗称“灯节”“玩灯日”。白天,家家团聚煮元宵(汤圆)吃;入夜,户户张灯结彩。许多村子举办社火酬神活动,既娱神又娱人。俗语:“元宵有灯光,人畜都安康”。古有“元宵不禁夜”等各种说法。十四日谓之“试灯”,本日谓之“正灯”,十六日谓之“残灯”。过去,城乡多有灯展活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除特殊年月之外,文化部门多次举办大型灯谜、焰火晚会,老少光临,文人云聚,尽欢达旦。进入新世纪后,社火调演、元宵灯展、书画展览等各项活动丰富多彩。俗话说得好,“十五一过没年了,大人娃娃安然了”。

在当地,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即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所以上元节要燃灯。至于赏灯之俗则始于东汉明帝时期,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千百年来,众多老百姓穷怕了,视过年为“过年坎”;现在的过元宵节,对有吃穿的老百姓来说是其乐无穷。

二月二

二月初二,古人称为“中和节”“春龙节”,民间俗称为“二月二”“龙抬头”。民间喜欢用龙字称呼各种事物。如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剃头者谓之剃龙头,洗脚者谓之洗龙脚,等等。龙抬头,表示惊蛰已过,万物复苏,天空将要开始打雷,龙王将要开始降雨了。龙出则百虫伏藏,人们希望借助龙的声威来制伏百虫之害,使其不能危害庄稼万物,求得一年五谷丰登。“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这是民间曾经流传的一首打油诗。

是日早上,家家时兴炒大、小豌豆,或爆米花和番麦花,祈祷年内免受虫害,不降雹灾。让孩童食之,据说可以避免出天花和麻疹等疾病。即使出天花,也能减去许多痛苦。过去,山区普遍缺医少药,婴幼儿童因天花丧生者十有六七,生孩子不见孩子,此俗的生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清晨,民间还有“打灰过节”的习俗。人们用簸箕、粪梢等物,从家中炕灶里盛出草木灰,用小木棒敲打着抛撒在院舍周缘,并口里要不停地念叨:“二月二,龙抬头,壁虱虼蚤别抬头。要抬头,一把打倒灰火头(灰里面之意)。”这就是打灰过节。过去,多由家庭主妇来完成,现在,老少男女皆宜,时兴时不兴。所谓“节”,其实是“劫”之演变,源自古俗禳灾。

二月二,妇女不能动针线,怕伤了“龙眼”;不能从井中打水,恐防触了“龙头”。

是日,民间还有以阴晴占岁的习俗,以为晴主旱,阴主涝。

上巳节单衣节

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已日,俗谓“上巳节”。此是魏晋以后的风习。人们在这一天都要举行招魂禳灾的仪式,还有“曲水流觞”的活动,应属古老的上巳遗风。据说这一天又是荠菜花的生日,过去妇女都要摘荠菜花插于鬓旁,以示纪念,不掐者不吉。俗话说:“上巳天,荠荠菜花儿赛牡丹:女人不插没有钱,女人一插粮满篅”。现在此俗已不多见。

“三月三,人鬼换单衫”。这一天民间又称之为“单衣节”,至今仍有给亡人烧单衫换季的习俗。

清明节

我们的祖先在很古的时候,就根据地球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到春秋战国时代,又将每季分成六个“节气”;一年四季,共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开始的一天都有一个名称,比如“立春”“夏至”“立秋”和“冬至”。清明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这时候的天气已经渐渐转暖,地气升腾,杨柳返春,百草抽芽,空气清新,万物都显得洁净鲜明,所以谓之清明。按照我国的传统习惯,清明是扫墓的日子。撇开别的地域清明风俗不说,单就西和地域民间而言,这一天人们都要“具看饿,诣坟墓,添冢丰,标纸钱于冢上,陈列看饿酬酒焚楮而祭之,名曰‘祭扫’”(见《西和县志·民族志》)。谣谚云:“有儿有女早上坟,无儿无女等清明”。过去,民间一般在“春分”时祭扫新坟,“清明”时祭扫旧坟;后来全在清明节祭扫。此俗至今不减当年。但是,这一天人们又称之为“单衣节”,子孙后代还要为未过三年的亡灵剪贴焚烧“单衣”,让其“换季”。

同时,人们还有“踏青”、头上戴柳、坟头插柳植草的习俗。从人们插柳、戴柳这一层俗信上的意义来看,确实存在着祛邪避煞、消灾解祸的作用。清明上坟祭扫,既要拜祭祖灵,又要防止鬼祟的侵扰。因柳树在民间信仰中具有祛邪的法力效用,所以传承递继到了今天。清明,又俗称“祭祖节”“鬼节”。

寒食节

与清明相伴随的是“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始于介子推孝母归隐,晋文公火烧绵山。人们敬佩介子推的骨气和孝心,在这一天不忍心动烟火,故吃冷食。民间往往将清明节和寒食节混同于同一天,这一点也不足怪。另外,过去好些人将三月初三认为是清明节,和清明节的习俗等同看待,其实清明节有早有迟,不一定都在三月初三这一天,但习惯成自然,至今有些人还是将错就错。清明和许多岁时节日一样,具有十分鲜明的多重民俗性格和复合特点。正是这种多重性,才使节日活动一地和一地不一样,异彩纷呈。同时,清明节和寒食节的复合,既联系了纪念介子推的传说,又联系了祭祖扫墓,既标志了农活渐忙的生产时令,又联系了春季野游踏青的游乐活动。

浴佛节儿女节

四月八日,是浴佛节,也可以说是佛诞日。前三日,居民多沐浴吃素、忌口,于这一天清早赶赴附近寺庙道观上香、添灯油,有的还徒步赶往数十里外的香山等地,其心虔诚至极。

是日,善男信女上香者络绎不绝,寺观内外人山人海,门庭若市。近年来逐渐减少,但女信徒集体唱“神歌”的多了,几乎遍布每处佛教场地,此起彼伏,成了宗教文化旅游的一道风景线。

是日,又谓之“儿女节”。过去,一些缺儿少女的人家,或生育上不遂心的妇女,往往结伙前往寺院上香、插花送帚,祈求儿女,寺院经管香头之人便在佛前(多在送生娘娘塑像前)赐送荷包。荷包代表儿女。同时,一些得遂心愿的妇女,也于此日还愿送还荷包。正如民谣所云:“四月里,四月八,娘娘庙里把花插,儿子女子送一个,来年再敬您活菩萨。”

端午节

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民间又叫“端阳节”“五月大五”。端午本来的名称是“端五”,端是初的意思,端午就是初五。从大量历史文献和全国各地岁时风俗来看,这主要是纪念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但是,从西和当地这复杂多姿的民俗来看,却和纪念屈原的传说很少有联系,可以说是一个多俗复合型的节日。

1.躲午。民间以为端午节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旧时有“躲午”的习俗。一般未满周岁的孩子要带往外婆家躲藏。小孩身上佩戴的缝制小物件不能随意丢失。躲过了端午,便尽量将其掷于河水中淌走,据说能消灾祛祸。

2.拔艾蒿、采草药。清晨,人们在露水地里争拔艾蒿。据说是药王所遗之俗。白艾晾晒干后,搓揉成塔形,炙病除疾百灵百验。另外,过去人们在此日还选采百草之药芽尖,用山泉水煮沸滤出药水,常用以制作酒曲。至今此俗依存。

3.悬蒿插柳,于门窗上头悬艾蒿、插柳枝,谓之避兵鬼、止病瘟。至今此俗在山区农村仍盛行。

4.点塔儿。过去,在端午节的头天晚上,以村为单位,各家各户出动人手,采集干柴,集中到村外山顶上堆成塔儿,俗称“垒高山”,点燃则俗称“点塔儿”。点塔儿时要扬幡献牲,敬奉山神、土地,牧童和青年人要敲打羊皮扇鼓、牛皮鼓之类载歌载舞,尽情娱乐。又有老人说:“点塔儿是古代烽火报警的具体反映”。第二天,人人都上山聚于火堆旁烤吃冷食,此俗源自晋文公与介子推的一段情缘。现在,此俗在马元河、石峡一些村镇时有所兴,主要点塔煮食鲜羊肉外,其余各地渐近消亡。

5.烙花馍。此日清早,各家主妇在早已发酵好的面中夹入一些上好的佐料,擀压成圆饼状,并在饼面上分别用茶盅、茶罐、顶针、酒杯等物件压拓出规则不一的各种图案,用清油涂锅,文火加热,三翻烙熟,微黄,香脆又不发焦,专供小孩食用。此为节令食品,又俗称“花馍”“麦蟾馍”和“鼓角儿”。

6.绑手褥。这是用羊毛杂以棉花混捻而成,并分别着上红、黄、黑、白、蓝五色,染制的头绳和“五彩丝”同出一辙,相互演化发展。是日,民间多用红头绳绑于儿童手腕、脖项、足颈问。手腕间的谓之“手绊”,脖颈上的谓之“长命缕”“续命缕”,或者谓之健康绳,足颈间的谓之“腿绊”,头发上的谓之“头绳”“长寿绳”。据说有祛邪、驱毒蛇、续命和逢凶化吉的功用。五色头绳,黄代表中央,其余代表四方,从道家信仰以及阴阳五行来看,都具有神秘色彩,民间也认为有奇异的神秘力量,想必有信仰上的满足和需求也在里面吧!

7.穿红裹肚。旧时,儿童于此日多穿绣有“五毒”(蝎子、蜈蚣、蟾蜍和蜥蜴)图案的红裹肚,肩衣内缀香包,头部涂雄黄酒,据说能避虫疫。

8.放生。善男信女多以此日放生。

9.涂雄黄、张挂符印或钟馗画像。据说这一天,蛇、蛙都隐匿不见人。民间有“蛇怕五月五”“癞蛤蟆避端午”的俗言流传。

10.五毒日。整个五月,旧时民间认为是恶月,五月五日又称为“五毒日”,是不吉祥的。封建时代,这一天生下的孩子,或有“五毒”投胎、转生之嫌,所以民间这一天常有弃婴、溺婴的恶习,实为迷信所害。这一习俗的影响,连《世说新语》《宋书》也有记载。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和普及,民间很少有人相信它了。

11.食粽子与天中节。从食粽子的习俗来看,似乎有那么一点纪念屈原的联系。其实,抛开种种俗信,说透了就是一种时令食品而已。从五月初五正当夏至的节令看,恰是寒气除尽,热气达到饱和,凉气将至而未至的仲夏季节,阴阳达到均匀调和的状态。从时令上来看,端午又处于最为适中的季节,因此古时又把这一天称为“天中节”。这天,人们吃这种米做的主食,是最好不过了;同时包裹之后当礼品馈赠亲友,粽子还有其节日礼仪的特殊意义。

晒衣节天贶节

六月初六日,称之为“晒衣节”“晒龙袍日”。“杨氏菩萨诞辰”,指的也是此日。这天,家家曝晒衣被和书籍等,俗谓全年不生虫,可防虫咬;又是古代“天贶节”,是纪念先祖的日子。

是日,人们不能说过激的笑话,否则会招致灾祸;儿童在端午节所绑手襟等一律要除去,或抛入河水中淌走;最怕阴雨,否则会造成牛羊贵如金、菜根遭虫蛀、秋后水灾不断;民间多食素食,屠户为之罢市,俗谓“雷神诞”;此日出生的猫最能捕捉老鼠,源自甘罗的传说。

乞巧节

七月七日,又俗称“女儿节”。乞巧活动从七月初一(有些地方是前天傍晚)开始,直至初七晚上结束。旷日持久,歌舞不停,程式繁杂,丰富多彩。民间传说为牛郎织女而特设。七夕,姑娘们以碗盆贮水,暴晒阳光之下,待水热后,投花瓣、绣花针等物体于水面,俯视水底,针花之影成云物花鸟图像者主巧;成剪刀牙尺之影者,次之;如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矢,则以为拙。也有在晚上借灯光于水盆中用来卜巧拙的。是夕,俗信能在葡萄树下可听到牛郎和织女的对话。

乞巧之俗源远流长,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〇〇六年七月初,在晚霞湖旅游风景区举办的“艺术节”上,还将这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搬上了舞台,在场观众达十余万人。二〇〇七年正月十五日,西和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挂牌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同年七月,由陇南市委、市政府主办,西和县委、县政府承办,集全市之力,聚八方之财,又成功举办了“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南商场主会场,晚霞湖、云华山等分会场节目互动,人山人海,再加上城乡巷道、村落之乞巧队伍,盛况空前。县一中还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学者,特自举办“乞巧文化论坛”。节会期间,省内外十六家媒体聚焦乞巧现场,大大提高了乞巧文化的知名度。这离不开民俗的力量。此节俗活动,西和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现正在申报“世遗”。

●晚霞瑚畔巧娘娘像 张春年摄

中元节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称之为“荐拔节”或“中元会”。是日,民间呼之为“鬼日”“鬼节”。据说这晚鬼魂全都出来四处游荡,人们很少独自走动,倘若一旦撞上恶鬼邪气,则主一年不吉。道观寺院多在此日举办“荐拔大会”,未释服的子女云聚“代纸”,诵经到深夜,用以超度亡灵早日投生。此俗流传甚广,源自唐太宗梦游地狱,后来超拔恶鬼所遗。现在仍兴此俗。

中秋节

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大节。八月十五日,在秋季正中,所以这一天叫作“中秋节”。

民间有中秋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

为什么要赏月?一是望日(或望日前后),月亮正圆;二是秋天已经过去一半,天高气爽,空气清新;三是秋分前后,昼夜时间相差无几,月亮在正东,恰好受到正西太阳光的直射,受光最多,反射最亮。一年中只有中秋的月亮具备上面这三个条件,所以,中秋这一天的月亮最明亮,也最皎洁。中秋节和月亮的关系如此密切,人们看见圆月,就会想到一家人的团聚,于是,才有了阖家团圆的家庭社会习俗,俗谓赏月为“过团圆节”。赏月的另一个原因,是与玉兔神话、嫦娥奔月神话及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

为什么要吃月饼?一是中秋节,人们仿效月亮的模样而做成的圆形糕饼,所以命名为“月饼”;二是与“月饼传信杀鞑靼”的事有关,故此,后来民间便有了将月饼作为礼品互赠的习俗。

八月十五,还有庆祝丰收、聚食瓜果、街坊邻居互相招饮的习俗。试想,在秋高气爽、粮食瓜果丰收的日子里,一家人或亲友团聚一起,共同赏月、玩月、亲切交谈,度过中秋佳节夜晚的一段美好时光,的确令人十分愉快,此俗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也就不足为怪了。尤其新中国成立后,中秋节一般都在国庆节前后,佳节双逢,因而更增添了节日的愉悦气氛。

是日,有“摸秋”的习俗。有一些山村,婚后长期不生育的妇女,往往趁晚上之机到别家田园偷摸少量瓜果豆粮,俗信能祈得儿女。即使不慎让人逮住,也不受责备。过去此俗兴盛,如今久废匿迹。

是日,旧时学生有给老师“追节”的习俗。如果学生家里太穷,偷取别人家的瓜果来追节,诚心所系,主家也不追拿,常常一笑置之。仅限此日,余时不再宽恕。

重阳节

九月初九,俗谓“重阳节”。民间有重九登高的习俗,以为登高可避祸免灾。九为数之极,也称作老阳,民间俗话说:“九为老阳,阳极必变。”因九数代表着将盈而亏,由盛转衰的意思,所以俗以为九数为不吉数字。九九相重,更是大大不吉,民间是日登高,自然出于避灾的心理需求。

九月九日,又称为“老人节”。旧时文人雅士往往于此日携酒登高,择地而坐,饮酒赏菊,赋诗抒怀,称为“重阳会”。近年来,老人皆相邀去云华、上仇池、登观山皇城、游晚霞景区,赏景吟诗抒怀,或一起开座谈会、品香茗,开展各类有益的文娱活动。老人节里老人乐,此为改革开放以来年盛一年的新风。

九月初九日,俗以为插茱萸、饮菊花酒能消重九之厄。民间有“避邪翁”“延寿客”之说,避邪翁其实就是茱萸,延寿客说白了便是菊花酒。

九月初九,有祭雷神的习俗。是日一过,雷神便不再发威逞强,雷鸣之声随之收敛,祭雷神多数是宰献活羊。

祭祖节寒衣节

十月一日,俗谓“鬼节”,又称“祭祖节”。人们多以此日上坟烧纸祭故人。早晨不去,傍晚不去,午饭之后最适宜。俗言道:“早清明,晚十一”。传说阎王爷清明时节收鬼,故宜早祭;十月一日放鬼,早晚阴气太重,故阳气旺时才祭。

是日,民间又俗称“寒衣节”。凡是持服守孝的子孙后代,这日都要用五色纸剪贴衣帽鞋袜,并夹粘一层御寒取暖的棉花等,送往坟墓前祭奠火化,俗谓“烧寒衣换季”或“送寒衣”。其目的,是好让亡人暖暖和和越冬。

凡新丧进祖坟未满三年的人,孝男孝女都要于此日送烧“寒衣”,以寄对亲人的追思之情。近距离者,可直接焚化坟前;远距离者,可封包注明寄往地址,焚烧于村外十字路口,或交当地城隍转交,俗信效果一样。释服之后,孝男孝女再不烧“单衣”“寒衣”,据说亡人已转胎投生。此俗始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孟姜女为丈夫范喜良送寒衣之传说。

总之,所祭者,有“鬼灵”和“祖灵”之分,一切都是良好的祝愿。

冬至节

冬至,又名“一阳生”,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

俗话说,“冬至来年节”“冬至大如年”。冬至到来,天气变冷,农事渐少、转为冬闲,设牲酒祭,人家亦治酒交贺。学生多为老师送礼物,俗谓之“追节”,今已久废不举。捎带说几句,旧时学生为师长追节,多在春节,端午,中秋和冬至之日。

冬至一过,坦途关春倌有到各村家家户户说春送喜的习俗。

腊八节

腊月初八,俗谓“腊八节”。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做腊八粥、喝腊八粥是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此俗起始于寺庙和尚,据说佛祖曾喝此粥才大彻大悟,后传入民间。现在所食“腊八粥”或“腊八饭”,虽有稀稠之别,但俗理是一致的。人们食罢,将剩余的分别抹在果树枝上或碌碡上,俗以为来年果树果实累累无虫害,碌碡可以多碾粮食。俗言说:“种一斗,打一石”,十分收成这在过去的年代是最好不过的。

是日五更汲水,俗以为是“抢油花水”,将预示来年油菜、胡麻丰收,吃油充裕;尤其泉井中的第一桶水,极其珍贵,村人往往乐此不疲。清早,人们有到河床敲冰取水的习俗,谓之为“打腊圪塔”。将此冰置粪土上,据说施到田里肯长庄稼又不生虫:将此冰置宅室中,据说能添寿增福;将此冰置果木树下,据说果树定然枝繁叶茂。

祭灶节

腊月二十三日,谓之“祭灶节”。民间多供灶糖、灶饼或宰杀雄鸡来祭灶,并且还以杯水杂刍豆以秣灶马。据说“灶神”在这一天要上天庭复命,人们杀鸡是为了酬谢灶神好让其“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供灶糖是为粘住灶神的嘴,让其上天后不要乱打小报告;烧纸马、饲草,表示送灶神顺利上天;烙灶饼,是让其在复命路途上食用。

腊月二十三日,又称“小年”。祭灶后,便扫房清舍,谓之“扫掉穷土霉气”,准备过年事宜。至今古俗依旧。 cuhlOlB1RkVdX0CVS7W05Klqjvjn/QVcE7abElT4bK1ITyEOZPiEItnUNBC87GX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